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在一个夹着寒霜的深秋的夜晚,没什么名气的张继和同样不知名的寒山寺相遇了。
2、然而,这还不够,在这孤绝冷峻、清苦幽寂、羁旅凄然的深夜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诗中描写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描写秋景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枫桥夜泊)。
5、“知人论世”是读书好方法,但关于诗人张继生平资料不详。
6、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8、实际上,现在寒山寺的钟声已经不是张继听到的“夜半钟声”了。
9、遥远的背景下,安史之乱爆发,朝廷一片兵荒马乱;眼前的诗人无奈千里泛舟,远走他乡,前途像暗夜一样渺茫。
10、张继诗中的钟,已经在明清时,被盗运到日本。
11、(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12、不过,也有说法是,大唐和尚鉴真,在双目失明66岁高龄的时候,随日本使者东渡弘法,把中国的佛教和文化带到了日本。
13、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14、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15、江枫:一说江边种植的枫树,一说枫桥和江村桥的合成
16、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17、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18、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19、但寒山回到日本后历尽千辛万苦,终究是没找到这口古钟。于是他便募捐集资,铸成了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回了苏州寒山寺。
20、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21、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2、午后三点,钟声轰鸣。众人纳闷,我自作聪明:哦,是和尚的晚课开始了。导游笑了,那是游客在敲。寺院后院,一座钟楼,敲击一次五十元。院内,果有众多游客聚集在钟楼前。
23、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ち烏啼いて霜天に満つ
24、诗文行至此处,才达到了整篇的高潮。上半篇中,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游子,这些固然已是诗人在夜泊枫桥中感受到的美丽意象,但它还不足以完全传达作品的神韵。在静夜中,听到远处传来古寺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会有何感受?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暗指了夜的深沉,诗人卧听钟声时种种难以言说的感受,也全都尽在其中了。
25、全诗的字面意思: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26、(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27、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