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2、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往往会随着彼此的生死、贫富、贵贱等变化而迁移。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4、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司马迁的名言名句)。
5、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
6、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司马迁的名言名句)。
7、◆初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重点知识,可打印!
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1、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12、(译文)有千金的人家可以比得上一个都会的封君,有巨万家财的富翁便能同国君一样的享乐。
1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译文)从事农业生产而致富为上,从事商工而致富次之,玩弄智巧、甚至违法而致富是最低下的。
15、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16、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毛逐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自己去与六国谈判,最终说服了楚王,订立了“合纵”盟约,这就是“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由来。平原君对毛逐说:“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7、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8、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班固
19、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0、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21、出自《楚世家》,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三年后蓄势待发,不仅迅速平定叛乱,还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霸主的传奇故事。用来比喻一个人善于韬光养晦,选择良机突然做出令人震惊的举动,多用于褒义,现今已成为口语表达的常用词。
22、在《刺客列传》里,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是卫国人,喜欢读书击剑,后来到了燕国。当时秦国侵略燕国,燕国的太子丹经隐士田光的推荐,将荆轲介绍给了他。太子丹对荆轲非常尊重优待,希望他能出使去秦国。与秦天订立盟约,归还被侵占的土地,否则就刺死秦王。当荆轲准备出发时,太子丹和得到消息的门客们,都穿戴着白衣白帽给荆送行。到了易水河边上,喝过践行酒就要上路时,高渐离击起筑,荆轲应声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唱词也成为名言,在之后的项羽也曾讲过。
23、(译文)储存谷物的屋舍、粮仓殷实,人们就会懂得礼仪、礼貌;能吃饱饭,能有衣服穿,不愁饥饿寒冷,人们就有荣辱观,知道荣誉和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