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评)晋陶渊明,明于谦,跨越时代的共鸣。菊江亭:在今安徽东至滨江处,晋时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常来此植菊。五柳:陶宅边种有五棵柳树。一辞:指《归去来兮辞》。
2、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3、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4、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独在边塞的岑参登高时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岑参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那是他浓浓的乡思眷恋。
6、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7、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8、郑谷眼中的菊花是身份卑微但却充满骨气的。他写有《菊》:
9、李白伤感菊花,实际是在伤感自己曾经两度入长安,却都无功而返,实在令人伤感。
10、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1、荒废的篱边,盛开着丛丛野菊,冷冷的清香幽幽地笼罩在秋水上。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茂盛地簇生在石缝里,只有曜曜呜叫的秋虫为伴。这首画面感十足的小诗写出了野菊花的孤标傲世,凌寒傲霜,清纯无邪。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
13、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14、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15、当他辞官返乡时,希望看到的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此,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陶渊明莫属。
16、唐寅三十岁时进京会试,因会试泄题一案被牵涉而收到革黜,后来妻子改嫁,消极颓废,一生坎坷。“天涯未归客”,是作者此时人生的写照,他无家可归,只能漂泊;“看秋风”,这秋风使人生困顿、失意之风,一个“看”字,多么无意,其实却蕴含了多少辛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