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一定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2、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4、8月4日晚19:00,琴箫伉俪——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的弟子、古琴演奏家李凤云,与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将携手登临盛京大剧院音乐厅,为阔别已久的观众朋友们带来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音乐家将演绎《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等多首经典名曲,并在曲目间为观众细致解读乐曲背后的音乐故事。
5、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6、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一曲凤求凰,人间的悲欢离合,只为书写生命二字。
7、高山流水,还是无缘再见,人生的初面,还是再次的向往,总有一些单相思,也有一些无奈的格局。
8、也说流水高山。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9、2) 高山流水,万籁俱静,惟泉水淙淙,疑是十万八千里外,月宫嫦娥抚琴击筑,明快的乐音把人带入了神仙境界。
10、心泉涌荡,溪流潺潺,高山流水唱和,却道是,人生一世,草长一春,烟雨潇潇。
11、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13、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14、这次钢琴演奏会,他出神入化地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韵,令人如醉如痴。
15、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6、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17、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他们俩生者守约死者守信的故事更令人唏嘘。
18、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遇到了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
19、释义: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
20、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扩展资料流水高山(liúshuǐgāoshān)
21、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22、清丽淡雅的她,常是溪水潺湲在古书中踏歌拾趣,含着青瓷般细腻的笑意,间或透出些许惆怅和忧伤,低眉调筝,一曲高山流水,流淌着她心底的希冀。
23、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24、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5、 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26、也许,越过风浪,就能一往无前,和风弄弦,轻奏高山流水。
27、高山流水,人情礼往是个路,人海茫茫,人穷志短是个难,别苦了心,委屈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28、(成语)高山流水(gāoshānliúshuǐ)
29、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一定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30、(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1、(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2、(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