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我们那时候上他的小说课,还真是没少听音乐,贝多芬的,海顿的,西方最重要的音乐家的乐曲都听。这是他的文学课的最大特点,也是他教学中的精髓。
2、那些受害者并不比他们的迫害者更好。我很容易想象他们的角色调换一下的样子。你可以把它称为一种“不在犯罪现场学说”,一种逃避责任,把一切归咎于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的造物主的企图。
3、昆德拉一生都受到音乐的影响,他自己也会作曲和演奏,但是,最终他没有向音乐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文学创作。他的堂兄是一位诗人,因此,少年时期他就受到了堂兄的影响,他最开始接触和写作的文体是诗歌。在20世纪50年代,昆德拉出版了几部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长诗《最后的五月》、爱情诗集《独白》。根据这些诗集的出版年代,可以看出昆德拉一开始所具有的那种创作诗歌的巨大热情,几乎两年就出版一部诗集。这些诗集带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风格,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生活有着批判和讽刺,他的诗歌里的声音清醒、语调沉着冷静,充满了理性的思考。这在捷克斯洛伐克提倡一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环境里,一开始就显得卓尔不群。
4、翻遍昆德拉的叙事小说,除了《玩笑》中的露西,又有哪个女性具有真正的爱呢?当然,也没有哪个男人具有真正的爱。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一出场就站在窗台上沉思,他要特丽莎回来,“究竟是出于疯,还是爱”。昆德拉发现,在每个人都需要爱的时候,爱已经到了人触及不到的远处。身体的自由恰恰驱赶了爱的自由。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现代疑问,可以无穷假设,就是没有一个答案。没有爱的答案,也就没有生活的答案。因此昆德拉的笔下人物,彼此虽然发生着一连串的关系,却没有哪种关系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说昆德拉不够深沉的人忽略了,正是在对爱的失去或讥讽中,昆德拉触及了现代哲学的唯理论命题。现代人很难拥有信仰,是因为无力克服意识的唯理论。当爱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缺席,人就失去了追寻的途径。在克利马和茹泽娜等人的思想深处,未尝没有将自我沉沦转换成主体的意识,以此来恢复那些失去的感受。只是,克利马们无法知道失去的究竟是些什么,似乎只有在身体的放纵之后,他们才能紧紧抓住被奴役的意识,恢复对自我的种种确认。(米兰昆德拉对音乐感兴趣吗)。
5、老市政厅入口上方正中的石雕塔楼中间那条弯向一侧,据传为1511年建筑师未得到足够报酬的报复。
6、2018年11月,捷克总理安德烈·巴比什出席在巴黎的一战一百周年活动时,曾与昆德拉夫妇三小时会晤,随后向媒体表示有意恢复昆德拉夫妇的国籍,邀请他们回国访问,但作家的反应仍是不置可否。
7、当初选择法语作为专业,我其实也是歪打正着。
8、我的择偶标准:长的像你、性格像你、最好是你
9、投稿、转载、合作请发邮件至:theysaid@1com
10、1987年,景凯旋翻译的《为了告别的聚会》和韩少功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由作家出版社以“内部参考”的名义出版。
11、可怜的恩格尔贝特先生:他起先住到一个居民聚集区的别墅内;就在那里,汽车第一次让他发现了将他的生活变成毫无止境的逃避的恶。他搬到另一个区,很高兴,因为在他住的街上,汽车是不准通行的。但他不知道,禁行只是暂时的,晚上,他听到“爆炸的魔鬼”在他窗下又开始轰鸣,愤怒不已。从此,他上床之前都要在耳朵里塞上耳塞,因为他明白“睡眠,这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因无法入睡而造成的死亡一定是最可怕的死亡”。他到乡村旅店里寻找安静(但徒劳无益),到外省城市原先的同事那里寻找安静(但无济于事),最后只能在火车上过夜,因为火车那温柔而古老的噪音,能为他在被噪音包围的生活中带来相对平静的睡眠。
12、即便“天鹅绒革命”之后,他与新政权的关系也不和谐。当年跟昆德拉曾经是朋友的作家瓦茨拉夫·哈维尔,跟他有过一番争论:在一个受压迫的国家里,我们到底应该作何反应?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体制?
13、她对女人成堆的地方本能地感到厌恶,她们在一起会削弱单个女人本身的价值。
14、《庆祝无意义》《生活在别处》中文版,上海译文社
15、作为一名法语教育工作者,他也谈到了自己对小语种学习的观点和理念。
16、好不容易有个DEA的项目,学校还在巴黎郊区。我当时的感觉很纳闷,这跟国内也没啥差别啊,巴黎怎么是这样的?!
17、他之所以能在每部小说中对主题和人物进行如此深刻的描写,之所以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如此渊博的知识,原因就在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体现出他对笔下人物有着亲身体验的例子就在他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跟小说中的两位流亡者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捷克共和国,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30年左右。他的个人经历融入到了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书中人物的深层联系之中,这有助于让他小说中的情境在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为一名深受他人影响的作家,昆德拉还从他个人生活之外的地方汲取灵感;他围绕着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和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等人的思想创作了一些作品。穆齐尔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与昆德拉的一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个性的人》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下降,并观察了众多人物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尼采着重讨论了永恒轮回和"最沉重负担"的理论,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要主旨。这种来源于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
18、追求众多女色的男人差不多都属两种类型。其是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求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存在于他们一如既往的主观梦想之中。另一类,则是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里无穷的种种姿色,他们被这种欲念所诱惑。
19、“昆德拉热”在中国兴起是1990年初,其作品对英雄概念的消解、反讽和对虚妄意义追求的解构如同思想之镜,投射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昆德拉的标签式名言“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风靡一时。
20、后来捷克与斯洛伐克分别建立了两个民主国家,昆德拉也不愿意重新回国定居。捷克2008年向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的文学荣誉奖,他都没有回国受奖。出生城市布尔诺2009年曾为他颁发荣誉公民身份,他也没有回去。
21、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22、昆德拉在法国定居不久后,便很快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遭到的种种威胁及传媒在其中所起的危害作用。“文化的声音可能会在媒体的喧嚣中消失……”他在1984年就警告道,“传媒的精神与文化的精神是相悖的,至少对现代欧洲所认可的文化是如此:文化基于个人,而传媒导向单一化;文化照亮事物的复杂性,而传媒使事物简单化;文化只是一种长久的拷问,传媒则快速回答一切;文化是记忆的守护神,传媒则是时下新闻的追逐者。”简言之,由于倾向于简单化和粗略化,传媒引入世界的是混乱。这一看法与昆德拉的选择并非无关,昆德拉担心自己的言谈被篡改,拒绝任何访谈的要求。
23、万物想你,不及我心念你。万物喜你,不及我心悦你
24、我后来翻译了他的『小说的艺术』。他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写小说要像作曲一样。小说的结构,跟音乐的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25、但我从来都不敢说,我已经「掌握」了法语。我作为中国人,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汉语。
26、对比一下现在学习法语的学生,我觉得和我们那一代的法语学生不太一样。我想,主要是中国人这些年的心态变了。
27、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学鉴赏力和文学基础之后,这时候我们的视野会开阔很多,不拘泥于他人推荐的书目,我们有了一定的选择权,胡适先生讲过"埃及金字塔读书法",读书讲究博而精,现在我们处于金字塔的塔尖,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这时候就运用我们的自我选择权从心所欲读我们想读的书。
28、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小说的语调,它舒缓、冷静、沉着,就像一曲叙事曲,或者一段很长的、慢悠悠的散步。我感觉在这部小说里弥漫的只是一种情绪和氛围,它逐渐地氤氲起来、模糊起来、诗化起来。小说包括七个部分,其中一些地方还夹杂了少许名词解释,造成了小说叙述节奏的停顿,形成了类似音乐的变奏的节奏感。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情爱和性爱关系像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主人公莫名其妙的决定导致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在诗性的、哲理性的书写中,人在历史中的具体境遇被表现无遗。
29、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30、1977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动态》刊登署名"乐云"的题为《美刊介绍捷克作家伐错立克和昆德拉》的编译文章。
31、是无可奈何时的一句 queserasera
32、再过两小时,雅库布就会离去,这位美丽的的造物将在他面前永远消失。这个女人仅仅是作为一个否定出现在雅库布面前,他遇到她只是为了让他知道,她绝不可能属于他。
33、你否认你的正常仇恨,抑制你的正常憎恶,只是为了对自己证明你是多么高尚。这虽然是动人的,但也是不自然的,完全不必要的。
34、所谓“回归”,对于昆德拉而言,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时间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的回归。在《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昆德拉青年时代所走过的路。昆德拉在布里埃的笔下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自幼年时起,米兰·昆德拉就目睹他的父亲演奏钢琴。透过房门,他听见父亲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尤其是现代音乐家的乐曲: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勋伯格、雅纳切克。”对于他父亲来说,“音乐远远不是社会风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世界的联系。因此,自然而然,当其他孩子还在结结巴巴地背字母表时,他很早就开始把这种高级语言教给他的儿子”。就这样,五岁的昆德拉跟着父亲学钢琴,后来又师从多位著名音乐家学乐理,学作曲,不仅弹得一手好钢琴,还吹小号。
35、1975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到法国定居,两年后完成了这部小说,1978年出了法文版,1985年,昆德拉本人的法语水平足够好的时候,他自己又用法文重新写了一遍,然后出版。
36、我们当时的环境吧,因为历史原因,法国一些好的学校,比如索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啊,人家看不上中国学校,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的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