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意思是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2、来源:《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3、神赐给他儿女的各种福分,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在的,是看得见的,是暂时的;一是内在的,是看不见的,但却是永远的。前者是“次好的福分”,后者是“上好的福分”。大卫和所罗门在世时所寻求的,如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和从上头而来的智慧等,都是内在看不见的上好福分。主耶稣曾藉着马大和马利亚的故事(参阅路10:38-42)教导我们,要选择那“上好的福分。”(肃然起敬中肃的意思)。
4、释义: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5、(释义)盲人骑着瞎马走路。原比喻情况危险或不了解情况就盲目行动,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中。后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6、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7、(释义)意思是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8、来源:《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9、(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伪善的态度和谄媚的丑态
10、释义:意指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
11、提到夫妇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成语:“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意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他儿子郤缺被废为平民,在冀地务农为生。有一天,晋文公的大臣胥臣路过此地,看到郤缺在田里锄草,其妻送饭到田间,在这样潦倒的情况下,夫妇二人仍然“相待如宾”。胥臣回去向晋文公报告:“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郤缺一定是个有德的君子,可以为官治民,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晋文公于是重用了郤缺,后来升为晋国卿大夫。
12、(释义)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13、(释义)指片面看问题。有时也指从微小的方面推知全篇。与“见微知著”近似。
14、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15、敬字联系很广,如孝敬、礼敬、相敬如宾、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君子有三畏、康德敬畏头上点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和敬有关的词语有:敬畏、敬典、敬忌、敬诎、敬若、敬慎、敬重、敬始、敬事、敬学、敬遇、敬中、敬客、敬赠、敬献、敬酒、敬茶、敬祝、敬呈、敬之以礼、敬天法祖、互敬互爱、肃然起敬、尊敬、喜敬、致敬、忠敬等等。傲慢和偏见,是人类的大敌。人类各文明不能对话,而冲突不断,就是缺少相互尊敬。首先要尊重别人(实际是给足别人的面子),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16、谥法说:如果死去的王生前是十分刚健有力而战无不胜,或者是心志坚定、有决断力,那就封他一个“肃”的谥号,
17、敬:肃也。肃者,持事振敬也。恭敬、尊重的意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周易·系辞》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事之道,直和方是名词动用,使之正直、使之方正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简浅地解释为: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这是就个人修养而言的。《诗经·大雅·云汉》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荀子·臣道》有:“仁者必敬人。”如尊崇敬重:《诗·周南·葛覃序》:“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汉荀悦《汉纪·景帝纪》:“高年者,人所尊敬;鳏寡孤独者,人所哀怜也。”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三》:“此则惟知尊敬乡贤,而不自觉其谀之过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仲遂又献媚于宣公,引‘母以子贵’之文,尊敬嬴为夫人,百官致贺。”
18、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因将他生平的好处说了一番,季守备也就肃然起敬。
19、(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20、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在父母教育指导孩子的时候,孩子需要以尊敬的态度倾听,这个“敬”字,非常关键。这是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敬”的品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与未来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一个模拟场,您别小瞧这些细节,孩子的生活可能都是小事,但是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却培养着他在未来社会中的种种品德,他的生活没有大事,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有着未来的萌芽。
2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1)
22、释义: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23、(释义)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4、释义:卿卿我我,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25、释义: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26、(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27、(例句):他直眉瞪眼地站在那时,一声不吭。
28、 〖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与“笑”重复使用。
29、荀子是儒家的另一位大师,他与孔子一样,认为敬是礼的内核,是“仁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敬的态度,都可以让我们进步:“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在这里面,荀子的意思非常清晰,就是在敬的状态下,您对做事一定态度严谨,不会怠慢,这样做事怎么能做不好呢?
30、(释义)卿卿我我,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31、“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耶9:23-24)
32、从先秦儒家到宋明理学时期,敬的修养工夫一直居于个人修身的重要地位。孔子时期用敬来教育别人以礼待人,而宋明理学时期则将敬作为修身进德的宗旨予以阐释。曾国藩在学习借鉴各家思想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敬”,强调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时恭敬而庄重的态度,注重内外兼修。
33、许多热心爱主的基督徒,被圣灵充满以后,他们所追求的“属灵”祝福,也不外乎圣灵的能力和恩赐、教会人数的增长等,这些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只注重这些外在的看得见的祝福,而没有花时间来亲近神,等候神,学习聆听神的声音,神还是无法将他自己和他的心意启示在我们心里,我们不知不觉地以外面的忙碌和服事,取代了耶稣自己和他在我们心中首要的地位,也拦阻了他将最高的旨意向我们显明,那么我们所失去的祝福是何等的大呢?
34、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黄觉,旅舍见道士,共饮。举杯之际,道士以箸蘸酒,於案上写‘吕’字。觉悟其为洞宾也,遂肃然起敬。”
35、从追根溯源到正本清源,对于先秦的圣贤典籍的研究,这个大门已经打开,这是时代的意义。中华文明在当下和未来,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需求。
36、来源:《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共作危语,殷有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37、 什么样的举止能令你对老板肃然起敬?What types of behavior do you admire in a boss?
38、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箴规》:“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起敬。”
39、扬州梁氏有一支来自陕北三原的盐商家族,堂号叫“永敬堂”,顾名思义讲,“永敬”就是对祖宗要永远心存敬意。家住绿扬新苑的80多岁的梁玉璋老人告诉我,以前在今扬州职大位置上永敬堂梁氏宗祠前,有一个很大的石碑,上有“梁氏宗祠”四个大篆字,傍边刻有祖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永敬堂梁氏宗祠,在“敬”字下统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祠堂有一付对联是:“周至柏梁台,忠孝永敬堂”,可见“敬”是排在“忠”和“孝”之后第三位特别重要的概念。“忠”是“孝”的放大,无需多讲。一般来讲,“孝”出于人的天性,但我认为行“孝”之前,一定还有一个东西作为铺垫,这个东西就是“敬”。没有敬意,如何行孝?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老祖宗特别有智慧,定“永敬堂”为梁氏的堂名。
40、(释义)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41、(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4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43、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44、(5)恭,《尔雅》:“恭,敬也。”《说文》:“恭,肃也。”即态度肃敬。本义是恭敬,谦逊有礼。本章指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