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说是替他"招魂"。(诗句曾逐东风拂舞筵描写的植物是)。
2、这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柳的形象来自比,抒发情感。此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全诗言少意丰,隐而不露,含蓄委婉。
3、“碧玉妆成一树高”,乍看以“碧玉”比柳色,但“妆成”又在暗示柳树像一个人。其实我们一读就想到“小家碧玉”。南朝乐府有《碧玉歌》,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从那时起,“碧玉”就是小户人家少女的代名词了。此句则既写柳色,又隐喻早春的垂柳像一位清纯的少女。
4、其古诗全文如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两个黄鹂鸣翠柳”,有过类似生活经验或对语言本身敏感的人,读到这句立刻就感到欢喜。黄鹂,翠柳,颜色相互辉映,春光明媚。黄鹂叫声清脆,且鸣翠柳,更觉勃勃生机。视觉听觉体验,又触动着深层的生命意识。
6、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7、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8、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jiāo)绡透。
9、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10、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1、前两句没写到柳,但绝非闲语。城外送别,春风酒旗,夕阳西下,行人挥袂,这里的每个事物,诗句中每个词,都在诉说着别离,都在留恋珍惜。分袂之后,行人渐远,长安陌上的树木都在挽留,这又是一层意思。最后才说垂杨,乃画龙点睛之意,别的树虽多,但都不如杨柳依依,那般绾人别离。
12、一般的咏柳诗,咏的都是春天的柳。毕竟,春天的柳最动人,送别时也才有人折柳。那么秋天呢,蒲柳质弱,望秋先零。零落后的柳树,人是看不见它的,等于不存在。
1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14、诵读解意: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如果想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
15、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柳(唐)韩溉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16、含义: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17、(翻译)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关于花草树木的诗句.散文.名著(只要好句就行)还要有感受50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18、孟浩然《春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红花与绿叶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优美的诗句赞美花的美丽!苏东坡写道:只恐夜间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
19、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20、乐游春苑,即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