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 0537—320191918953790078
3、楼高莫近危阑倚。——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白话释义: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梅花古诗词背诵梅花)。
5、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wèi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qìn人,象征其才气横溢。
7、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白话释义: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8、 ①金陵:南京古名。即事:就眼前有所触发的景物写诗,又称即兴。
9、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10、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1、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
12、王安石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却得不到支持,其孤独的心情和艰难处境,是不是与这梅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
13、
14、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5、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16、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17、王安石当时是北宋的丞相,北宋从建国以来,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局面使北宋充满了外忧内患。于是,王安石在北宋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被称为“王安石变法”,主要是想通过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的方式来挽救宋朝的政治危机。结果呢,王安石变法因为很多的原因最终还是失败了,王安石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两次辞去了丞相的职务。这首诗就是王安石辞官之后退居到钟山时所作。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了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怕被排挤和打击的人。
18、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19、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0、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21、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