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2、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3、西晋时期,朝廷大臣有位出名的清谈家名叫王衍,他在年少的时侯就伶牙俐齿,神采不凡。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他做太子舍人,任尚书郎。王衍做官以后仍然对老子和庄子十分崇拜,“无为而治”的道理从不离嘴。由于他学富五车,所说的道理又十分精辟,所以在当时赫赫有名,读书人对他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王衍在解说老庄玄理时习惯性的拿着一把拂尘,表现得从容不迫的样子,即便是偶尔把道理说错了他也能随口改正,于是人们便说他是“口中雌黄”。南朝.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说:“雌黄出其唇吻。”李善注引《晋阳秋》说:“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4、(例句)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
5、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6、晋代,都城洛阳名士云集,人才辈出。但大家最喜欢研究的并非经世之学,而是围绕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展开清谈,玄妙而又空虚。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因他而产生。
7、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但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8、成语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9、史料记载,王衍,字夷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公元256年。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为其堂兄。
10、(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11、 “信口雌黄”可以有修辞用法。“信口开河”没有这种用法。例如:他们以一点浅薄的学识,狭隘精神,妄想来做民众的指导者,一有了指摘他们的不足,他们便弄得耳烧面热,手忙脚乱,逢人便信口弄其雌黄,真是可怜可悯。(《沫若文集》)
12、成语造句:巴金《最后的时刻》:“他们胡说什么‘老右派’、‘黑大炮’,‘不会打仗’,这真是一派胡言,信口雌黄。”
13、王衍做事也是这样。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后来太子被别人陷害,他怕牵连到自己,又立刻上书请求与太子脱离关系。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终身禁锢。在这之后的“八王之乱”中,王衍被两位很有权势的王爷看中,任他为尚书令。他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14、(反义)言之凿凿信口雌黄故事2成语名称:信口雌黄
15、另外,在《白蛇传》中,将白娘子逼出原形的也是雄黄酒,由此看来,雄黄酒被大家赋予了另一延展功能——驱妖辟邪。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想一睹雄黄面目了,这么多功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神物”?其实一点都不神秘,牛黄解毒片,这个我们大部分人都用过来治疗内火过盛的黄色小药片中就有雄黄。
16、当西晋灭亡时,他还随口说:“我一向不干预朝政,罪不在我。”不过,王衍还是难逃一死,最终被敌军活埋在瓦砾堆里。
17、这位有名的清谈家,最喜欢清谈玄说,每天都在谈。但是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即使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提出质疑时,他也满不在乎,常常不假思索便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18、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听信一些人的信口雌黄。
19、(femalebee,suchasqueenbeeandworkerbee)雌性的蜂。如蜜蜂里的蜂王和工蜂
20、这位有名的清谈家,最喜欢清谈玄说,每天都在谈。但是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即使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提出质疑时,他也满不在乎,常常不假思索便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21、(典故)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晋·孙盛《晋阳秋》
22、(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23、信:任凭,听任;雌黄: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意为随口更正不恰当的话,后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24、除了”涂改液“的功能,雌黄还有药用功能:不但可以研磨成粉末状,用以外敷,还可以内服,制作成药丸或者散服。雌黄一般用来对付疥癣,恶疮,如果遇到蛇虫咬伤,也能拿雌黄来应付伤口。
25、当时,人们清谈时必定要手执一种用木条和兽毛做成的工具,名叫尘尾,它本是用于驱虫﹑掸尘,但相沿成习就成为一种名流雅器。王衍常常拿持在手的尘尾很特别,柄为白玉做成。每当清谈的时候,人们一边听着他的高谈阔论,一边看着他那和尘尾玉柄一样白皙的手,无不目瞪口呆。与友人谈玄论道,王衍有一个习惯: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立刻就要进行批驳更改,有时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也前后矛盾。当时,人们用黄纸写字,发现写错了,就拿黄色的雌黄来涂抹,然后再予更正。大家见王衍这样喜欢更改别人的言论,于是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口中雌黄”。崇尚玄谈的王衍后来在官场上也出尽了风头,曾经做过晋朝的尚书令、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职,位极人臣。经过八王之乱等政治的动荡,西晋迅速走向衰亡,王衍56岁那年在一次兵败后被人推倒墙壁砸死。成语信口雌黄的典故篇2估计大家对“信口雌黄”这个词不陌生,看到不合事实,随意或妄自的评论,一句”信口雌黄“,言简意赅,却准确犀利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26、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27、胡说八道、三言两语、无中生有、天花乱坠等。
28、那为什么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会提到雌黄这两种矿物呢?
29、和”阴阳“一样,”雌雄“也是难分难舍的一对,说到雌黄,就不得不提一下雄黄。据记载,雌黄常与雄黄共生,因为被称为“鸳鸯矿物”。要知道,它们两者一旦结合,可以提取出一种剧毒——砒霜。和雌黄一样,雄黄也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30、晋人王衍,字夷甫,临沂人,是一个有名的清谈家。起初,他当元城县令,每天很少办公事,就是没完没了地闲聊,发议论,不过工作上倒也没有出过什么岔子。后来,他几经升官,被任为“太子舍人”,尚书郎等高职,还担任过宰相,淸谈的兴趣也更加高了。他喜爱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的玄理。谈的时候,手执玉柄麋尾,轻声慢语,从容不迫,好像满肚子都是学问的样子。当时清谈之风正盛,王衍竟受到-部分人的钦敬,成为清谈家的首领之一
31、与友人谈玄论道,王衍有一个习惯: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立刻就要进行批驳更改,有时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也前后矛盾。当时,人们用黄纸写字,发现写错了,就拿黄色的雌黄来涂抹,然后再予更正。大家见王衍这样喜欢更改别人的言论,于是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口中雌黄”。
32、王衍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长大后步入仕途,频频提升,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黄门侍郎这种皇帝侍从官的官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渐渐地迷上了玄学。他精通玄理,出口成章,为世人所倾慕。当时,人们清谈时必定要手执一种用木条和兽毛做成的工具,名叫尘尾,它本是用于驱虫﹑掸尘,但相沿成习就成为一种名流雅器。王衍常常拿持在手的尘尾很特别,柄为白玉做成。每当清谈的时候,人们一边听着他的高谈阔论,一边看着他那和尘尾玉柄一样白皙的手,无不目瞪口呆。
33、另外,在《白蛇传》中,将白娘子逼出原形的也是雄黄酒,由此看来,雄黄酒被大家赋予了另一延展功能——驱妖辟邪。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想一睹雄黄面目了,这么多功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神物”?其实一点都不神秘,牛黄解毒片,这个我们大部分人都用过来治疗内火过盛的黄色小药片中就有雄黄。
34、“信口雌黄”的意思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35、梁上君子井底之蛙百般挑剔断然拒绝斗方名士泥足巨人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36、兄弟温初为京兆郡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后汉书.赵典传》
37、(示例)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38、近水楼台过眼烟云风云人物膏粱子弟殊死搏斗精诚团结轻装上阵脱口而出成语信口雌黄的解析(拼音)xìnkǒucíhuáng
39、《颜氏家训》: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40、人的嘴要吐真话、善语,不要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41、如果科学家因为种种原因,信口雌黄,或者只为了某种利益有意忽视真相的另一面,被揭穿后,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就崩溃了。
42、信口开河(xìnkǒukāihé):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造句:领导干部讲话要慎重,切不可信口开河。
43、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定下的罪抹不掉的痕。不是谁张嘴信口雌黄捏造事实伤人名誉便可以不负责任。谁说了给我吞回去,谁做了给我收回去,谁让我听见箭的风声,我就让他听见,耳光的响!天下归元
44、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45、(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46、魏晋时期的上层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西晋大臣王衍就是个很有名的清谈家。他从小就口齿伶俐,曾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大家都对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举止加以称赞,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就是这种人啊!”
47、(信口雌黄的道理)其实,“雌黄”原本是一种矿物,其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其晶体多呈柠檬黄色,可用来制成颜料或做褪色剂,而古代时写字用的纸多为黄色,古人在抄书或校书时一旦遇有错字误书处,便可用雌黄将错误处涂掉,然后改写。后来,人们进一步将用雌黄涂改、修正错误字句的动作亦称为“雌黄”,并将其义引申为评论和修改别人的诗文。而将“信口”与“雌黄”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故事中的这位王衍先生。令人好笑的是,他是做为一个形容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的典范,这种“典范”还是不做为好吧!
48、(信口雌黄的意思)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49、晋代,都城洛阳名士云集,人才辈出。但大家最喜欢研究的并非经世之学,而是围绕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展开清谈,玄妙而又空虚。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因他而产生。
50、王衍成年后,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子、庄子的.玄理,还常常用老子、庄子的学说解释儒家经义。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满嘴都是空虚的怪话。他讲话时轻声慢语,时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
51、也许你和一般人相处会以理性自约,但与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海阔天空,或肆意打断朋友的话语,讥讽嘲弄,或听朋友说话时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52、我并不为猴子是我们的祖先而感到羞耻;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53、雌黄,也称鸡冠石,是一种黄色的矿物,常常用作颜料。古时候的人习惯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的时候就会用雌黄涂抹盖住有误之处,然后再改正。与此对应——信口雌黄有”随意更改不正确或者不恰当的言论“之意。这就解释得通了。
54、释义: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55、形容撒谎的成语有:信口雌黄、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妄下雌黄、胡言乱语。
56、释义: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57、这个心直口快的女人不论听到什么,必定要告诉她的左邻右舍。
58、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话随便。
59、在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雄黄和雌黄的功效并加以利用。最早的记载当属《淮南万毕术》,“夜烧雌黄,水虫成列”,大意就是点燃雌黄烧起来之后冒出的烟可以使虫子致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让古人觉得雌黄、雄黄可以辟邪、预防瘟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前在长江流域流行着“五月五”端午节,有”雄黄烧酒过端午”的习俗。大家都期冀这一做法可以驱灾保平安,成为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
60、假装谦虚是最虚伪的表现,因为这可能是信口雌黄的开始,又或者是拐弯抹角的自我夸奖。
61、(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意为随口更正不恰当的话,后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62、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63、一个懒惰的三流记者,不把事实调查清楚,就信口雌黄,指控我是这次事件的串谋者。
64、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65、 二者用法不同。信口开河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作贬义。信口雌黄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话随便。
66、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67、 信口雌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开河”偏重于漫无边际的胡编乱说。“信口雌黄”偏重于有意抹杀事实,掩盖真相,甚至恶意陷害。
68、肖祈风急了,完全是面红耳赤,有口难辩的猴急状态,瞪着眼,急赤白咧地教训自己的小侄女:“丫头太可恶了,信口雌黄?我何时对你说这句话了?”。
69、你,你,你……信口雌黄,一派胡言!我对万江家族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岂是你三言两语可以随便污蔑得了的?
70、(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71、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72、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信口雌黄。
73、《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74、当西晋灭亡时,他还随口说:“我一向不干预朝政,罪不在我。”不过,王衍还是难逃一死,最终被敌军活埋在瓦砾堆里。
75、妄下雌黄(wàngxiàcíhuáng):乱改文字,乱发议论。 造句:对于心理学我是一窍不通,所以不敢对这篇文章妄下雌黄。
76、 二者出处不同。信口开河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河知。”而信口雌黄该成语来源于《晋书·王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