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道法自然【94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6-20 04:42:17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道法自然【94句精选】

道法自然

1、如来,即佛教里说的佛,一个意思。佛,指的是众生皆具的自在清净本性,至纯至善的本性。

2、《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3、道是精神性的本体,它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

4、再如,王弼注的《道德经》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5、嵇康在谈到养生时曾经说到养生有“五难”,即“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其中的“灭、除、去、绝”等词语,就是要人们摈弃后天的私欲、不为外界所诱惑而返回到生命本真,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条件下养生、修身,胜过吃药进补,定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嵇康的友人这样评价他:“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诚然,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必定是有着一颗淡泊、宁静、质朴的心,从容地应对生活。

6、这世界,有两样东西,令人目眩神迷参详不透,却又止不住探寻追问,一个是浩瀚的宇宙,一个是深邃的人心。

7、道家的思想在那个时候的影响是很深的,它的思想起源可以从黄帝时期说起,所以后来有老子就做出了一个总结性的评语,称为黄老思想。其实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思想,这样说的话也是不全面的,在悠久的历史沉淀中,他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文化。(道法自然)。

8、这里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的一段话,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为此,他提倡“从主宰和控制自然界的意图转变为一种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这是一种生态学的态度……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美妙地表达了这种态度:‘遵从自然规律的人随着道的潮流而流动’”。这虽然是一个外国人的看法,但却非常准确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释了道法自然理念在生态保护上给予人类的启迪。

9、我们老家也就出过类似的事情:村里人种了很多辣子和油菜籽,每到辣子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外地人来收辣子、收菜籽,还有人收蒜。后来,有些农民被功利文化激活了欲望,开始投机取巧,往干辣子里泼水,让它显得重一些。结果,有些南方人买了辣子,刚拉到南方,就发现辣子全部长毛了。有些收了菜籽的人,也发现菜籽里掺了沙子。

10、太上老君说,“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变化,周而复始的运转,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醒,要看到事物相反的一面,否则就会陷入迷失。为了避免这种迷失,人们需要找寻,需要回归,回归到宇宙形成的原点,大道诞生的始初。于人而言,即是太上道祖所说的“复归于婴儿”。“复归”,就是回过头去,重新回到人生的起点,找寻曾有过的婴儿状态,即柔弱的、天真的、纯粹的、丝毫未染的、最本真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致虚极,守静笃”,达到心境清澈透明、万念俱化为虚无的极致,安守着天地间固有的那份宁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心内与身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变化、运转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认真地体味这种不可抗拒的无常变迁及循环往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直到万物万众纷纷回归到自己的本原。

11、要了解道家,必须理解老子的思想,而要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读懂《道德经》,而要读懂《道德经》,就必须清楚“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

12、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离不开的老师,因为我们都要向自然学习。

13、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14、整部《易经》不是自然哲学,也不是伦理道德,而是自然加伦理。自然就是天理,伦理也就是良心,天人合一就是既要循天理,还要讲良心。人要顺应自然,不要一天到晚想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否则的话,最后是没有好处的。我们现在都知道,当地面上的高楼大厦盖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地下已经渐渐被掏空了,长此以往,地面随时可能下陷。这一点,一阴一阳之谓道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了——人类都将自作自受,自以为了不起,殊不知地上堆得越多,地下越空,当地面无法支撑的时候,就会塌陷,这是毋庸置疑的。

15、“自然”从一般词义上看,指天然,非人为,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指自然界、客观对象等;指自由发展、自生自长;指理所当然、发展有据等。而老子使用“自然”这个词并不是专门指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不是专指理所当然等。在《道德经》中,老子在多处谈到“自然”,其含义不完全一样,除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谈到“自然”之外,至少还有四处谈到:

16、至此,且以唐代道士吴筠的一首《步虚词》作为结尾:

17、道的本性就是虚无与自然,人要法道而行自然要拥有虚无自然的情怀。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曾说;“是以吾教之设,本虚无自然”。虚无者道之体,自然者道之性。虚无则无所不容,无所不通;自然则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和谐繁荣;自然就是要遵循宇宙生成的规律,而虚无体现的则是江海一样的包容胸怀。

18、“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19、抛弃隔绝一些表面化的仁义礼智信,回归于大道,老百姓自然会变得孝敬慈悲。抛弃对功利的追逐,抛弃各种方法和技巧,不去追求那些成功之术,不刻意地积极进取,国家就不会有盗贼,因为老百姓不生起过多的欲望,就不会起偷盗之心。

20、我看过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它讲了一个发生在竞选过程中的故事。大家知道,美国是民主选举制。于是,马克·吐温就虚构了一个“我”,让“我”去竞选州长,去经历恶性竞争,去遭遇很多不公平的事。别人为了战胜他,不惜用各种手段来糟蹋他,给他制造了很多谣言,拼命地想让他身败名裂。有人还找来几个黑人小孩,在他演讲时,上台去抱他的脚,叫他“爸爸”,弄得他好像有很多私生子一样,还诬陷他制造假钞。总之是什么谣言都有,非常卑鄙下作。

21、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22、在西方人的思想里面,天跟人没法合因为他们所谓的天就是God,God就是上帝,而上帝永远高高在上,主宰人类。天是上帝,上帝跟人类当中有一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双黄线,是不能超越的,人再伟大,永远只是人,不可能是God,God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

23、人生一世,价值几何,这是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的。但每个人各有各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其道理。老子只用两个字来概括人生价值,叫做“行道”。“道”是用来行的,不是用来讲的。你说了半天,倒不如身体力行来的实际。但行的是什么“道”?老子告诉我们,“道法自然”。此处的这个“法”不是仿效的意思,如果说道还要仿效自然,就表示道跟自然还有一段距离,那“道”和“自然”孰高孰低,就难以判断了。“道法自然”这句话是说,道纯任自然。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这两个是合在一起的。

24、在《道德经》的各种版本中,都有多处关于“道”的论述。例如:

25、释“法”为“法则”之义,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比起以“效法”来解释更好,在句法上,也能保持前后一致,若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自然”,这后一句便说不通,若最后一句解释称“道自然如此”,却改变了原来句子的动宾句式,因为前面皆以“效法”解,而唯独后面却作“本是如此”解,很难说得通。

26、第局限性。很多人把局限性忘掉了,认为既然人有创造力,那么人定胜天;既然人能自主,那么我们爱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实际上,根本没有那回事!老天很巧妙地在人的创造力、自主性后面加上了一个更了不起的,就是人有局限性。一个人,不管再怎么能干,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27、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8、在老子哲学中,“自然”与“无为”虽是两个范畴,但二者之间在内在逻辑上是相通的。“自然”主要是指自然而然,所强调的是任其自化自成,不勉强、不强迫、不干预、不扰乱;而从运行方式看,其实就是任凭本然,顺应“道”的自然本性,不以任何行为进行干扰,这从本质上看也就是“无为”。

29、如来,即佛教里说的佛,一个意思。佛,指的是众生皆具的自在清净本性,至纯至善的本性。”

30、第三句所强调的是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并没有推崇或驱使它们,而是从来就是顺其自然发生的。这里的“自然”指不加干涉,任其自化自成,顺其自然。

31、到了最后,农民的辣椒、菜籽哪怕烂在地里,也没有人收。还有一个农民养了猪,约了个屠户第二天来收猪,为了让猪重一些,他当天晚上就喂猪吃水泥,结果,第二天那屠户没来,他的猪却已经死了。这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类似的现象不是偶然,已经非常普遍了。

3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3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4、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的哲学名言“越名教而任自然”,也离不开“道法自然”的理论依据。

35、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36、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你却想要那样的体现或结果,这就是不自然,想跳到未来去。或者,你不管那些过程,你只是不喜欢现在的状态,这还是不自然,想逃避现在。或者,你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不肯抽离出来,这也是不自然。是活在过去。

37、对中国人而言,其人生哲学的理论来源无非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释家提倡明心见性,道家提倡修心炼性,三教无外乎都重在一个心字。用通俗的话来讲,即儒家让人拿得起,释家让人放得下,道家让人想得通。“拿起”与“放下”,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想得通”则是一种人生智慧。所谓智慧地面对人生,就是不必刻意于有为或无为,而是在面对任何事情或境遇的时候能随遇而安,顺势而为,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豁达的心胸。道家用四个字为这种人生智慧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即“道法自然”。

38、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39、伏羲氏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提出,人跟动物是不同的。孔孟之道最了不起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人跟动物到底不同在哪里。很简单,动物只有本能,没有创造。动物一天要花6个小时的时间去找吃的,没有6个小时的进食,它不能饱,而且动物没有创造力,生生世世过着同样的日子。人就不同了,没有一个人会花6个小时去填饱肚子。

40、这与楚简本在文字上区别不大,特别在结尾处都同样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42、天人怎么能合一?这也是外国朋友经常问我的问题。他们说:“笑话,又是一个笑话,天那么高,人怎么能跟它合一?只有你们中国人才做这种梦!”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远没有办法合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那真是做梦,但是在看不见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

43、《道德经》中,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句话,人们对其“法”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指“效法”。如河上公的解释就是采用此义,他强调人效法地,安静柔和,劳作而不怨恨,有功劳而不自傲;地效法天,湛泊不动,施舍而不求报,让生长万物,却无所收取;天效法道,清静不言,让万物自成。而道无所效法,所以自然而自然。(参看《河上公章句》)以“效法”之义解“法”,这一解释流传很广。

44、《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45、本文根据曾教授《道德经的奥秘》和《中华文化的特质》整理而成

46、如来,即佛教里说的佛,一个意思。佛,指的是众生皆具的自在清净本性,至纯至善的本性。

47、所以,真正爱民如子的统治者不折腾老百姓,不提倡急功近利的成功学、不提倡投机取巧地走捷径,让老百姓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时,社会上自然没有假仁假义,没有盗贼横行,也没有巧取豪夺。所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48、法是对常理常识常情的一种规范化,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刚性规则得以实施。而作为规则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法层面的东西,或者道之规则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49、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而我们科技的每一次的进步都以为自己看清楚了这个世界,掌握了这个世界,是绝对的真理,然受制于自身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迈一步的时候,又自嘲自己停留在某种固定的思维中几百甚至上千年?

50、而在老子哲学中,作为道家的根本哲学范畴,“道”所指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51、枯庭园的沙,无水却似有水,奔流不止之水,笔直延伸的线,表示着江河、大海的平静水面。四周都是不同形式的枯山水,看似简单,单纯,实为意义深远。

52、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53、“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54、学过哲学,也知道矛盾本身就是就不是单一的存在,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我们既要顺从自然的发展。但是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本身就是在不断改变前进争斗的一个过程。

55、那么,什么叫作道法自然?什么叫作天人合一?

56、一是阳,二是阴。阳授阴,阴受阳。阳授阴受交合而生的旋转就是德能,这就是自然。阴阳是有限的,不平衡的,而阳则给予阴阳,接受正负。产生正负的旋转仍是德能,仍是自然。

57、不接受此时此刻,不活在当下,觉得现在的情况,与你想要的有差距,这就是不自然。我们无法超越自然,只能借助自然之力。当你想要的,与当前的有差距时,这意味着,你的意识频率与自然的频率,不是同频的,难以较好的共振,你也就难以真正的借助自然之力。

58、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59、此外,陶渊明的诗,展子虔、荆浩的画,也都受到“道法自然”理念的影响。

60、以前皇帝出去打猎时,所用的网都是三面的,对于那些跑得快的动物,皇帝就不会去打它,而那些跑不快的,就被皇帝打死了。打猎都是专打那些跑不快的,这是替动物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网开一面,追赶猎物,只要身体好的、机灵的,很快跑掉了,皇帝也不会去穷追,他只抓那些反应慢、跑得慢的,这样可以使它们一代比一代强,而不至于一代比一代弱。这就是成语“网开一面”的来源。

61、郭店帛书楚简本甲本一组有一段话,是紧接着上述第四句之后说的,其中明确强调:“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这里的“自化”“自定”可以说是很深刻地阐述了“自然”一词在《道德经》中的主要含义。

62、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

63、道法自然的修证,主要是混沌窍的修证,是“道中修道”,是道的更高层次的继续修证。前一个道字可名为“真道”,后一个道字可名为“混沌道”。前面所言的天脉窍已进入道的范畴,而理脉窍和混沌窍已处在道中,向更高道境的迈进。这三窍基本上是一窍。就数理而言,向上还有更多的层次。“天地本无根”,故只能“言尽于此”。

64、所谓的政治,很多时候并不像政客说的那样,是想让社会变得更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而是如何保全自己,如何让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如何让自己踩着别人的肩膀——甚至“尸体”往上爬。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都是这样。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成功,千方百计把对方搞臭。这就是政治。当然,如果他不择手段地上位之后,能让老百姓获益,就仍然是好的政治家;如果不能让老百姓获益,他就是坏的政治家。

65、上述第一句,是结合上面所说的最好的君王,民众感觉不到他的;差点的君王,民众会接近他称赞他;再差一些的君王,民众会畏惧他;而更差的君王,民众会蔑视他,君王诚信不足,民众不会相信他,所以,最好的君王非常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会说他是通情达理,顺其自然。这“自然”是指顺其自然之意。

66、依据老子的看法,“道”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是宇宙生成发展的动力源。而“德”是“道”在社会伦常领域的表现。《道德经》所论述的“道”与“德”,其本性特征就在于“法自然”,所以,离开了“道法自然”这一基本哲学命题,《道德经》也就失去了理论根基。

67、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68、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

69、第二种是指“法则”。王弼明确说:“法,谓法则也。”人、地、天、道都不能违背法则,所以,王弼说:“人不违地,乃得全安”;“地不违天,乃得全载”;“天不违道,乃得全覆”;“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70、显而易见,南怀瑾先生对于“道法自然”的解释,所强调的是“道”的“自己当然如此”,是“他自己本身必然一定是如此”,没有原因,不可追问,本然如此。这指出了“道”的自因、自成、自本、自根的本性。

71、要理解“道法自然”的含义,就必须完整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2、因此,我们知道了有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是却确确实实存在着。大自然里所有的动植物中,只有人类最贪婪,样样都想要,而且贪得无厌。对此,我们应该感觉到很惭愧。

73、综上所述,“道法自然”的真正涵义是,作为原初混沌、万物本原的“道”,所坚守的是顺其自然的法则,即纯凭本然、自化自定,以不断自我发展为自身的根本“元则”,本然而自然。所以说,老子是以“自然”来描述“道”的至高无上的自我原则。

74、这也是为什么孔子会告诉我们,一切都要反求诸己的根由。我们不能因为眼睛是向外长的,就只苛求别人,而是要记得凡事都应该反求自己。任何危险的事情发生时,要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有什么过错?不然怎么会这样子呢?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成长。

75、上天有好生之德,它希望每一个物种都能够生生不息,因此每一个物种都必须受到锻炼。所以,大自然中的万物会一物克一物——虫长大了,就是给鸟吃的,能够躲过被鸟吃掉的虫子,就是体质比较好的,如果躲不过,被吃掉就被吃掉,也不会心生怨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觉悟,幸亏有狼会去追兔子,兔子才会跑得快,而跑得最快的就能生存下来。今天人类有一门专门研究这个的学问,叫做优生学。

76、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个概括,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又会想到一句话,人生的路本来就是自己走出来的,老子所提出来的观念,他的意思是很多道理是说不出来的,而后面的两个字自然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差不多,就是要顺从的意思。

7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8、谈论《道德经》最经常讲到的命题是“道法自然”和“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更多地具有形而上意义,主要阐述“道”的自然而然、自化自成的本性,是对天地运行的本性和内在根据的揭示;而“自然无为”的“自然”却更多地偏重于政治意义,这与《道德经》既是哲学书又是政治谋略书的理论意义有关,老子的道家学说既是哲学理论,也是政治谋略学,老子将道学理论应用于政治学,把“道法自然”演绎为“自然无为”,他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老子强调圣人或君王在治国理政时必须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

79、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80、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在汉初的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文景之治”的形成表明了老子“无为而治”政治哲学是中国古代非常高明的管理理念之一。

81、天人在哪里合一?在我们的心中合一。所以,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就是说,我们想事情要凭良心。良心从哪里来?从天理来。所以,后来我们把“天理良心”这四个字浓缩成两个字,叫“天良”。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骂一个人没天良,等同于说他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82、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83、关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历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解释,各解释者都试图解释清楚“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但是,解释者们因思路不同,解释各异,所理解的“涵义”也很不相同。

84、人要有道德,才会得到老天的保佑。《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惜大多数人都解释错了。我们都错误地把这句话理解为:这是老天保佑,我才会大吉大利。其实不是,老天不会保佑任何人的,否则它就不公正了。我们称老天为天公,就是说老天是公正的,我们之所以尊重老天,就是因为它很公正。

85、第创造力。人能变换出无穷的花样,这就是创造力。狗能不能变出花样?不能。猫能不能变花样?不能。猴子也不能变花样。只有人的花样是越变越多,说得好听点,叫做文明,但实际上是不是文明,也很难说,因为变出来的花样很可能是破坏性的。人类得天独厚,自然给了我们一个很了不起的特性——可以创造,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

86、道教以仙道贵生为宗旨,贵生就要养生,养生就要知自然之理。就养生来说,《黄帝内经》有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养性延命录》所述:“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调养身心,要法自然之道,顺应四时法则,不违常理,使自身阴阳和合,养寿延年。

87、这句话出自《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8、“天法道”: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

89、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王弼本的“有物混成”,在楚简本是“有状混成”;王弼本的“人居第一”,在楚简本里是“王居第一”,区别不是很大,前者的“物”指原初状态的事物,而后者讲“状”,似乎更能准确地表达老子对于原初本原状态的描述,因为以“状”来表达,更能体现成“物”之前的混沌状态,所以在《道德经》中有“有生于无”的说法。

90、“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91、《道德经》里讲,“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是在所有万象之先就已经存在的,“一”为一气,是成为万物根本的那个元气,有此元气,万物才能化生,而生命则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生”之所以与大道、与天地并列而居,因为它就是道的呈现、是道的别体。祖天师深刻体悟到生与道的密切关系,赋予“生”以重要意义,并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生命提升到与“道”同等的地位。道与生的关系,顺而生之是“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法而从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返而为之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也是道法自然规律的完整呈现,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围绕着“道”这一核心,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形态、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理想、生命的意义从不同层面被一一展现。

92、要知道,纳粹有一千座集中营,光是奥斯维辛,就有上百万犹太人被送进毒气室。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在那里发现的、还没运走的头发就有近八万吨,人发毛毯有一点四万条,据说死者的毛发被编织成毛毯和袜子,有纹身的皮肤被做成灯罩,死者的金牙和金首饰等熔成金锭,卖给当铺,这些东西都是德国人的军用物资。1944年至1945年间,奥斯维辛一天就会杀六千个人,还有很多人死于疾病和饥饿。这些可怕的数字,都是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创造出来的,当他们觉得自己最优秀的时候,就可以做出这么疯狂的事情。

93、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

上一篇:家乡的简短美句【86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家乡的简短美句【86句精选】
  • 伽利略的科学名言【43句精选】
  • 伏尔泰的名言是什么【56句精选】
  • 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名言名句【91句精选】
  • 关于理想的力量的名言【78句精选】
  • 带班理念八字格言【32句精选】
  • 从容不迫造句怎么造【66句精选】
  • 有文化内涵的班级名【59句精选】
  • 远离毒品【30句精选】
  • 孔夫子搬家后面一句【54句精选】
  • 如梦初醒造句子【61句精选】
  • 从容不迫造句子四年级【30句精选】
  • 孔夫子搬家的下一句是啥【19句精选】
  • 人生格言警句或简短一段话【36句精选】
  • 写一句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97句精选】
  • 人生格言精选视频【26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关于蘑菇的说说短句【100句文案】
  • 好久没发朋友圈出来冒个泡的说说【100句文案】
  • 工作改行发励志朋友圈【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道法自然【94句精选】
  • 家乡的简短美句【86句精选】
  • 伽利略的科学名言【43句精选】
  • 伏尔泰的名言是什么【56句精选】
  • 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名言名句【91句精选】
  • 关于理想的力量的名言【78句精选】
  • 带班理念八字格言【32句精选】
  • 从容不迫造句怎么造【66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