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我们学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很敬佩钱学森这种爱国的精神。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故事体会50字)。
2、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及两个幼子乘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从洛衫矶启程回国。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钱学森心潮澎湃:
3、在现行高考体制和命题模式下,学好显性知识的确能够实现升学目标,但从有关调查报告来看,我国精英教育的中科大少年班、恢复高考30年3000多状元、奥林匹克竞赛保送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有专业兴趣的比例相当低,发展潜力也远远低于预期。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的病因在功利的教育体制,病根却是教学存在“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的重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传授有余、实践不足”。(钱学森故事体会50字)。
4、可以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他: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就是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中曾两次给自己改名,父母给他取名陶文浚,19岁读大学期间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到了43岁时,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不过这时,陶行知已经认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他曾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论。
6、而再次回看这部电影,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礼记·大学》里面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接触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知半解,后来再读这句话,反反覆覆如叨在侧。我想,用这句话来诠释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生恰到好处,确实如此。
7、我更加懂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更要有过硬的本领。我要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像钱学森那样——报效祖国。
8、读完《钱学森》,我若有所思,钱学森放着高薪的美国实验室主任不做,即使经历无数坎坷,却还要坚持回来报效祖国。从这里我体会到钱学森炽热的爱国之情。中国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奉献,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胸怀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奋图强,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9、观看了电影《钱学森》,我的印象很深刻。钱学森,这个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人,是多么伟大!电影《钱学森》演绎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传奇的一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出身的教授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环境和资源,但他却心系祖国,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作贡献。而意识到钱学森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钱学森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10、今天,我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钱学森是一位伟人。他非常了不起,他那崇高的爱国精神尤其令我敬佩。
11、一个学者,还应该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充满热忱,有种“刨根问底”的精神。今天我们的一些学者,若是能在研究中多深入一点、态度上再认真一点,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2、“千人计划”的实施,推动各单位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新人新策、特事特办,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许多专家带回先进科研管理理念和经验做法,对国内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13、“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早于邓巍巍5年回国的袁军华喜欢用钱学森的这句话诠释他的离开。
14、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
15、这部片子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其实早在一两年之前我曾经走马观花的看过一次这部影片。岁月无声,记忆模糊。能回旋起了的只有是颠覆我对历史的看法,以及钱学森先生所展现的伟大格局。
16、“爱”,这个字包含了中国在他心中无比的地位,包含了钱学森对祖国的喜爱……钱学森,中国的救星!
1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d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说。
18、5年的软禁,钱学森一直饱受美国对他的折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回国的决心。
19、现年60岁的崔平曾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所长,但是在同事们眼中,她更像是一名“知心大姐和大管家”。
20、都一蹴而就的。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要向钱学森学习,生活中的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脚钱,社会的栋梁,像钱学森那样为祖国的强大作业!
21、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22、对于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钱学森更加珍惜,回国后,教授航天知识,在这一部分,电影中有所体现,震动了我,因为那一刻让他回想起了在美国授课的情形,与此刻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引发了他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23、众所周知,《钱学森》是在钱学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前后拍摄完成的,但是有几人知道就当这部电影公映前一个月,与钱学森携手一生的伟大女性——蒋英,于2012年2月5日去世。夫妻二人的完美人生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24、钱学森爷爷是个很乐观的人,东风一号发射成功,东风二号却不幸发射失败。当时,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钱学森爷爷却安慰战士们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东二’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咱就给它射上去。”在钱学森爷爷的鼓励和带领下,战士们积极努力工作,我们国家的航天科研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由科技贫瘠逐渐变成了科技强大的国家。
25、那个人从皮包里拘出一份“文件”,只见上面写着:根据法律,钱学森不能离开美国。接着,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并造谣说:“在钱学森的笔记本里,藏有重要机密。”
26、“我是中国人!”我也要像钱学森一样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时刻心怀报国之志。要学习他百折不回的精神,永示言败!
27、钱学森,中国著名的航天之父,对我国有着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美国学业有成,想回国报效祖国时,虽受到了美国的阻拦,却毅然决然的要回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钱学森说的话。他的科学成就、学术思想和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代伟人,两弹一星的元勋,他骨子里传承的品质更令所有中国人学习——爱国,乐观,永不言弃,永不言败!
28、也许到了如今的2013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学校组织我们观看《钱学森》这部电影,影片场面宏伟令人振奋,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期间充满了各种感动,各种鼓舞。同时也让我们对钱学森肃然起敬。
29、原标题:毛泽东71岁生日宴:用稿费邀请钱学森、王进喜等劳模
30、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31、四是没有把学生的思考力培养出来。我国有太多的俗语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生练达即文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思考力”是从实践、体验、挫折、阅历中生长出来的。
32、后来,经过美国人的帮助,美国移民局把他释放出来了,但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为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33、“让我再讲几句好不好?”“请再给我五分钟,五分钟就行。”……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传递着绿叶对根的情意。
34、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钱学森那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
35、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钱学森》,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6、一些专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推动重要国际性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提高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学科的国际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37、我们班全体同学开始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我相信我们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充实我们未来的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我时刻铭记这样一句话:大学很好玩,学习靠自觉,我们是有责任的到这里学习来的.这是我在高考失利后放弃读书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对自己说的,我必须对得起我的父母和一直支持我读书的亲人朋友,今天我站在钱学森班,我也要对得起这所学校和"钱学森"这三个字,我也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38、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39、“回到祖国我们现在已经参与到国家级重大工程建设中,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在国外是很难想象到的。”卢宏玮说。
40、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41、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想回国,美国不放行1950年,钱学森在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选拔聘请科研人员和招收学员,准备大展身手时候,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
42、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钱学森》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43、利用假期时间,我读了《钱学森》这一篇课文。读了之后,我的感觉颇深。
44、一是培养泥土的工作做的不够。一个公认的事实:大师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都是从适合的土壤里长出来的。鲁迅先生曾说过:“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鲁迅先生的话明白告诉我们,培养天才,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泥土。教育的泥土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泥土就是丰富的生活,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有学生成长需要的各种营养。
45、后记:好长时间没写东西,感觉不是正常的日子啦,觉得亏欠,负罪于我的习惯和性格。教学中的事有时也想记下来,但都被以改作业和自己的懒惰为由推辞了。今下午看完这场电影,我是含着泪出来的,搭乘小何的摩的上给他说,回去得趁热打铁,写点感受。从6点半开始敲键盘,两个多小时才完事,看着洋洋洒洒两千多个字,觉得欠账还了一部分了。
46、回国后,钱学森马上投身到研制导弹中,那时的中国导弹事业是一片空白。在苏联研究人员,被调走后,研究陷入了困境,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的第一颗导弹终于总装圆满成功。
47、“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9%升至2016年的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跃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领先地位,其中海外留学人才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
48、是留还是走?邓巍巍不是没有纠结过、徘徊过。“你从哪里来?”在美国的那些年,这个众所周知的终极问题时常拷问着他的内心。
49、60多年前,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等留学归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
50、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被动灌输、主动参与等形式获得,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由此可见,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仅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因隐性知识的缺乏而影响了显性知识的吸收和组合,从而直接影响了认知活动的水平。在成功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远远大于显形知识,隐性知识的积累、组合、转换都是以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前提的,这意味着,隐性知识是与综合能力相辅相成的。
51、他一旦觉得知识不够用了,就跑进图书馆里“充电”。他曾经留下一句话:如果没有图书馆,就没有现在的钱学森。
52、在影剧院看电影和网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剧场的灯光一灭,大厅顿时灰暗,像进入了没有月光的晚上。宽长的影布上现出画面,音乐响起,把人带入艺术的氛围。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高高的发射台上插入云霄,犹如我旁边的墙壁倒塌一般,我的心跟着震颤。画面,音效的质感太强了,震撼人心,怪不得热恋中的人儿不惜花钱买票到电影院中消费,那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啊。
53、钱学森出狱之后,美国政府说给自由,但是却变相的把他软禁起来,每天只能往返家和学校,而且每个月要去移民局登记,接受移民局的传唤。
54、就这样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软禁,失去自由,”最后在周恩来总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终于返国。
55、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57万亿元,比2012年提高5%,年均增长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调查中有81%的留学归国人员认为,国内创业机会比国外“要更好,甚至好得多”。
56、我记忆最深地是四个字,那就是“两弹一星”。
57、从“索我理想之中华”到“兴我理想之中华”,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
58、苏联的氢弹和洲际导弹可以发展的那么迅速,都是因为苏联从德国偷来很多技术、资料、数据。
59、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钱学森那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
60、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公派留学生,1987年底,白春礼结束在美国的留学返回中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他说。
61、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学岛建起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故事,是近年来“归国圈里”的美谈。
62、学者搞研究还要有修正错误的勇气。今天我们的一些学者,因为懒惰或是面子问题,发现错误后也不及时改正,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
63、钱学森要求返回祖国的斗争,也得到了祖国的关怀和支持。1955年8月,中美两国开始大使级会谈。王炳南大使按照周总理的授意,以钱学森秘密寄回祖国要求回国的信为依据,与美国交涉,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离开美国。
64、而先生展现给我们青年一代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品行,怎么样的知行合怎么样的以己之力报以祖国母亲。而在这其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所体会到的。该怎么样用自身实际去诠释,从而造就一个良好青年的品格。
65、他跟钱学森有一定往来,所以钱学森也被认为是一名美国共产d员,不忠美国的间谍。
66、王贻芳在广东省深圳市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内(2013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摄
67、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09年10月逝世于北京。
68、回到祖国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领导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否搞成导弹,钱学森回答;为什么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头吗,陈赓说;太好了,钱学森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