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你愉快!关于梦想的诗句古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王勃
2、在徐志摩看来,一个人要能真正欣赏西洋文学,就得对西洋绘画和古典音乐有相当的了解,这是一条大道的两个旁支。研究文学,不应放弃这两位文学的姊妹——绘画与音乐,前者是空间的艺术,后者是时间的艺术,它们“同样是触动着性灵而发的”。
3、在我刚会说话时,她姥便带我读诗。我喜春,“二月春风似剪刀”便成了我对自然的启蒙。而《唐诗三百首》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
4、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8年秋第三次到英国、再别康桥。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5、俗语有言“文如其人”,诗歌和情感生活或许真正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徐志摩也难逃这一判定。在教书过程中,他也没有完全被限制在教学中,反倒显得有点不安分,或许也正因如此,他最后让人记住的是他“不安分”的成就,而忘了他真正在讲台上的付出。泰戈尔来华,他担任翻译。1925年,又出国再度游历欧洲。1926年,与陆小曼“自由恋爱”并结婚,为父亲不满,断绝经济往来。随后,移居上海,离开北大,因为陆小曼“小姐脾气”大,爱抽烟,徐志摩不得已出任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的教授,1930年又兼了南京中央大学的功课。从北到南,他主要讲授外国文学,洒脱自如,没有固定教材。从1925年直至罹难,或许因为热爱,或许因为穷,他始终活跃在讲台上。
6、读书、解诗、朗诵,孟子老先生早就教导我们要“知人论世"(鲁迅在《题末定草》也有类似说法。)
7、虽然出身于上层社会,泰戈尔却从未断绝过对底层人民的关心,以及对全人类无差别的爱。
8、赵运贤是一位教师,他常常在教学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诗歌,古诗或新诗。“想让学生们也感受到诗歌的美。”赵运贤笑着说。(徐志摩写给老师的诗歌)。
9、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0、回味他的诗作和一生,我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可爱,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11、——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作者又把金柳比作了谁?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
12、哪怕这首诗歌被选入了课本,也不好意思和孩子们讲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原来《雪花的快乐》创作于1924年,这一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当时徐志摩已经将爱情的注意力,从林徽因的身上转到了陆小曼的身上。
13、而我今天想说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另一个极端:因为知道要避开朗诵腔,要口语化表达,所以就一概不做情感所致的声音上的跳跃,把自己死死地框在了说话的范围内。这样的朗诵作品,听起来很随和、很生活,却并不适宜所有的诗文。所以,如果这样的语调语气贯穿所有形式诗歌的话,也是非常片面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虽高于生活,却用了艺术形式来表现生活,所以,我们朗诵诗歌,应用口语做基础,再通过艺术手段完成口语向艺术语言表达的升华。
14、徐志摩的落款也满是柔情蜜意:摩摩、摩摩吻你、你的亲摩、摩摩的亲吻、你的顶亲亲的摩摩!
15、白纸老师精彩演播第27-32集《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奇病论、气厥论、热论、三部九候论、太阴阳明论》
16、而且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儿子,还有肚子里快要出生的幼子。在异国,一个女人默默的忍受,忍受自己丈夫的悄无声息的远离。
17、当佳节来临,你又不在家乡,你一定会想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佳节里,却又不在家乡,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应该谁都能领悟到,虽然诗里没出现一处痛苦的字样,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这也是诗歌的奇妙之处。
18、叶芝说:“每天读一句泰戈尔的诗,可以让我忘却世上一切苦痛。”
19、但他是一个有妇之夫,对此,林徽音表示,只有与原夫人离婚,方有可能讨论婚嫁之事。于是,徐志摩匆忙把已有身孕的妻子送到柏林留学。
20、用我们的爱实现我们的梦想!关于梦想的诗句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1、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