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3、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4、云波小学学生身着民族服装,诵读了《新时代飘扬的红领巾》。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6、从表层看,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作为教师,不仅拓展了课程思维领域,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而学生在从科学的记忆规律中体验了传统习俗中所倡导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了也会吟”的勤奋学习之妙诀。
7、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感悟惟美生活交流纯净心灵。
8、字是人的第二面貌。的确,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面貌。指导学生写好字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意志的磨练,良好习惯的形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了加强我校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我校积极做了以下工作:
9、昆明市第十一中学的学生朗诵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一生几次起落,尝遍世态炎凉,但始终未改慷慨报国的赤子之心。他的千古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
10、一进校园,呼吸着书的气息,来到了教室。随着一声广播:五年级的学生请下楼集合,来到了操场。“开始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诵读了《三字经》,二年级的学生表演了赞美校园的诗,三年级的诵读了《山行》、《小池》等五首诗,四年级的朗诵了《弟子规》。六年级的更是熟悉:弟子规。这几个节目感情已融入诗中,在场的家长们更是看得入迷……
11、一等奖:李艾(高一3班) 唐汉立(高一10班)
12、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3、读书是每一个人必须去完成的事,多读书是多我们有很大的好处的,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与修养,可以让一个人懂得更多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去读书,认真去读书。
14、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在当时的境域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
15、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经典诵读的意义:使孩子们喜爱学习,学会做人。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经典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18、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9、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