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脍炙人口的造句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脍炙人口。
2、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但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口kǒu,声母是k,韵母是ǒu,声调是三声。(脍炙人口用来形容什么)。
4、百老汇一直以其脍炙人口的戏剧影响着全世界。
5、出处: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九征一》:“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6、人rén,声母是r,韵母是én,声调是二声。
7、“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8、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9、原来指人人爱吃的美食,现比喻好的事物广为称赞和传颂,或是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也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
10、(解释):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11、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哪一首不是脍炙人口,哪一首不是流传百世……唉,我看我只有佩服他的分了!
12、垂涎欲滴,八珍玉食,其味无穷,琳琅满目,满汉全席,山珍海味。
13、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14、水陆俱全,水陆杂陈,质想味浓,三牲五鼎,望眼欲穿,味道醇香,脍炙人口,香气逼人。
15、(示例):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16、公孙丑说道:“老师,您觉得烤肉和羊枣,哪一样更好吃呢?”
17、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18、(示例):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19、曲高和寡 意谓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就越少。比喻言行卓越不凡则知音难得,或作品艰深高妙则之知者甚少。
20、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21、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2、(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23、(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24、脍炙人口出自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25、“脍炙人口”不止能形容诗文,还能形容好的事物,如:好听的歌、好看的故事。。。
26、公孙丑听完孟子的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曾参追思故父的一片孝心。
27、鲁迅是我过著名的文学家,他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28、我研究了半天的《三国演义》文言文版,才发现诸葛亮的故事脍炙人口,而与诸葛亮比起来,我只不过是个小毛孩。
29、(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30、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31、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32、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33、作文是我的弱项。但我真想写出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
34、 他的生花妙笔与政治分析相得益彰,使他的文章脍炙人口。
35、(近义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反义词):平淡无味
36、(妙语点拨)曾皙爱吃羊枣成癖,他归西后,其子曾参戒吃羊枣,以免睹物思人,招来感伤,足见其父子情深。本文借曾子之事揭明学问继承的关系以及知识普及的问题。继承古之制,就要选择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而不能选择只有个别人喜欢的东西,这就叫尽心知命。也只有这样尽心知命,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普及更多的知识。
37、(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作品等。
38、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到,我这首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很脍炙人口啦。。
39、译文:人的品质里,最重要的是平静、中和、不偏不倚,中和的品质必然是平和无味。
40、雷锋的故事真是脍炙人口,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听过这个故事,因此被人们传诵至今。
41、(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42、妙笔生花 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43、脍kuài,声母是k,韵母是ài,介母是u,声调是四声。
44、出处:闻一多《歌与诗》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扩展资料近义词:
45、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mǔ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46、引证于现代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五:“邹容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时脍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
47、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脍炙人口的意思及故事2(脍炙人口的故事)
48、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49、示例:一年一度的阿里山樱花季,素来脍炙人口。
50、释义: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
51、“脍炙人口”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 李涛 , 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 贺方回 、 柳耆卿 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
52、(解释):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53、(脍炙人口造句)《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54、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55、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56、(释义):像水声音常在罢了,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下影子,擦床琴发出……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57、这是在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卡萨布兰卡》中脍炙人口的歌曲。
58、炙zhì,声母是zh,韵母是ì,声调是四声。
59、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60、张旭写字笔走龙蛇,李白写诗豪放不羁,两人的作品都脍炙人口。
61、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62、它是意大利文学童话故事中最负盛名和脍炙人口的著作。
63、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64、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