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后,这家报纸照例叫我做“蒙大那的小偷吐温”。〕
2、在线投稿网址:http://wyll.cbpt.cnki.net系本刊唯一投稿通道。
3、与静止研究文学经典本体不同。我们以为,这个问题涉及价值实践的客体,即文学作品的属性以及该属性在后续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功能;也涉及到价值实践主体的需要,即以价值实践主体需要衡量价值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还涉及到作为理论家考察这个实践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将这些问题提升到形而上层面。根本原则是从客体走向主体。但是价值发生毕竟依托于文学经典这个客体,所以,从文学经典起步合乎文学活动理论,由此涉及到文学活动论覆盖的几个概念。当然这些概念绝非文学活动论自身就具有的。几个概念特别提出的学理在于:在文学活动论中,初始因素是特定时代、个性、操持特定文体与审美追求的作家,作家创作活动的固化凝聚物且可被流传的则是作品。作品作为价值客体对应价值主体的读者。读者阅读依托于客体的作品而发生诸如知会、情感、思绪、体悟等心理活动,可概括为“意义”。“意义”如何理解?给意义下确切定义几乎不可能。以特点表述:区别于“涵义”(meaning)的对象确定并可以经验验证,以及主体欲求与指称对象构成功用技术性关系并可交换量化等特征,“意义”(significance)的基本特征为,指称的并非实在对象并具有无限性指趋;是对终极价值目的的追问,从而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具有对现状的超越性张力和对来憧憬情调的相关性。由于这些超越,意义整体境界会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③概而言之,意义为主观性概念。“意义”在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价值关系中是个中介,即“意义”是基于文学作品而发生在读者内在精神世界主观性心理的东西。如果这样把握文学作品的意义,那么,“意义”确实无法概括。因为,作为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的读者,人见人殊,“意义”发生必然不可规约。但是,文学经典作品则是语词构成的话语结构。它是固定的,所谓文学经典流传,指的就是这套语词话语的流传,流传意味着它有一种凝聚后来那么多读者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慈那里,被称为“内在价值”。
4、 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风。我够不上纽约州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于是我提出了退出竞选的声明;并且由于满怀懊恼,信末签署了这样的下款:(马克吐温的作品竞选州长的体裁是)。
5、这时候舆论鼎沸,叫我“答复”对我提出的那一切可怕的控诉,以致我们d里的主笔和领袖们都说我如果再保持缄默,那就会使我在政治上垮台.好像是要使控诉更加显得有劲似的,就在第二天,有一家报纸上又登出了下面这么一段:
6、 这时候舆论哗然,纷纷要我“答复”所有对我提出的那些可怕的指控。这就使得我们d的报刊主编和领袖们都说,我如果再沉默不语,我的政治生命就要给毁了。好像要使他们的控诉更为迫切似的,就在第二天,一家报纸登了这样一段话:
7、《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8、当我一边吃早饭,一边无精打采地翻阅报纸时,看到这样一段消息,说实在话,我以前还从来没有这样惊慌失措过:
9、像不像?小说中,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抱着“马克吐温”的双腿叫爸爸;现实里,突然冒出来的克林顿的黑人儿子要求“认祖归宗”。对了,还有电视辩论里,希拉里和川普之间互相控诉对方的各种小黑点和传闻,比如川普说过什么不好的话,希拉里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加上媒体的放大炒作和捕风捉影,美国大选给全世界吃瓜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斗鸡大赛。然而,打斗内容如此没有新意,竟然与150年前文物级别的小说没有什么区别。
10、③详见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7—
11、 引起我注意的下一篇报上的文章是下面这段:
12、国王是贵族社会不自由的仆人;国会带着选民铸成的锁链开会;而报纸的编辑总和某一个政d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照顾自己的信徒的意见,就没有一个传道者能够自由发言和全说真话;作家只不过是读者的奴仆,作者写作的时候坦率而无畏,但后来,到排印之前又要或多或少地减掉自己作品的锐气”。
13、〔顺便说一句,刊登上述新闻的那家报纸此后总是称我为“拐尸犯吐温”。〕
14、第从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角度看,两个阶段意义发生保持关联性,并呈现为逐步过渡状态。如同现代与后现代不单纯是时间性区分概念一样。《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一文有这样的表述:“文学经典重读问题,也自然应该置于现代与后现代相交融的‘思考和感觉的方式’。”(刘俐俐142)现在,对诸如《竞选州长》这样作品意义发生的变化,与现代和后现代之关系,是否有深层次机制的关联性?这需要专门研究。但最起码,目前可表述为:两个阶段的意义发生呈现为逐步移动:由立在中国本土立场的“揭露”“讽刺”“对比”“热爱”到立在国际化客观眼光的“宽容”“借鉴”的转变。这种转变依赖“正读”,也依赖误读中的对文本意义域的引申。
15、⑩参见董学文张永刚:“文学价值生成总论”,《学术界》6(2000):84—
16、所以,当我们吃瓜群众在围观美国希拉里和川普的混乱斗鸡时,其实是美国财团内部的混乱的利益斗争。当然,美国百姓也是吃瓜群众的一部分,只是他们误以为自己会对斗鸡的结果有能力影响罢了。
17、④参见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李志林、盛宗范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冯平:《评价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18、第从特异现象的文学理论依据看。与特异现象有关的文学理论思想,可以引出“想像性洞见”的概念。谢泼德说过:“时常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即艺术的道德价值存在于它向我们提供有关他人的想像性洞见的能力之中。我把文学当作向我们表明事物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艺术形式老说明的做法,也许支持这种主张。有人也许会问,想像性洞见与道德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更好地理解他人,有助于发展道德方面的各种美德。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人,我们就会更仁慈,更公平地对待他们。理解我们自己和理解其他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们作为人都具有共同之处。此外,如果我们理解我们自己,那么,也许我们就更能够进行有效的道德行动。”(226)可以说,只要把“道德”换成“意义”就可以很好理解我们现在的议题了。所谓“想像性洞见”,就是作品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这可归结为前面分析的“内在价值”。具体到本议题,就是《竞选州长》这篇小说(原本发表时作者称之为“小品”)讲述的竞选者马克·吐温的故事,既具有在当时语境接受理解的充分理由,也具有它被移植到另外时代和语境的自由特性,或者说,它可以依赖后续的其他语境和时代的读者,根据作品本文给予的基础,自由联想到各个可能方向的意义上去。所谓“洞见”有极大自由和开拓性,它凭借“想像性”而产生。所以,“想像性洞见”是可以归为意义发生变化了,那么,功能自然会发生变化。其实前面分析已经涉及到功能问题。可以概括为:第由紧贴作品本文较为具体的“知道”到扩展到作品之外的更为开阔的“知道”:即由知道了美国竞选方面知识和文学讽刺风格等知识,到知道了对待国家制度、文化差别的常识和正确态度。如果说,“知道”乃为认识功能的朴素表达,那么,可概括为认识功能覆盖面的拓展。第由紧贴作品本文的“感悟”“体验”到拓展延及到自我主体的“感悟”“体验”(这是从与“知道”相比较更为主体性的心理认知):即感悟和体验了作品本文中马克·吐温这个竞选者的心境,到感悟和体会了现实中竞选者的心境。感悟和体会别样人生态度及精神。如果说,“感悟”和“体会”乃为康德用以区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者中的实践理性批判范畴。更朴素地说,是关于善的范畴。但是依据着由客体对象向主体自我移动趋势。这体现了更向生动的人这个主体移动的趋势。那么,可否概括为依然是认识功能覆盖面的拓展呢?即认识自己。第如果说前面两种认识都依托于文学本文的“内在价值”特别是其中的“想象性洞见”,那么按照原来传统的文学功能分类,理当在认识之外还有教育功能,就本作品的梳理与分析,该功能体现在哪里呢?教育了什么?这种将“内在价值”性质的“想像性洞见”概念与道德问题联系,是谢泼德的《美学——艺术哲学引论》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辩证而有道理,值得借鉴。
19、 “需要查清——是否请新州长候选人向急于等着要投他票的同胞们解释一下以下一件小事?那就是吐温先生在蒙大那州野营时,与他住在同一帐篷的伙伴经常丢失小东西,后来这些东西一件不少地都从吐温先生身上或“箱子”(即他卷藏杂物的报纸)里发现了。大家为他着想,不得不对他进行友好的告诫,在他身上涂满柏油,粘上羽毛,叫他坐木杠①,把他撵出去,并劝告他让出铺位,从此别再回来。他愿意解释这件事吗?”
20、注意这个角色:独立d的候选人还在保持缄默.因为他根本不敢说话.一切对他的指控通通充分证实了,他自己那种等于招供的缄默态度已经一再承认了这些罪状,现在他是永远也不能翻供了.独立d的d员们,请看你们这位候选人!请看这位声名狼藉的伪证犯!这位蒙大拿的小偷!这位盗尸犯!仔细看看你们这位酒疯症的化身!你们这个肮脏的舞弊分子!这个可恶的讹诈专家!睁开眼睛盯住他,把他仔细打量一番,然后再打定主意:像这么一个败类,他犯了滔天罪行,获得了一大串晦气的头衔而不敢张嘴否认任何一个,你们是否可以把你们的规规矩矩的选票投给他!
21、在这段大萧条期间,美国工人开始了一系列的罢工斗争。于是,在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头一次在和平时期使用联邦军队,将罢工镇压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马克·吐温于1877年夏天放下已经动手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决定创作《王子与乞丐》来回应这个血腥的年代。
22、这种卑鄙的说法是一种下流的无端的谣言,连丝毫事实根据的踪影都没有.像这样毁谤九之下的死者并以谰言玷污他们的令的无耻手段,竟被人用以博得政治上的成功,这实在叫正人君子看了寒心.
23、 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绝对难以置信。我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尝过麦酒、啤酒、葡萄酒或是任何一种酒了。
24、黑暗的根源就是钱和权,有了权就有了钱,有了钱就能够得到权。
25、“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自由选举”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历来为资产阶级政客们竭力推崇并引以为荣。美国的民主d和共和d在竞选过程中都无不大加宣扬并信誓旦旦地要为捍卫“民主”“自由”而战直至献身。然而把揭露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各个方面作为自己一生创作基本任务的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却为人们勾画出了民主d和共和d活生生的反民主的一面。短短的四千余字把民主d和共和d政客在竞选活动中的丑恶嘴脸和卑鄙行径揭露得淋漓尽致。
26、从美学上说,幽默和讽刺属于喜剧。当本质上十分丑恶的事物以故作美好、正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或者相反,当本质上善良的事物以某种与其本质不尽协调的无害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往往产生喜剧性效果——前者常可能表现为具有讽刺性的滑稽可笑,后者则可能表现为幽默、可笑。《竞选州长》就是根据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的原则,并采取夸张手法来造成喜剧效果的。
27、“小偷”、“盗尸犯”、“酒疯症的化身”、“舞弊分子”、“讹诈专家”等,这些称号全被他们加在了马克·吐温的身上,其实这一切全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为的就是让马克·吐温身败名裂,从而退出竞选,最终,正如他们所料,他放弃了。
28、 ⑰详见刘俐俐:“故事问题域中的‘法律与文学’研究”,《文艺研究》1(2015):39—另参见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丁晓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9、如上陈述,已经显示出文学经典的“内在价值”、意义发生、功能、价值评价几个关键性环节的概念,四个环节及其概念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另外值得专门研究的问题。目前,就如上逻辑,将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分解为如下几个问题。第作为价值延伸基础的本文“内在价值”构成如何?第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如何?第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特异现象与特点如何?第总括一般规律特别是特异现象提出的理论问题。
30、《镀金时代》出版后,很快就被人们广泛用以形容美国当时政治腐败、以及崇尚粗鄙的实利主义的社会状况,因此,从南北战争结束到20世纪初叶的美国历史时期也就被定名为“镀金时代”。
31、 “好个候选人——马克·吐温先生原定于昨晚独立d民众大会上作一次损伤对方的演说,却未履行其义务。他的医生打电报来称他被几匹狂奔的拉车的马撞倒,腿部两处负伤——卧床不起,痛苦难言等等,以及许多诸如此类的废话。独立d的d员们只好竭力听信这一拙劣的托词,假装不知道他们提名为候选人的这个放荡不羁的家伙未曾出席大会的真正原因。
32、 〔此后,这家报纸照例叫我做“蒙大那的小偷吐温”。〕
33、(Kuang,Xing.“AnInterpretationof‘RunningforGovernor’.”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2(1978):73-)
34、 其次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35、 〔备忘——在这场竞选运动中,这家报纸以后但凡提到我时,必称“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吐温”。〕
36、第从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角度看,则出现了更复杂现象。何为所谓“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这要先行确定“文本限定的意义域”,“文本限定的意义域”可概括为就是作家原初创作的意图和诉求以及“第一批读者”发生的意义域。从这篇小说来看,马克·吐温最初就是亲眼见证了纽约州竞选州长的过程,将自己所见写成了讽刺性描绘美国“民主”状态的小品。他立意在讽刺。这也是马克·吐温期望的理想读者即“第一批读者”所理解的。如果作品创作出来后及时发表,那么,就意味作家与“第一批读者”处于同一语境,他们关注点会相同或相近。作家诉求和意图与理想读者意义发生重合的可能性最大。从《竞选州长》来看,是属于这种重合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超越出了这样的“文本限定的意义域”了。这个超出现象可概括为:从作品重心移向了当下语境中个人自由体悟感受为重;从尊重文本规定性向越出文本规定性转移;从作品人物的竞选者身份移向了现实竞选者的实际活动;从现实竞选者身份再移向自己所需求的意义;从文本故事扩展到现实中他人的故事;联系现实中他人的故事,通过联想,进而在内心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个从作品“文本限定的意义域”逐步移向“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的逐步转移,依据的观念可以从当下观念和语境推导出来,那就是:人们自觉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自觉规划自己人生,重视现世生活等。也恰恰吻合了我国学者概括的“20世纪文学意义讨论经历了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到对话的文学意义观的转变。文学意义应该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共生体,是作者、作品、读者进行多维对话的产物。对话意义观的兴起,是在文学领域重建人文意义系统的尝试”(汪正龙,“论20世纪文学意义”144)。
37、 引起我注意的下一篇报上的文章是下面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