1、二是抒情要顺其自然。作文中的抒情,一定要出自内心,有感而发,自然流露。换句话说,抒情绝不能凭空而生,而应在充分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既使是抒情式开头,你所抒发的情感,也要在下文中找到产生这种情感的依据。如果明明没有某种感情,却无病呻吟;或者说本是一种平淡的情感,却硬要添“爱”加“恨”,使其轰轰烈烈,那只能“弄巧成拙”。
2、所以,与其“苦口婆心”地劝说,不如用对说话的方式:引用对方的词汇想要劝说时,先自己听对方说话,在谈话时,对方刚刚说的某个术语、俚语或是口头语,你可以马上把它用在自己要说的话里面,这会让对方感到很亲切。你接下来说的话,对方就会听进去。
3、虽然身处逆境,但佛罗伦斯从心所欲,因而创建了现代护理制度,并毫不懈怠地致力于改善医院的卫生状况。(用适得其反造句)。
4、这一作文片段,先记叙了丁老师给“我”讲解题目、送“我”去医院就医、经常来宿舍看望我们等三件事,然后有感而发,抒发对老师的感恩、祝福之情。应该说,作者这里的抒情,是水到渠成之举。但令人遗憾的是,作者为能达到了以情动人的目的,特意把内心情感抒发得非常强烈,结果却不够真切,影响了表达效果,好心办了坏事。试想,如果作者结尾时如此抒情:“丁老师,谢谢您,我会一辈子铭记您的关爱,我会永远爱您!祝您幸福快乐。”既情真意切,又非常简练。
5、造句:捐血不但可以救人一命,还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益健康,真是“一箭双雕”啊!
6、做事最好适可而止,刻意求工,常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7、其实,作文立意求新,绝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有时只要稍稍深挖一下,就能有令人惊喜的收获。我们来看全命题作文“阳光”,由于“阳光”一般象征着温暖,传递着爱,所以许多考生都一下地想到了“爱的阳光”,扎堆在父母之爱、老师之爱这类层面立意。那么,除了爱的“阳光”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阳光来比喻呢?这个时候,你只要稍加思索,“知识的阳光”“真理的阳光”“理想的阳光”等就会纷至沓来,更为新颖的立意就能唾手可得。(用适得其反造句)。
8、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9、造句: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他们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想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才反而摧毁了他们的威信。
10、因为果果平时成绩不错,爸爸相信了他就没检查他的作业,谁料到第二天上学老师批改作业之后,果果的爸爸气得想打人。
11、(3)不要过多地引经据典。一些人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喜欢引经据典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但是引用过多过滥,则会适得其反,使人感觉有卖弄学问、华而不实之嫌。一般而言,引经据典仅限于一些事务性公文中,如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等文种;但在通用性公文中一般不允许引经据典,特别是有些庄重严肃的公文,如请示、命令、通告、批复等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12、道理: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卖弄聪明,做多余的不切实际的事情,多此一举反而会弄巧成拙。
13、造句:在处理案件时他大义灭亲把自己的弟弟送上了法庭。
14、造句:我们不能打草惊蛇,不然会使敌军发现我军。
15、(1)避免产生歧义。某个说法或某一段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这就叫做歧义。例如某单位发放奖金的规定,其中有一条是:“病假、事假三天以上者,扣发当月奖金。”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病事假三天不扣发奖金,也可以理解为病事假三天就要扣发奖金。因为公文内容没有对“三天以上”这一基数进行限定,“三天以上”究竟包含不包含“三天”,令人费解。因此,理解与执行也就不同了。
16、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漫地漫天漫:满。
17、道理: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过于讲事实夸张化。
18、造句:我对你怎么说你都不懂,真是对牛弹琴!
19、(释义):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0、道理: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21、道理:仗势欺人的坏人即便能够得逞、嚣张一段时间,最后是绝对落不到好下场的。
22、第42期-点击收听“望梅止渴”第43期-点击收听“喋喋不休“
23、每天坚持睡前听故事,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持之以恒,我们的故事主播会每天陪伴着每个宝贝。
24、形容数量很多。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25、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6、造句: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狐假虎威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27、差:差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28、(释义):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9、(出处):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30、如果你想重点写陪伴过程中的某一感人细节,则可以采用倒叙式结构,将最感人的那一刻放到文章开头,然后再回过头来进行记叙。
31、(押韵词)来之坎坎、抛头露脸、露钞雪纂、任重至远、鲜眉亮眼、玉箫金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有头有脸、骄傲自满、天高皇帝远、......
32、造句:这夕阳与我平常见到的夕阳迥然不同,没有以往的独特,没有颜色的绚丽,也没有黄昏的叹息。
33、(寓意)东施效颦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34、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35、造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36、造句: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37、道理:做事情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38、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39、这个片段,所引用的事例生动有味,非常感人,再加之是名人故事,说服力极强。可惜的是,作者只注重素材的可读性、权威性,却忽视了素材的适用性,偏离主题,使得论证效果大打折扣,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40、另一个风险就是,对接受公共资金的公司所规定的限制会适得其反。
41、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42、造句: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43、又是花红柳绿的三月,处处春意盎然。前方一片桃林,粉红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令人怦然心动。这景色真爽呀!
44、语言严谨,首先是个思想认识问题,认识深邃,思维严谨,才能保证语言表达的严谨;其次还有一个语言修养问题。专业功底深厚,用词准确恰切,也能够保证语言的严谨。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对所选用的词语该限制时必须限制,不该限制时一定不要随便限制,避免节外生枝,出现纰漏。例如“要勤俭节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一语,这里的“不必要”就是多余的,因为“浪费”皆为“不必要”,刻意限制,节外生枝,反而出现漏洞。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界定也要注意做到严谨周密,防止出现歧义。如“会计员是经济管理人员”,即属定义过宽,应为“会计员是具有一般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能担负一般会计工作的人员”,这样定义,内涵更准确,也更严谨。
45、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于是便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
46、分道扬镳形容两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所选择的道路完全相反。
47、过快地要求一个国家开放资本市场,过分地扩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欲速不达,很可能破坏这个国家的经济。
48、(4)注意措词得体。措词要得体,就是指用语要与所写的公文文种体例相符。颁布政府法令应庄重严肃,报喜祝捷要热烈欢快,批驳错误观点要有理有力,提出希望要求应平和委婉等。报请性公文,用语要谦恭,讲究礼貌,结尾多使用“望”、“请”、“给予指示”等等,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重;而意见体公文,则要严谨、周密、明确,不能使用乞求式的语气;命令体公文,其用语则必须斩钉截铁,毫不含混,避免出现依违两可的毛病;等等。
49、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虚症"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等,倘若不问青红皂白,买来补品就吃,那就很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50、近义词:好逸恶劳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 坐享其成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