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知: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两大特点:良知与生俱来,永远存在;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2、父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让孩子去爱更多人,这是通往幸福和成功人生的大道。这样,孩子一点儿都不会感到匮乏,一点儿都不会感到无助。
3、就像大海本无壮阔,天空本并无蔚蓝一样,大海的壮阔和天空的蔚蓝都是人的观念,不是大海天空本来的属性。
4、“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
5、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6、事实上,阳明心学的“心”字,在自然形而上学,指的是《乾》舍于《离》日而生变。《坤》舍于《坎》而生化。在人则是指的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心神。不能将阳明心学,片面地理解为心思,心智,心境,更不能将其和人心脏和大脑联系起来。引申到道德形而上学,阳明心学的“心”字,指的是人的心智或认识能力。对应着西方的原则能力或理性。
7、《论语·述而篇第七》: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理论上,《乾》起于《坎》而转舍于《离》。人的欲望起于《坎》心而转舍于《离》目。“致良知”说的是教育人使之生出光明正大之心,这样的做法才能使得天下人充满仁善之道。
8、对待儒家经典,陆王主张“六经注我”,认为经典不过是吾心的记籍,治经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从形式上讲,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以六经为我心的注脚,相对轻视经典,把宋学区别于汉学的崇尚心悟,以己意说经的特征和倾向进一步发展。
9、500年前,阳明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良知即天理。
10、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要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d、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1、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12、《易经》在理论上指出,以阳别《坤》成《坎》为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寻找事物的原因就能形成认识事物的知识。这个对于事物原因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我们中国人以前称科学(science)称为“格物”之知。而事实上,科学知识主要对象是对物体的知识。
13、致知不是在外界事事物物上求知识,致知就是致良知,是一个在自己心上用功、趋于至善的过程。
14、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挫折,而我觉得,好好的学王阳明心血,他一定会对你的人生有更大的影响和帮助。
15、所以,一开始,我们的功夫要用在“磨镜”上面,把自己的心镜擦亮,达到良知清澈!
16、比如,我们普通人都“知道”不应该说谎,知道孝养父母,知道忠诚担当,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些。事实上,这个“知道”只是停留在头脑里的知识,并非自己内心的真知。
17、《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这四句话是:
18、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
19、下面我们借助中国哲学的大道之门,探讨“格物致知”与“致良知”在哲学上的确切含义。
20、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倾朝野,被万人膜拜。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致良知”的心学思想精髓,让王阳明心学思想更加具有说服力,他的心学思想也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在他去世的500多年中,把他奉为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等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忠实拥趸。
2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2、康德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我们只能认识世界的现象或者表象,而无法认识事物的自身,也就是物自体。但是在费希特看来,这种思想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不完美的。
23、因为在主观唯心主义面临着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那就是这个主观的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一种理念、精神、思维还是一种物质或者实在。
24、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铁律。
25、有善有恶意之动:对应《论语》中的“习相远”;万物持续不断生长,为《需》。按照《序卦传》,《需》卦之后是《讼》和《师》,《讼》卦为距离天道愈远,《师》卦为与《坤》性相容。万物长成,环境机遇不同,无不按其实情形而自主调整改变,故而言“习相远”。其中《讼》《坎》“习”,《讼》《乾》为“远”,为“大始”。《易经》从理论上指出,万物不断生长过程中,性情渐渐“相远”而拉开距离,不断远离“性相近的”原始起点。
26、母亲接着说:“如何获得爱呢?你们去爱你们的爷爷,他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他从小把你们抚养长大。去告诉爷爷,你们将来考上大学报答他。还有,去爱你们的老师、同学……你们心中有无尽的爱,把它用出去。心中的爱不会越用越少,只会越用越多!”
2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28、《易经·复·彖》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孔子老师老聃在《道德经》中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说:“吾欲仁,斯仁至矣!”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而倡导“德政”。周敦颐则提出了“文以载道”(以文化民,用知识改变国民命运);陆九渊坚持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宋朝的二程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对应着西方哲学中的用理性代替感性),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如果从现代西方哲学角度或从字面上理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会自然将其归结为“心学”,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但综合地考察王阳明的哲学理念和其一生的社会实践,王阳明明显地继承了宋代哲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学思想。
29、旨在凝聚一批下学上达致力中华文化产业发展、
30、我一直提倡的是每天精进和进步,每天在精进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的丰盛,变得更加的强大。
31、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致知”就是“致良知”。
32、③钱凤仪《不解王阳明,反身读》,中国孔子网。2017年09月
33、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34、天地以雷雨行动,解开万物所处的《蹇》难,君子或读书人,当以正其心而后将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来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困难。空谈而不付诸行动,则是误国;只有行动而没有知识和智慧作为指导,就不能把握时机,如果依此而一意孤行,则会乱国。
35、与其学富五车,不如在自己心上为善去恶,唯有不断地明心净心,我们才有可能达至良知并启用良知!
36、很多人都说这样一句话:“我听过很多大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践行这些大道理。之所以未能践行大道理,是因为内心深处并不真正认可这些大道理。我们内心深处的错知错见,主宰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让我们经常立于危墙之下——“小我”,是错误人生的根源。
37、(1)《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明)王阳明著;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编委会主编.ISBN978-7-5126-7251-2北京:团结出版社,208
38、在没有达至良知时启用良知,那么你能启用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也不能持久。
39、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40、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41、《复》初以阳顺阴,为性。故而《复》为“性本善”,而《姤》初为以阴顺阳,为“命本恶”,也就是说,所有邪恶都是迷失和被强迫导致的。其中阴为迷,阳为知。
42、王阳明说:心的本体是良知,良知的作用是意念,意念的对象是事物。心、良知、意念、事物,在王阳明看来是一个整体,没有心就没有良知,没有事物就不会产生意念。
43、好了,我们简单梳理了西方哲学里面,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4、第二个是关于决定性问题,是理念决定了物质,还是理念来自于物质。
45、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46、阳明先生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
47、没有真行,则说明也没有真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反过来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认知水平。能够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行不出来的都不是真知。
48、加强阳明文化思想、环境熏陶,加大阳明文化传承弘扬力度
49、《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着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50、转自《任建光频道》,每天60秒语音·文字版
51、所以王阳明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对学生们讲:从龙场以来,我的思想大致不出“良知”二字。可是在我当初不曾点出“良知”二字时,在讲学时多费不少口舌。如今我点出这良知二字,人人都一点即透,那真是无限快乐啊!
52、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53、王阳明提出的心是初心,是不受任何遮蔽的良心,是天理与人心的吻合。所以说“良心就是天理”,简称“心即理”。天理主宰天地万物,亦即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人的任何外在的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
54、一般学者容易将王阳明的心学与近代欧洲的唯心主义者所提出的观点相互混为一谈。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我思是不用怀疑的,所以哲学体系毋庸置疑地可以以心志为本原来论证。莱布尼兹提出精神的单子,“每一个单子都是一个灵魂”。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上只能通过对“自由、不朽和上帝存在”的悬设,才能将理性更好地付诸实践。而黑格尔为了避免康德提出的认识能力上的“二律背反”,干脆提出了绝对精神的、更加唯心主义的学说。最容易将王明阳心学与其混为一谈的西方著名哲学家,是英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唯心主义。他提出的理论核心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当英国作家兼辞典编篡人萨缪尔·约翰孙博士的一位朋友对他说起不可能反驳贝克莱的声明时,据说约翰孙的反应是,走近一块大石头,踢它并宣布,“我如此反驳他。”当然,约翰孙感觉的脚痛也还是他头脑中的一个念头,所以他还未真正驳斥贝克莱的观念。但其行为确实解释了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的观点。后者写过,尽管我们没有合理的理由信仰一个客观的实在,我们也别无选择,只好装作仿佛它真是那样的。事实上,如果将认识的来源界定在人这里,就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漩涡。我们最清楚的是天地造就了人,而不是人能造就天地。自古以来,中国的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但现在人都清楚事实上整个人类都创造不了天地。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唯心主义的倾向是人一厢情愿的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
55、知行合学以致用。学习不能读死书,不能知行分离。知而不行,是不知;行而不知,是鲁莽。比如,学了之后不运用或不要求自己,而是将所学知识或道理用来衡量及要求别人,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学了非但不受益,反而徒增烦恼,让自己变得傲慢。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是最佳的出路。“知行合学以致用”,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学好本领、运用好本领,将来才能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和人民需要的事业之中,才能成为一位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有作为有贡献的人。
56、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57、就致良知而言,传统上就字面而言,就是如何到达“心即理”的境界。而通过《易经》所考察出的“致良知”,却不是这样的。
58、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也并不算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
59、此心光明,才能“族类辨物”,此心不光明,则会“不见利不行”。君子其心光明,才能做到“和而不同”,小人其心晦暗,所以只能是“同而不和”。王阳明遵循儒家的君子之道,故而临终告诫说“此心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