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直译)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意译)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3、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4、这正契合现代教育提倡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人才教育、人格培养和人文教育。(论语经典语录及翻译)。
5、(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6、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0、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11、听其言而观其行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4、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15、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风从草上刮过,草必然倒下。这是孔子在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国问题时所发表的导作用。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17、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2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将学习作为乐趣的人。
22、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24、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6、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27、《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9、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31、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3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3、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3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5、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36、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37、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 孔子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评论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议论拿出来争论了了,过去了 就不要再追咎。”
38、《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9、但是我们的曾教授说这句谚语应该这样理解:学到好的东西,应该把这好的东西当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使你感觉到快乐。个人极度赞成后者的翻译。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1、君子的过错,就像是日食、月食。有了过错,大家都看得见;改正了,大家都仰望他。这是孔子学生子贡的话,是颂扬君子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态度。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43、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44、《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45、乡d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4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7、(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4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49、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5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51、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5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53、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4、《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5、人才教育仅仅是使人成为一个专业工具或者器皿。一旦碰到其他方面的挑战,就有可能束手无策,到处碰壁。
56、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9、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60、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62、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63、翻译: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64、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6、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将邪恶的人放置一边,这样人民便会服从。将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将正直无私的人放置一旁,人民就不会服从。
67、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68、(原文)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69、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70、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71、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7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73、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74、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7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7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8、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79、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8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81、人文教育使一个生命更完整。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刺耳的话:他说没有对人的关怀,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
82、如果我们认为孔子的论语只有一种或几种解释,那它很定会被历史所淹没。之所以两千多年后提起他还是如雷贯耳,只能说明我们至今为止还承载着它的智慧。
8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明的人,要向他看齐学习;见到不贤明的人,就要自己要反省自己。‘’
84、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85、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 :孔子说:“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我能把他怎样?”
86、(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直译)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意译)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8、“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89、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9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上学习,喜欢学习不如快乐学习。”
9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93、朝闻道,夕死可矣(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9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95、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97、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98、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9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10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1、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02、三思而后行(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10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 孔子对季氏说:“他用给天子跳的舞蹈在自己的庙堂上舞蹈,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104、不要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去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多去了解别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0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