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驼铃文学)第五十七期同题微诗《记忆深处的月光》选
2、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3、他写的咏竹题材的诗意境隽永,蕴含着很强的哲理性、思想性,每一首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把竹的生长作为自己的精神操守,表现了自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为官处世方式。
4、巜驼铃文学》第六十六同题微诗《歌里的故事》选
5、(主旨):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的英雄豪气和爱国之情。
6、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7、巜驼铃文学》五月: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散文)
8、巜驼铃文学》第六十二同题微诗《低处的流水》选
9、月到天心浅读:岁月静好老师的这首小诗表达了浓浓的乡愁。首句一下子把人引入一种遐想,是什么样的地方,连鸟儿都呆不住了?紧接着,诗人呈现出“老宅”、“百年槐”、“炊烟”,让人心中释然,家乡的画面涌入脑海。年深日久,老家人烟稀少,老槐树“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迎着花开,送着花落,尽管“孤独”,却“芬芳”不已!
10、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11、——(美)富兰克林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12、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潍县任过七年知县,他一生酷爱画竹、写竹, 一生共写过三十七首咏竹内容的诗词,称得上“ 咏竹”的诗王了。
13、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14、巜驼铃文学世界》何长江/散文//守望一湖夕阳
15、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16、巜驼铃文学》第100期微诗同题《落地的果实》选
17、铭记初心宋元征一人,一书,一杯水。临窗而坐,念念书中语,不需浓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18、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
19、我们是国家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20、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白话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21、●(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2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