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肋插刀,意思是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2、趁火打劫:黑心肠的地主经常利用贫苦农民遭到的不幸而趁火打劫。(雪中送炭的故事)。
3、雪中送炭的回报率是多少,没有人计算过,正因为无法计算,所以它更趋于无价。汉代名将韩信在落魄时,曾受漂母一饭之恩,韩信封侯后,回报漂母一千金。当然,还有比这回报更多的。那就是吕不韦对秦始皇的父亲异人的雪中送炭所得的回报。
4、望着那凝神思考的.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友谊。
5、在危险的时候,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想到自己的。他往往会来雪中送炭,来解救我们!
6、(典故)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7、后来,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这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异人也成了太子。安国君即位后仅仅 3 天便死了。于是异人即位,即秦庄襄王。
8、(求解驿站)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给人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9、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故事)。
10、据说,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能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
11、严植之有一日在江边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我的家乡。
12、在这鹅毛大雪里,老师给我送来的暖衣让我暖到心底,真是雪中送炭啊!
13、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14、(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
15、点击阅读:孩子要学唐诗宋词|唐诗|惊雪|肚子里长虫了|李密牛角挂书|蜂巢里有什么|空中楼阁|光头阿力|元旦豪礼领取|缅怀伟人|圣诞知识|圣诞老人用驯鹿拉礼物|圣诞贴心小礼物|冬至习俗|孩子防丢小妙招|鲁班造木鸢|王祥卧冰求鲤|更正说明|皮皮熊看店|苍蝇让人讨厌|“隔代亲”体验|双十二优惠券|女儿奴的打开方式|别在家长会吓唬我爸|陌生人的糖果|粉色的小内裤|家中的隐形杀手|妈妈嫌弃孩子出生太丑|感恩节赠书名单|别亲我|防性侵教育片|不能保守的秘密
16、他的举动好比雪中送炭,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17、熊槐最初的时候是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当时他还是很有作为的,那时他率领军队进攻魏国,可是将魏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的,还占据了魏国不少的城池,使楚国的面积进一步增大,当时所以诸侯国里面楚国的面积是最大的,可见那时的楚国多么厉害,当然楚国可不仅仅只是国土面积大,经济和军事同样是非常的强大的,所以那时其他的诸侯国都不敢对楚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且那时的楚国文化方面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是事情并没有一直往好的方面发展。
18、已经没有武器弹药了,要是救援部队还不雪中送炭的话我们只能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19、开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马上带领他的所有随从,准备好衣服、钱财、粮食和木炭,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手中。于是人们看见很多穷苦的百姓都拎着木炭你来我往的身影。宋太宗首开雪中送炭的爱心先河,着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百姓。"雪中送炭"的故事便这样不胫而走,一个劲地称赞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20、应用商城下载“蜗牛壳”APP,免费听更多精彩故事
21、北宋淳化四年(993)二月,宋太宗赵光义为展现京城开封的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故下诏赐给京城年事已高者御寒衣物,百岁老人则另外加赐涂金带。
22、落井下石:千万不要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23、作为北宋最高统治者的宋太宗,能够在寒冷的冬季,心系天下苍生,于是,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典故就流传开来。
24、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25、考试前我发现橡皮不见了,同桌犹如雪中送炭一般把他的掰了一半给我。
26、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宋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
27、(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8、其实前面我们也说到熊槐早期是一个贤明的国君,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就是雪中送炭,这就跟熊槐有关,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不用解释大家也懂,最初的时候这个成语就是字面的意思,那时是一个冬季,那时下着大雪,吹着寒风,人站在外面一会就会冻的发抖的,熊槐当时在宫中是冷的不行,所以他就让人赶紧在宫殿四周放上火炉取暖,放了很多火炉之后他还是觉得非常的冷,于是他又穿上厚厚的棉袄,可是即使这般他还是觉得不够暖和,手依然觉得非常冷,他当时都冻的发抖了,所以就站到火炉的边上开始烤火了。
29、(释义)炭:木炭。在寒冷的下雪天给人送去木炭,以供取暖。比喻在别人极其困难和危急的时候,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30、战国时期,楚国冬下大雪,在皇宫里的楚怀王让人找出皮大袄穿上并点上炉火,还是觉得很冷。随后楚怀王想到我的子民们没有炉火与皮袄岂不是更冷?于是下令给穷苦百姓送去取暖的碳,百姓们都很是感动。
31、当百姓们冷得缩在屋里发愁的时候,楚怀王的木炭送到了。大家既高兴,又感动,这些木炭送得实在是太及时了。
32、我对你的爱心是真诚的,虽然我给你的很少,但也算是雪中送炭,这不正是最可爱的吗?
33、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同母弟,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位皇帝,他继宋太祖之后,完成了统一南方的任务,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4、成语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35、年关到了,小王家正愁给孩子买衣服,这时候政府给他家送来了钱和油大米,真是雪中送炭埃。
36、我劳累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位好心的叔叔把我带回了家,由如雪中送炭。
37、今天气温忽然下降,妈妈给我送来了衣服,真是雪中送炭啊!
38、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思虑道:“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对他说道:“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39、大意:指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他人急需帮助时给以帮助或鼓励。
40、大地震时,多亏四面八方的群众捐献物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41、成语用法:雪中送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2、这社会大多数人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而雪中送炭的事却很少人去做,令人悲伤。
43、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可见其地位之卑微,而且,他在赵国的日子实在乏善可陈。他虽然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可是他有兄弟 20 多人,他又居中,想将来有大的作为是非常难的。同时,秦国在各国当中又素以不讲信义著称。因此,赵国人也不把他这位质子看得很重要。有时候,他的生活十分困窘。
44、恰好这一天,京城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又派遗中使赐给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
45、府尹领旨,带领衙役,备好衣食和木炭,给有困难的人家都留下足够的东西。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万分,于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46、今天气温忽然下降,妈妈给我送来了衣服,真是雪中送炭啊!
47、道韫咏雪。东晋重臣谢安在一个大雪天和子侄们一起赏雪,问用什么比喻下雪最好。谢朗说的是“空中撒盐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流絮因风起”。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谢道韫的比喻更好,谢道韫也成了才女的典范。《红楼梦》中钗、黛二人判词中就有“堪怜咏絮才”,以谢道韫来方比。其实雪下得大了,有时候雪花并不大,也挺像撒盐的,并不是都像柳絮。
48、要想给予别人雪中送炭的情谊,一点都不难。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总是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痛苦处,却对别人的痛楚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佯装不知。
49、今天,老师查作业,我没完成,慌忙中,一位同学把他的作业递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碳啊!
50、那时熊槐就看着窗外鹅毛般的大雪,他突然就想到自己作为国君身边这么多的火炉而且身上穿的这么厚,还都觉得如此的寒冷,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会怎么样呢,他们可没有自己这么好的条件啊,御寒的棉袄有没有都说不清楚呢,可能有些人家中连炭火都没有吧,这么寒冷的季节,他们过的这么苦,这个冬季他们该怎么过呢,说不定都有冻死的可能性啊,想到这里熊槐当时就坐不住了,就觉得自己不能让自己的臣民们挨冻啊,那可不是一个国君该做的事情啊。
51、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52、隋朝末年,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在县衙当差。县太爷接上峰指令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众捕快实施抓捕。所谓“响马”,指旧时抢劫旅客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但在民间,这些聚啸山林劫富济贫的群体却被视为草莽英雄。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英雄。秦叔宝接上司抓捕令后,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缉捕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以保护这些“响马”朋友。最后,抓捕行动失败,秦叔宝遭牵连,险些丧命。后聚义瓦岗寨的“响马”朋友在登州城,奋力抢救秦叔宝,聚义瓦岗,共举义旗。隋亡后,秦叔宝成为唐朝开国功臣,名扬天下。后来说书艺人为歌颂秦叔宝当年帮朋友脱险而故意走岔道的千秋义举,就将岔道口附近的村庄称作两肋庄,由此产生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神奇故事。说书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流程中,添枝加叶并借题生发,皆属群众的艺术再创作。两肋岔道的岔道谐音“插刀”,最后演化成“为朋友两肋插刀”。
53、(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的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54、话说这是北宋太宗年间,这一年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气格外的冷,东京城是滴水成冰,家家屋檐垂下的冰挂足有一尺多长,宋太宗在皇宫里面,穿着龙袍,烤着炭火,窗外北风呼啸,太宗的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哥哥太祖在位时的一个冬天,同这一年很相似,到处天寒地冻,哥哥宋太祖端坐龙椅上,身穿貂皮大衣,戴着皮帽全副武装,所有的大臣都缩着手不胜寒瑟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舌头打结的情景。
55、相传,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能体恤百姓。
56、大地震时,全国四面八方的群众捐献物资,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啊!
57、仗义疏财,指人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出自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
58、这时,楚怀王想:我住在宫殿里都觉得冷,那些住在草房子里的百姓不就更冷了吗?想到这,楚怀王对大臣说:“一到冬天,连我们这些有丰厚被褥和好木炭的人都觉得冷,更不用说那些穷苦的老百姓了。”说完,楚怀王马上下令给国内的贫苦百姓送去取暖用的木炭。
59、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我永远难以忘记他的雪中送炭。
60、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61、嘘寒问暖的很多,能真给你雪中送炭的人有吗?
62、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他一杯酒还没有喝完突然想到了弱势群体:"我住在皇宫中,穿着狐狸皮做的龙袍,烤着炭火,喝着酒,还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贫苦农民,他们又没有炭火烤,不知会冻成什么样儿。我必须想点儿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府尹,对府尹说:"现在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个燃眉之急。"这位皇帝的意旨内容是——给京城所有高寿人瑞发奖金,超过100岁者赏赐金腰带。再赏京城鳏寡孤独以及贫穷者一千钱、米炭若干。
63、烈日下的我们,为了班级的荣誉,在球场上拼搏,汗水湿透衣背,这时,教练为我们送来了冰镇饮料,真是雪中送炭啊!
64、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要雪中送炭,在我遇到困难时要用艰苦卓绝的心情去面对,等我有能力了就去扶危济困。
65、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市市长,对市长说:“现在外边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66、“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67、邻里街坊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使他非常感动。
68、这时,异人让有着“定国立君”之功的吕不韦做了相国,号称仲父,还封他为文信侯。吕不韦的人生也完成了由商人到政治家的跨越,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
69、他的举动好比雪中送炭,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70、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因此,他特别爱护老百姓。
71、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72、据说,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能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思虑道:“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对他说道:“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73、(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74、(活学活用)他的举动就像是~,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75、考试的时候,我的笔忽然写不出字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监考老师给我拿来了一支笔,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76、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热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