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文革那个思想混乱的年代,真把青年人包括我给害苦了!既写新体诗,还要给别人看,要吹捧“领袖”的思想路线,心又有不甘;但不歌颂的话,在那个人妖混杂的时代,肯定又不行。因此,《理想之歌》也好,《南燕北鹰》也好,诗中许多内容都是言不由衷的,实际上是我“双面人格”的体现。这也难怪当年东红农场的文友们,包括妹妹和她的未婚夫裴海荣,都将许多指责文字附于长诗之后。当然《南燕北鹰》有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记录了当年的两位知青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
2、 那首800多行的长诗寄到妹妹那里后,与她同一农场的文学青年们看后引来了热议,批评的多,赞扬的少!而所谓的批评也并非是艺术性,主要是思想方面。当时是思想禁锢的时代,只能学毛的思想,还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我将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记录在文字上,那是最最愚蠢的做法,无疑是自掘坟墓!但有着文学爱好的我,要封闭自己脑中的思想,抛弃手中的笔,也是十分痛苦的事!幸而当时农场的干部职工多是文盲、半文盲,旧体诗词他们一般是看不懂的。所以,在劳动之余,我就学着写些旧体诗词,虽然当时并不很懂得诗词格律,但凭着学生时代的一点唐诗宋词底子,作出的诗也似乎象那么回事了。我那时常自喻为“民国遗少”,但毕竟是长在新社会红旗下,所喜爱的不仅是旧体诗词,学生时代也读一些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所以学写旧体诗词的同时,也忍不住要写些新体诗歌。除了常见四行一节的较整齐的“新体格律诗”外,我特别对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感兴趣。这种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形式,构成了一种建筑美。当时我就是以这种“阶梯诗”的形式,写了长篇叙事抒情诗《理想之歌》,还有是后来的这首《南燕北鹰》。
3、2019年底,您的作品《辋川烟云——王维传》面世。在这部作品中,您成功地塑造和还原了具有浓浓“烟火气”的王维的艺术人生。在创作这部作品中,您主要想表达什么?
4、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5、 人的一生可能会从事各种的职业,当别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你一般会回答从事时间最长的工作。比如我当过10年知青,后又当了30年的中学教师,别人问我的职业身份时,我当然回答是“教师”而不会是“知青”。六十岁的中国人,很多都当过知青,但一般人都只将“知青”当作曾经的身份,而不会至今还称自己是“知青”。但也有人例外,张穗强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海南岛当知青,1976年回城后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移居香港后担任过报社记者、兼职教师、商会总干事等职务。但是时至今日穗强与人交往,尤其是与曾当过知青的人交往时,仍称自己是“旅港海南农垦知青”。究其原因,是年轻时的那段知青生活令他刻骨铭心,知青情结无法消去,数十年后仍萦绕心间。近年他不断撰文回忆往事,积极参加各类知青文化研讨活动,就是追求这种情结的体现。不仅如此,穗强还表示退休后,自己的最大兴趣就是研究知青问题,并与世界各地研究知青问题的学者们交流。正是他的执着,令曾当了十年知青,也写过不少关知青文章和回忆录的我十分感动。
6、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7、 一个人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才华、气质和品格。
8、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进入新阶段。他把十月革命叫做“我的革命”。十月革命初期,他加强了与工农群众的联系,力求反映新的现实,寻找和创造新形式。(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
9、实际上,从马雅可夫斯基成熟期的诗作来看,这位诗人已经是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的革新派诗人了。1924年创作的长诗《列宁》中,马雅可夫斯基塑造了一位在群众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领袖,既平凡又伟大,对人民无限忠诚,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与人民水乳交融。他还歌颂了d在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作用,表达了人民对共产d、对列宁的敬爱。长诗《列宁》把概括性的综合与细节的描写结合起来,把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10、 事实上,4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产生了许多爱情悲剧和家庭离合,这为当今的电视剧编导们提供了范例,也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许多想象和发挥空间。但能象妹妹夫妇那样,经历一段艰苦奋斗而又有良好的结局和归宿,毕竟不多。故我觉得妹妹夫妇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互相鼓励,不断充实自我和提高素质,谱写了26年在南疆北国的辛勤奉献,回城后十余年又大展拳脚的人生乐章,实在是值得称道的事。“南燕北鹰”从这个意义上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无借鉴作用。
11、上海到处都是故事,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事,有故事的你和他。如果你想和我们唠叨唠叨自己的故事,就给我们留言吧!
12、 大学期间的认识俄罗斯比中学时代主要来自课本和报纸的印象要全面了些,比如我看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又从大学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仔细想,也许还是托尔斯泰,或者只有托尔斯泰,可以更真确地反应俄罗斯的历史与内心的真实。
13、“我看到一帅哥想要亲美女,美女说:不行啦!这还是我的初吻呢”
14、写于1922年的《开会迷》,是一首思想和艺术臻于成熟的好诗。它是作者深刻地观察和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并把它真实地再现的艺术珍品。这首诗写得振聋发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矛盾的本质方面——人民群众同官僚主义的矛盾,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用夸张甚至荒诞离奇的艺术形象描写出来。
15、 汉语与印欧语系的区别、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都是老问题了。说到汉语语形,首先就会想到汉字,而把汉字作为一个特例,与现今世界上主要的拼音文字相对照,论其长短优劣,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汉语语形对汉文学有何影响?也就是汉语语形有何美学功能?这是很值得研讨的新问题。
16、夜,已经很深了,马雅可夫斯基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可是睡魔纠缠得越来越厉害,他觉得头很沉,眼皮象是要被胶水粘住似的,怎么也睁不开。实在没法再工作下去了,他只得横下心来躺一会儿。
17、白唤民,女,汉。1949年6月出生于河南灵宝。上世纪50年代随父母进疆,在塔里木河边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1968年塔里木大学毕业后走上教育岗位。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前有诗歌,散文,小说,词赋等发表于各种刊物。
18、 我后来读更多苏联/俄罗斯数学家的东西,刻意去注意了下宋光天老师的这一说法,发现还真是的。再返回来想想托尔斯泰,乃至肖洛霍夫,会发现俄罗斯人是很重视一个东西的完整和完美,那动百万字的作品,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完美,是没有耐心的,要知道,我看四个多小时的电影都会疲惫不看,而人家要在稿纸上反复地修改誊写呢。
19、——夸美纽斯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20、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21、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22、 被踩成肉酱的一刹那,
23、 中国每个人都知道作品进入小学课本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课本会给孩子们以先入为主的概念,对于英国,只有狄更斯这样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才有资格进入,而对于中国,从无政府主义发展到自由主义的巴金作品,是断没有资格进入小学课本害国民的。而俄罗斯,我们的课本编选者则一门心思地认定了契诃夫,当然,还包括画家列宾。未来的课本里会突然选一段《日瓦戈医生》吗?不会,永远不会!想想科学网上的很多朋友的思维思想思路基本还停留在小学课本编选者希望的目标定位上,我就觉得无奈,刘进平兄差不多就是这类典型代表了。肖子说进平兄的见识和街头大妈们基本相似,我想和我在本文里对他的定位是相差不大的。只是,我给出了这类思想的源头,那就是小学课本编选,这种很有主动意识的编选究竟害了多少人可以相见,因为进平兄毕竟还是大学教师的。
24、与此同时,诗人的许多举止出现异常,譬如他莫名其妙地在公共场所表演,一整天口若悬河,无端与人争吵,甚至当众公布自己与情人的隐私,此乃典型的躁狂表现。
25、——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26、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火阵,但日夜都在攻打厮杀;
27、 如此,在北方黧黑忧郁的色调下,在动物们纷纷冬眠的同时点燃起一盏又一盏昏黄灯火的俄罗斯人,在勤奋地研究科学问题,或者在忧郁的眼神下构思着忧郁的美术作品或者撰写着满怀深重忧伤的文学作品。然而,坚船利炮和铁蹄并没有停歇,而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向南、再向南。
28、作为一份办刊历史悠久、社会声誉良好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从未委托过任何网络中介机构、个人从事征稿或代发稿件录用通知书事宜,也绝不向投稿作者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广大作者投稿之际务必慎重,不要轻信网络中介。
29、——歌德 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己身上的恶习。
30、同年创作的《向左进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马雅可夫斯基热情地歌颂人民群众和列宁,《罗斯塔之窗》及许多短诗都写得明快简练,而且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客观的叙事和对话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抒情独白,诗体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马雅可夫斯基已经明确表述了自己面向现实、向现实主义艺术前进的方向。
31、 当年我在农场的艰苦劳动之余,喜欢写写东西,如诗歌、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聊作治疗精神空虚而已。当时穗强也是一位文学青年,我俩因此有了共同语言。之后,我们就常用信件交流,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就如同一座桥,架设在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由于我们的相识相交,也使穗强认识了我在海南岛东红农场的广州知青妹妹陈贤芳,还得知她的男朋友裴海荣是上海知青,当时下乡在北大荒农场。
32、 掷上云霄
33、 1976年初,妹妹准备办理登记结婚。一对新人分别从黑龙江、海南岛的农场聚集于上海男家,妹妹并计划一年后远调到北大荒农场。放在今天,远嫁千里万里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当年的“上山下乡”日子里,一般知青都想尽办法争取回城,何况1976年广东已初现知青“返城潮”,穗强也是这时招工回到广州并读书的。然而这个时候妹妹却要远嫁到广东人闻之色变的黑龙江北大荒,的确是一件令我和家人都觉得不妥之事。
34、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35、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01室
36、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枪炮齐发;
37、1929年5月,就在诗人心境颓丧之际,他又邂逅了有夫之妇、话剧演员维罗尼卡。他们相处仅11个月,正当爱的小舟在激流中颠簸,诗人却义无反顾地举枪自裁。
38、全世界都在喧腾,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去变化!
39、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样说很有种族主义的痕迹,但是我说在我的内心里并没有,我只是对俄罗斯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对世界产生的巨大贡献这个角度说的,而这样的不可忽略的贡献美国的杂拌儿民族其实也可以做,且目前的状态证明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40、 这是其还有其他说:在我们进行“余普西龙——德尔塔”证明时,美国人的风格是在余普西龙前面弄一大推常数项,反正是常数,不影响大局,最后就证明了;而俄罗斯的数学家一定要在证明的过程中,在余普西龙前面凑出一个“1”来,最后,很完美地证明了结论。
41、——中国民谚 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缺乏礼貌却一定使人显得愚蠢。
42、您十分喜欢阅读,一般选择什么样的环境阅读?
43、“亲爱的,实在对不起,我今天早上用了一下你的网银支付,但是输错了三次密码,结果被锁上了”
44、这里的《共产d宣言》,并没有掩盖在尘埃之下;
45、 也所以,我一直认为,美国的强大来源于多民族的智力和努力,包括华人,而俄罗斯历史上的强大和现实依然无法忽略的强悍则基本有赖于俄罗斯这一个民族,尽管其间也参杂了其他民族的贡献,我们看《静静的顿河》时对哥萨克的角色肯定是印象极端深刻的,但是正如中国民族的主体怎么说都还是汉族一样,俄罗斯少数民族所起的作用也远远要弱很多。
46、 说俄罗斯,就不能不说苏联,我总想,苏联时期在世界如此飞扬跋扈,怎么换回了俄罗斯之后,大家依然对那段历史避之唯恐不及,难道不是那个时期至少让他们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吗?
47、 在香港面聚时,穗强特地向我提起那份《南燕北鹰》的手稿。他说已把这份手稿交给海南农垦博物馆收藏了,问我有没有意见。我想,手稿放在农垦博物馆也好,否则如果交回给我,自己都不敢再翻阅,就让这份知青“上山下乡”的遗物有个好归宿吧。有可能读到本文的朋友,如果想关心“南燕北鹰”后来的命运,尤其是陈贤芳夫妇后来在北大荒如何生活?后来又怎样回到了上海?回上海后又做了些什么……?,可以参看2011年我们四兄妹合作的,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贤声》一书,内中收入贤芳妹妹多篇这方面的回忆文章。
48、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9、“我就跑过去亲了美女一口,还转身说了一句,哥们,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50、马雅可夫斯基生活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同旧俄罗斯文学最后一代作家中的任何人相比,马雅可夫斯基更为大胆、英勇地寻找和实现与革命的联系,但他身上还是保留了旧世界的烙印、与新时代的裂痕。十月革命前,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中有很多未来主义的表现。他的独创、革新,也是与未来主义的艺术主张分不开的。未来主义给予马雅可夫斯基的,除了虚无主义和荒诞离奇的形式主义艺术之外,还有标新立异的本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是诗人对资产阶级爱情、艺术、制度和宗教表示愤怒和抗议,他号召进行反抗,并预言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