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对朱安十分信任,每月给朱安一百元,由其负责家里日常生活开销。在吃点心时,鲁迅先让母亲挑选,然后让朱安挑选,最后才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鲁迅不仅对朱安十分尊重,而且也对她十分关心。1925年9月,朱安胃病复发,鲁迅把她送到医院住院检查,破除了胃癌的怀疑之后,才把朱安接回家,这更体现了亲人的关怀。
2、有一次,母亲询问鲁迅:“朱安究竟有何不好?你为何不愿意跟她靠近?”(朱安)。
3、鲁迅与朱安俩人长达41年的无实婚姻,主要是时代造成的个人悲剧,其中受害最深的当数朱安。鲁迅不提出离婚的作法,仁见智见众说纷云,不少人甚至将其与多位伟人、名家、名流的包办婚姻相提并论,愚认为,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如托翁所言:“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但对待婚姻的态度,最能显现人的本
4、再说婶婶是日本人,话都听不懂,日子不好过呵。绍兴朱家我也不想去。你搬到砖塔胡同,横竖总要人替你烧饭、缝补、洗衣、扫地的,这些事我可以做,我想和你一起搬出去。”
5、“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很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
6、“在女学生中最为频繁来访的是许羡苏。羡苏是俞芬的同学。到西三条来的时候,从买点东西开始,把朱安泡好的茶送到鲁迅房间里,有时也帮做细小的家务。有时候晚上很迟了还在鲁迅房间里。鲁迅就派常来拉车的车夫送她到校舍里去。”
7、朱安听了后,便紧锣密鼓地给丈夫做了一条新棉裤,做好以后,她将棉裤折平整偷偷放在他的床上。
8、“我们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今日听闻您意欲出售先生藏书,特来关嘱您万万不可,鲁迅遗物无价,须妥善保存。请您三思。”
9、我等了五年。等待有朝一日,一路笙歌,他来娶我。
10、鲁迅后来毕竟找到了真爱,和许广平走到一起,享受了天伦之乐,而朱安,当她和婆婆孤苦地守在一起过活时,她的伤痛只有自己忍受,她对俞芳说:“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了……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她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只好想到了自己有限的生存保障,她对鲁迅依然有着亲人的依赖。
11、人生如纸,不堪戳破,时光若刻,凉薄薄凉,夫复何言?
12、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结合,被题主称之为“非法同居”就更不应该了。中国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估计还没有婚姻法,也没有正规的婚姻登记机关,所谓的“合法"与“非法"又从何谈起?
13、为了让大先生安静写文,朱安总在同院的俞家姐妹来玩儿时,恳请他们不要吵到大先生。此时的朱安,很有女主人的样子。
14、女子学习也没用啊,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这么“新潮”的女婿还会愿意这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么?
15、先生是摩登人物,对这新气象,自然是喜悦的。我却是个旧人。贴着“包办婚姻”,迈着三寸金莲,被风云突变的世道裹挟着,颤巍巍地撞进新时代,往哪里走,我不知道。
16、别看朱安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但她对鲁迅的这个评价,却是准确、客观而又意味深长。
17、朱安说:“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此情此景,不免令人闻者落泪,见者伤心。朱安等了鲁迅一辈子,最终也没能等到他的“回心转意”,反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迅和师妹许广平结婚生子而无能为力。
18、与当时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鲁迅,当然无共同语言;第二呢,首先包办婚姻就已经让鲁迅抗拒了,但碍于母亲的面子又只能遵循。
19、鲁迅曾说过:“一个人独身的生活,是决不能往安逸方面想的.......”他冬天也穿单裤,也有压制性yu的意思。苦行僧般的生活,鲁迅自1906年和朱安结婚起,到1926年,过了20年。对朱安来说,也是“守寡”的二十年。
20、因为内心的不愿意,鲁迅在新婚后第四天,就逃也似地离开他的新娘朱安,匆匆回到了日本。哦,对了,新婚之夜,他有没有与她圆房呢?这个太隐秘,外人无从得知。但据说,新婚的第二个晚上和第三个晚上,他连新房都没有进。
21、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夫人,然而,自始至终,他都只把她当成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而不是妻子,爱人。
22、鲁迅家虽然家道中落,生活日渐窘迫,不过好歹是做过京官的体面人家。因此,在亲戚的游说下,鲁迅的母亲终于替鲁迅张罗下这门亲事,只等鲁迅读完书后,就回来完婚。
23、朱安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被带进一个小房间,大人让她脱了鞋袜,把脚浸在一盆暖水中。过了一会儿,她的妈妈和两个女佣人把她的双脚按住,拿出特别的长棉布条,把她的四只脚趾向脚底屈折,用湿布条一层一层地裹起来,接着又把她的脚跟拼命往前拉,这样就裹成了'三寸金莲'的形状。
24、一九四六年十月,许广平为了整理鲁迅的文稿来到了朱安的住处,这离鲁迅离开已经二十年,许广平见到了风烛残年的朱安,朱安也望着许广平,两人竟也说不出话了。
25、“生老病死”之苦,人人不能豁免;后三种“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却因人而异。作为鲁迅的妻子,朱安一生都在这三种痛苦中挣扎,把一个旧时代女性的悲剧演绎的淋漓尽致。
26、随后要参加革命,却最终放弃,回到满清为政府服务。
27、后来,日本侵华,娘娘仙逝,日子更艰难了。许广平接济我,怀着对失败者的同情,到底是不屑。在她眼里,我不过是“旧社会给鲁迅痛苦的遗产”。历史喧嚣,容不下我。
28、因为爱他,所以爱屋及乌善待许广平和周海婴;
29、“二日,雨,午后霁。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30、听娘娘(绍兴话,即婆婆,下同)和亲戚说,他成了新派青年,嘱我放脚,进学堂。我四岁缠足,母亲言,好人家的女子都是三寸金莲,大脚丑陋鄙俗,不成体统。今我二十有余,又谈放脚,徒遗笑柄。自古迄今,女子无才便是德,身为女人,开枝散叶,打理家务才是分内之事,读书识字非正业。朱家传统,容不得我挑战。说到底,我不过是个小女子,旧时代的小女子。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婚礼时往大如船的鞋里塞棉花,没承想,下轿时竟掉了,欲盖弥彰。
31、与此同时,鲁迅自己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和朱安的关系,他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经常落到旧式太太身上。
32、就这样双方同意了这场“天造地设”的婚姻,并订于1901年完婚。
33、他走时,许广平和他同行。或许也正因此,他没有让母亲和朱安前往车站送他。
34、还有“鲁迅那么有钱也不管她”,根据是什么?据后人的回忆和记述,朱安一直跟着鲁迅先生的母亲生活,其吃穿住都是由鲁迅先生全部所提供,怎么是“不管她”?纯属凭空想象。就是在鲁迅先生逝世后,许广平仍然照顾着朱安的生活,每个月按时寄送生活费。
35、当她了解到上海中断给她汇钱的原因是,许广平被日本宪兵逮捕了,海婴也生病了,花费了一大笔钱时,她马上转变了态度,放弃了售书的想法,只是请求他们把周海婴带到北京来,让她看看。但实际情况是,周海婴从来没来北京见过朱安。朱安对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一直是通过信件来了解的。
36、她一天认一个字,十年也认识三千多个字,读报、看书、写信,基本上可以搞定。
37、然而,随着1937年北平的陷落,物价飞涨。上海也陷入”孤岛“状态,许广平和儿子在上海的生活也陷入困顿。鲁迅作品的版税也时时有延误,从上海往北京汇钱也变得极为困难。
38、鲁迅排斥这段婚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相处不多,连见面的次数都寥寥无几。且那个年代比较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种观念,所以朱安并未研读过多的书籍,甚至大字不识几个。
39、这些新女性和朱安形成了鲜明对比,她们大多是20出头的知识女性,她们剪短发、穿黑布裙、态度落落大方,浑身都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相比之下,当时已经40多岁且从里到外都暮气沉沉的朱安,无疑显得过分落伍了。
40、鲁迅的母亲是传统老式的母亲,她听了心里焦急。想着早就为鲁迅定下的婚约,万一毁婚,那是要遭人戳脊梁骨的。所以她只能骗鲁迅,说她病得很重,为的是把鲁迅骗回来结婚,走循规蹈矩的人生路。
41、三:鲁迅很明白朱安的不幸不是他能控制的,朱安没错是自己当时软弱,良心上是无法责备于她,甚至还深深怀有愧疚。
42、可是裹小脚是刚记事起便被缠上了的,还依稀记得因为疼所以她哭的很惨。婚礼这事也不能由她做主,毕竟是父母之命、媒妾之言,这又岂是她能够选择的呢?朱安这些年是委屈的,有顾不完的家庭琐事和麻线一样的思绪。
43、按鲁迅的说法,是他在日本一封又一封地接到家书,得知母亲病得很重,于是风尘仆仆远渡重洋回到绍兴。但看到的,却是婚礼准备就绪的宅院,和硬朗的母亲。
44、由于鲁迅于订婚当年就考取了日本的留学生资格,并且拿到了奖学金,所以鲁老太太也不得不以儿子的学业和前途为重,推迟了本该1901年就完成的结婚仪式。鲁迅曾经给母亲提过两条要求,让朱安放足,并进新式学堂学习。
45、朱安是一个很传统女性,她识字很少,一切听从父母意见,三从四德。1906年7月26日,朱安出嫁当天,她特地穿了一双很大的绣花鞋。她听说她的新郎喜欢大脚,因此穿了双大鞋,里面塞了很多棉花。
46、这之后,鲁迅便搬离了西三条胡同,和许广平住到上海。
47、从许广平信里的内容可以看出:她可以理解并接受永不要名分,而只要实际的夫妻关系。这样一来,鲁迅便有了一条路,这条路,既能应付朱安,又可以成全自己和许广平。
48、可她好像忘了,在她二十来岁,闺中待嫁时,她的未婚夫曾经鼓励她去学堂读书,让她插上知识的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起来。
49、“她穿着白鞋白袜,并用白带扎着腿,头上挽着一个小髻,也用白绳束着,眼泪盈眶,哀痛之意流露无遗”。
50、人生的最后三个月,朱安病得很重。许广平不时寄钱过来,但对朱安这样一个旧式女人来说,最悲惨的是死前没有子女在身边侍奉。只有鲁迅的学生宋子佩和表兄阮和孙偶尔来探望她。那时朱安已经病入膏肓,肾病,胃病得了个遍,全身浮肿,喘不上气。
51、萨沙可以这么说,鲁迅真是一个活的非常非常累的人。他把自己标榜的太高,心胸又不宽阔,总是怀疑所有人都在攻击他甚至害他。
52、无形中增加不少支出,周母与周安都没有收入来源,每到月底支付工人薪酬时,朱安总是要挨家挨户的借,过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
53、在她临终的时候还留下话说想要和大先生葬在一起,可惜没有遂愿。
54、丈夫对别人家的孩子很好,他对孩子是喜欢的,但他永远不会和朱安生育后代。
55、那个时候鲁迅和许广平的事已经公开了,对于年事已高的周太太来说,有个孙子在膝下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怎么会不欢喜呢?
56、1927年,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开始了他后期10年光辉的战斗生活。
57、朱安所指的上海方面,主要是指周海婴。现在她是名副其实的寡妇了,”夫死从子“,就是理所应当的。丈夫在世时,听从丈夫的安排;丈夫去世了,那么就要听从儿子的安排。
58、多数时候,丈夫和她每天只有三句话。早晨朱安喊丈夫起床,鲁迅会答应一声“嗯”;朱安喊丈夫吃饭,再得到一声回答“嗯”;晚上丈夫睡觉迟,朱安睡觉早,她问一声:“门关不关?”这时丈夫才会回答一声:“关”或是“不关”。
59、然而让大家傻眼的是鲁迅从头到尾都是恭恭顺顺的模样,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60、听娘娘(绍兴话,即婆婆,下同)和亲戚说,他成了新派青年,嘱我放脚,进学堂。我四岁缠足,母亲言,好人家的女子都是三寸金莲,大脚丑陋鄙俗,不成体统。今我二十有余,又谈放脚,徒遗笑柄。自古迄今,女子无才便是德,身为女人,开枝散叶、打理家务才是分内之事,读书识字非正业。朱家传统,容不得我挑战。说到底,我不过是个小女子,旧时代的小女子。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婚礼时往大如船的鞋里塞棉花,没承想,下轿时竟掉了,欲盖弥彰。
61、后来,日本侵华,娘娘仙逝,日子更艰难了。许广平接济我,怀着对失败者的同情,到底是不屑。在她眼里,我不过是“旧社会给鲁迅痛苦的遗产”。历史喧嚣,容不下我。
62、在北京住的时候,一次在鲁迅母亲的寿宴上,朱安穿戴整齐出来,给亲友们跪下,说道:“我来周家已经许多年,大先生不理我,但我也不离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侍奉我的婆母。”
63、在朱安独守空房的那些年,鲁迅并没有在外花天酒地,嫖娼狎妓,虽然以他的收入与当时男性的自由度,他完全可以如此。
64、当时鲁迅18岁,朱安21岁。“女大抱金砖”,这话在绍兴地方上很流行。因此,众人都对这门婚事称赞不已。
65、因为鲁迅提倡新思想,周家人也知道鲁迅的秉性,怕他在婚礼上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事,就一起来劝诫鲁迅。
66、鲁迅自小体弱多病,他对含辛茹苦的母亲充满了感激之情,为了不让母亲难过,违心地接受了包办的婚姻。鲁迅和朱安结婚当天,他对婚礼要求一切从简,没有唱戏,人也不多,但婚礼还是按照绍兴旧式风俗举行。
67、女孩几乎天天造访,先生比任何时候都快乐。他放心我不识字,日记和书信都放在卧房桌上。我于是知道,女孩叫许广平。她给先生写很多信,浓情蜜意溢于言表。我不明白,大抵又是新人做派。
68、俞芳回忆,1923年,当鲁迅和周作人关系失和搬离八道湾时,他和朱安有过一段较长的对话,鲁迅出于人道主义,出于对朱安的关怀,他同意了朱安一起去砖塔胡同的请求。给她寄钱也好,一起去砖塔胡同也好,从鲁迅给朱安提供的选择中,都可看出对朱安亲人般的感情。
69、鲁迅离开北京后不久便与许广平同居了,鲁迅毕竟是公众人物,两人同居的事,很快传到了北京,鲁迅的弟媳羽太信子“不经意”又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朱安。
70、朱安,绍兴人,1906年奉母命嫁与周树人,1919年随夫定居北京,寄寓周作人处,1923年周氏兄弟决裂后被迫迁居。1926年周树人赴沪与许广平同居,朱安独守空房至1945年逝世。一生颠沛,未得善终。
71、朱安彻底绝望了,她的丈夫属于了别的女人,她也是女人,怎么会没有醋意,怎么会没有伤心。蜗牛爬得虽慢,也曾幻想用坚强的信念,努力爬到墙顶。但是对于朱安来说,即使没有许广平,她也不一定能爬到墙顶,因为鲁迅没有给她爱的机会。
72、无论在满清还是民国,妻妾有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73、我默默转身回卧房,听闻先生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太太。这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赡养义务,至于爱情,我并不知。”我的心仿佛被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先生何等睿智,又如此愚钝。我是大家闺秀,是旧式女子,不擅辞令,不懂表白。于我而言,爱是生活,是死生契阔的相依相随,是细水长流的饮食起居。我以为,经年的忍负与牺牲或可换来先生的一抔柔情,没承想,我的深情却是一桩悲剧,我的爱情亦是一场徒劳。世界变了,所有人都只当我是旧中国落伍、无望的一代,谁知我曾不断衡量与丈夫的关系,尝试了解新世界。我终是背负着命运十字架,随波逐流。
74、家里又开始宾客如云,我不再避讳。一切向好。
75、几位有名的浙籍民国文人之中,鲁迅之妻朱安综合起来最无优势。
76、朱安家虽说靠经商为生,但祖上做过知县,是极讲规矩的人家。朱安从小接受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传统旧式教育,她不识字,性情温和,知礼识矩。
77、至于鲁迅用尽全力遮掩师生恋的丑闻,资料很多,萨沙也就不说了。
78、“您是旧时代的人,没有文化,不懂先生作品的价值。先生是民族英雄,是新时代的先驱和领袖,他的遗物一定要保存!”
79、1912年5月12日,鲁迅任教育部佥事及社会教育第一科科长之职,他眼看国家混乱,军阀混战,无爱的婚姻又让他感到极其沉闷。他在失落中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从此开始了一段抄写古书、校对古碑的会馆僧侣生活。在这样长达七年半的孤苦生活中,鲁迅品尽了婚姻的孤独和压抑。
80、鲁迅受过高等教育,且留学过日本,他深受新思想的洗礼,他对封建的老一套口诛笔伐,自然,他对封建包办婚姻也深恶痛绝。
81、可朱安是个心地善良凡事都能看开的女子,很快她就想通了:大先生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我也可以照顾他,等我百年了他也可以为我送终。
82、时间久了,渐渐的债务竟高达四千元。四千元放在现在可能,但放在当时可是一笔高额巨款。
83、正如下花轿时掉鞋,在他面前,我如履薄冰,却总是弄巧成拙。我是爱他的,甚至允许他纳妾,可他不懂。只有娘娘疼惜我,打理周家上下多年,我不像周家媳妇,更似周家女儿。一九一九年,先生为了事业举家北上赴京,我于是离了这江南水乡,离了娘家。一别,竟是一世。
84、鲁迅心里清楚,这桩婚姻让他无法前进,也无法退出,鲁迅也许是从不敢给朱安爱的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朱安在无爱的婚姻里才能拥有更多的平静和淡然。朱安是封建旧时代的一位普通女性,她具有传统女性的贤淑良德。
85、今天的年轻人在择偶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追求的是两情相悦,举案齐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在上世纪之初也就是辛亥革命前后,整个社会大环境处于军阀混战,土匪丛生,社会动荡不安,普通百姓民不聊生。嫁出去的女儿也就成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无奈抉择。
86、后来在北京的记者听到消息立马赶过来,到的时候,朱安正在吃饭:咸疙瘩和白粥。
87、朱安没有葬在周家祖坟,也没有葬在婆婆墓旁,更没有和鲁迅合葬。这意味着:一心想“生做周家人,死做周家鬼”的朱安,终究在死后离了周家了。
88、先生回国两年来,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中学堂当教员,现在是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他从不归家过夜,偶尔行色匆匆地回来,怀抱许多书,我看不懂。他和娘娘说话,说“国民革命”、“中华民国”,大抵是些国事,知我不懂,便不对我说。我沉默地听,寂静地看,他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的模样,我很喜欢。他是做大事的人。
89、住在了八道湾十一号,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是一个三进院,分为内中外三院,内院住了两个兄弟周作人和周建人,中院留给了母亲和妻子朱安,而鲁迅自己则住在了外院,按理说一大家的人住在一起应该其乐融融,感情融洽,然而并不是,鲁迅对待朱安的态度没有什么改变,依旧冷漠,两人不同房不同聊,平日里除了必要的交流以外听不到任何的亲密交谈,更谈不上夫妻之间的情趣依偎,鲁迅还时常冲朱安发脾气,嫌她做的饭菜不合口,缝的衣服不合身,反正就是怎么闹腾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