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2、徐志摩出生富贵,家里世代经商,养成了徐志摩不可一世、恃才傲物的性格特点。
3、和韦莲司一样,胡适去世后,曹诚英应该没有及时收到消息。
4、 黄克武:韦莲司一生都在保护胡适的清誉,是为他牺牲的女性中的一个。他们认识的时候胡适已经订了亲,当时他们确实是发乎情止乎礼,但精神层面上的交汇碰撞非常强烈,所以韦莲司说“在灵魂上已经结婚”。后来胡适回国遵母命与江冬秀完婚。直到他再去美国,1920-1930年间,两人才有肌肤之亲。但有了身体上的接触之后,两人精神上的沟通、对某些问题深入的讨论反而少了,这是男女之间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胡适一生都在追求心灵深处、灵魂之上的碰触,后来他的男性朋友扮演了这种角色,像徐志摩。
5、 人物周刊:韦莲司女士在对待与胡适先生这段情义上,表现出东方式的妇德,是不是也受了胡适先生的影响?
6、关键是鲁迅要求罢课甚至解散女师大,胡适却不认可。胡适认为这10年学生在四处搞运动,搞得大学一片混乱,连基本的教学都难以开展。(胡适是个什么人物)。
7、简介:爱情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婚姻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守护一场婚姻,需要倾尽全力。婚姻文摘和你一起分享婚姻中的点滴哲学。
8、这是韦莲司为胡适精心准备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9、胡适,民国文人兼政客,解放后曾遭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又名声鹊起,被公知们捧上了神坛,简直奉若神明。例如有一个网名叫“摆古论今”的公知,在自己的微博中发了这样一个蛊惑人心的帖子:
10、他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呦呦鹿鸣反对集体磕头,“对传统文化不敬”,而“传统文化不容亵渎”,所以不惜以身试法,也要把呦呦鹿鸣干掉。
11、胡适认为“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两种:
12、胡适与政界高层很熟,但他并不醉心仕途。他拒绝过汪精卫“入阁”的邀请,也曾经三骂蒋介石,可是他并不主张推翻国民d政权。他可以公开批评国民政府,当面顶撞蒋介石,实现了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格言。
1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胡适所发起的文学革命,包括诗歌、戏剧、小说几个方面。
14、抗战爆发后,胡适因为美国的关系比较多,被蒋介石派往美国争取美方对中国的支持。
15、曹诚英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任教,成果卓著。退休后,定居绩溪,服务桑梓,不仅捐资当地修桥筑路,而且将剩余积蓄全部献给了国家。1973年曹诚英病逝,按照遗嘱,葬于绩溪旺川路边,这是通往胡适老家的必经之路。不知这似乎意味着盼望胡适魂归故里并和胡适来世相逢。
16、1927年初,胡适有过赴美与韦莲司聚首的经历,在西雅图登船回国前,他写信给韦莲司,称自己“唯一的遗憾是无法待得久些”。其后不久,韦莲司在给他的信中第一次理智地论及他的家庭:“你们两人同是一个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17、这两副对联是有说法的:“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是说胡适和江冬秀已经订亲十三年了,这十三年,胡适到处求学,行走了七万里路。“三十夜大月亮”是说他和江冬秀在这一天花好月圆,“廿七岁老新郎”即是他到二十七岁才结婚,在当时的社会年龄有些偏大。
18、“你塑造了一个幻象中的女子,亲爱的适,让我们继续穿着这身正式的外衣吧,否则你所喜爱的这个幻象中的女子就会死去。胡适——是不是更喜欢那个幻象中的女子呢?她也许很美妙,但她毕竟是我,那个胸部扁平又不善于持家的我,那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是这个我触摸到了你的躯体和眼睛。我简直不能相信,你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胡适,我爱你!我们如何能将这件事公开于众,而不引起别的人嫌恶?要是我们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奔赴同一山谷。”
19、胡适并没有针对谁,而是 发表评论:“学校为教学的机关”,应“脱离一般的政潮与学潮”。
20、 黄克武:这其实是一个错觉,他一生冲昏头脑的时刻多得不得了。之所以这些年在胡适研究上打破了公私界限,就是希望把公领域和私领域结合在一起,私情和公义,其实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几年前在台北开过一个国际会议,叫“欲掩弥彰——中国历史上的私与情”,私领域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和表现,其实和公领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胡适对他和江冬秀的婚约的态度,跟他在公领域——国际关系和政治参与等等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就是:理性、法治、井然有序。
21、胡适死后,蒋介石曾经题词“智德兼隆”表面很捧场。
22、明知待他学成归国,便从此相隔天涯,不知何日再见,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
23、胡适与江冬秀夫妻相处中,有一点是非常好的,就是凡事都能敞开来谈,保持沟通。纵然是吵架,也比冷漠要好。胡适曾动情的说:
24、简介: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健康、亲情、爱情、金钱和事业的满足!追求幸福的人儿,让生活简单一点,每天分享精彩幸福语录、哲理经典,愿让你生活的更加幸福!
25、 他说,今日台湾,胡适仿佛一个“过气的英雄”,他的纪念馆,迎来送往的除了台湾中小学生,多是内地去的学者。
26、毛、胡互评,两人器量之大小,高下立判。(此段内容参见于朱向前先生的《从两则史料看胡适评毛诗》一文,《毛泽东诗词研究》2014年第1期)
27、简介:叔叔本来不奇怪,八卦偷多了,一不小心变成了怪叔叔~~~关注怪叔叔,我们一起偷八卦!
28、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29、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
30、为此,胡适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宣统与胡适》,文中颇为得意地说:“他称我先生,我称他皇上”,其兴奋之情、骄傲之感溢于言表。
31、什么事: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但其作品却并未因大时代的背景而沾染凝重的色彩。抗战时期,他就读于西南联大,那时校舍简陋、环境艰苦,还经常遭到轰炸,即使是在这样令人闻之色变的黑暗时期,汪曾祺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他在茶馆中写作,走上街头寻觅美食,写下了许多记录当地风土人情的佳作。
32、「别人的太太都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做官,自己就可以当个官太太,但是我的老妻却鼓励我回到学术上去,真心觉得敬佩他。」
33、1946年7月胡适在美国学习后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但是以他当时的地位来说,作为一个刚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人,不应该如此顺利的进入了北大,他能有这样的结果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蔡元培。
34、只是当时这还是地下恋情,因为那个时代很难接受师生恋,被认为是有违师德的行为。
35、“冯顺弟(胡适的娘),23岁守寡,不识字,但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从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儿子,以免伤到儿子自尊心。但每天早晨,都要对儿子晨训,儿子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全都跟儿子讲清楚道理,告诉儿子错在哪里。不管家境多么窘迫,也要为儿子买书。她的儿子是胡适,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一生得过35个博士头衔。”
36、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戏剧里的斯铎曼医生那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37、他在给朋友的照片上题小诗一首,表明心迹,“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38、 人物周刊:在雷震案之前,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是符合儒家传统的,这是他身上旧传统的一面吧?
39、1937年8月19日,胡适觐见蒋介石。蒋命其担任中国驻美大使,交给他的任务是:“即日去美国,进行抗战宣传”。
40、显然,胡适如此胶柱鼓瑟、吹毛求疵,苛刻地将毛的《蝶恋花》贬得“没有一句通的”,不是他的水平高,而是他的器量小,实质上属于羡慕嫉妒恨。至于其“他当初在北大还不配上我的中国文学史班呢”这句话,则更属于一种虚妄无聊的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