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往往,贪图美食的,最后美食丰盛而不能下咽;沉溺美色的,最后美色绕膝而无福消受。将物欲作为追求目标的人,得之反被其害,不得则不堪其忧。美食美色,并非不可享受,但它们只是路边的一道风景,绝不是发愿追寻的家园。世上能够带来恒久快乐的,是心灵的提升,和利世利他的事业。在心灵的层次上,我们给予得愈多,收获得愈多。随之增长的,是消费快乐的能力。
2、半个月后,手下将领再来问他,也得到同样的军令。
3、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观察和见识。因此,学会聆听,你就相当于在借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于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听别人的建议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
4、张乾栋,字弘毅,号养正堂主人,现任白银市弘扬国学研究会会长。他凭着炽热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学传播的痴迷,在弘扬国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执着追求;没有收入,不计回报;一袭长衫,三尺讲台--传播着圣贤之道,被业内人士称作“甘肃国学的形象大使”。
5、群毁群誉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能附和。(《曾文正公全集杂著》)我们都是演员,社会却不是戏台,没有可辨忠奸的脸谱。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听其言、观其行,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6、怀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时停止,而抱着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谋划,小聪明有穷尽的时候,而大智慧无穷无尽。(曾国藩语录十六字格言)。
7、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8、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曾国藩
9、《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与处世之道的思想汇编,是历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对普及文化、治世育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价值。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由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读来朗朗上口且便于记诵,使人们能在简单的文字中体会其丰厚的内蕴,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
10、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11、在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懂得适时停止,可以避免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12、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而范仲淹的这首《苏幕遮》词却以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壮丽秋色和高远境界,来反衬征人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和怀念家园的深情。笔力沉郁雄健,愁思低回宛转,展现了范仲淹诗词柔媚的一面。难怪有人颇为诧异地说:没想到镇边将帅也能够写出如此消魂之语来。
13、而此时的范蠡却选择弃官从商,然而到齐国隐姓埋名,最终避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厄运,并成为流传千古的“一代商圣”。
1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15、德行在他思想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德行之所以能够排在其他优点的前面的原因是由于它的本质决定的。德行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体,而是通过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来体现出来的,同时,树立德行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
16、《诗经》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成长成才的灵魂滋养,是我们精神的原乡和珍贵的美学家底,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养料,从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陶冶心性,养浩然之气。
17、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8、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9、《了凡四训》杂糅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佛之慈悲,道之空灵,儒之入世,结合起来,就是最为完美的中国智慧,被誉为400年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传家之宝”。清朝曾国藩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近代大德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偈并大力刊印此书,还曾亲自为《了凡四训》作序。日本当代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先生更建议日本天皇及历任道相将此书视为“治国宝典”,应当熟读、细读、精读。他还盛赞此书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值得熟读百遍,传诸子孙。
20、曾经做过我的助理的盛敬程老师,告诉她的客户:你肯定没有见过哪个老板像我们老板那样拼命,我做助理的那段时间都不知道是怎么熬下来的,每天董事长八点半到公司,我就提前半个小时到,他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没有一天休息,经常我早上看到他的时候,他眼睛都熬红了。
21、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22、曾国藩的父亲参加科举考试,前前后后考了十六次才中得秀才,轮到曾国藩,没像他爸爸似的考那么长时间,可也够费劲的了,十来岁开始考,到了第二十三岁,才算考上秀才,前后一共考了六次。看来这家人遗传了阅读障碍症。不过,勤能补拙,曾国藩27岁时竟然中了进士。
2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湘乡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24、回看曾国藩成就的大业,难以想象他有着怎样的毅力,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25、 人生如溪,一路总有磕绊曲折,幸运的时候,也许能够无阻无碍,顺流而下,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但要审时度势,时刻准备面对下一段坎坷,这才不至于在突然面对大起大落时措手不及,从而跌入谷底,一蹶不起。
26、《格言联璧》有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27、太学生领袖郭林宗见到了,大为不解,就上前询问:“为何甑摔碎了,连看也不看一眼,难道不心疼吗?”
28、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
29、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0、如果做什么事情,都锋芒毕露,得理不饶人,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只会让对方下不来台,也会让自己陷入窘境。
3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33、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
34、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曾国藩
35、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于“勤俭”;而一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