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天人合一”包括:选项: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自己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2、0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在王畿后来的论述中,我们除了看到他延续与钱德洪论学时的观点外,也可以看到他特别强调困勉工夫重要性的文字,这不是没有缘由的。如他曾说:“论工夫,圣人亦须困勉,方是小心缉熙。论本体,众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机直达。”(《王畿集》卷第61页)他又说:“虽尧舜之生知安行,其焦劳怨慕,未尝不加困勉之功,但自然分数多,故谓之生安。愚夫愚妇其感触神应亦是生安之本体,但勉然分数多,故谓之困勉。”(《王畿集》卷第191页)王畿不否认圣人也用困勉工夫,只是说圣人毕竟自然的成分多一些而已。他强调困勉工夫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与同门的辩论,观点变得更为平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困勉工夫本就蕴含在其师阳明提出的上根的工夫之中。
4、智慧树答案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单元期末见面课知到章节测试答案(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5、多选题: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选项:A:教育功能B:认知功能C:决策功能D:应用功能答案:(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应用功能)
6、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7、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8、第一般人认为,就上根来说,“从本源上悟入”便已经足以“一了百当”然而,阳明认为这还不是完整工夫。“一悟本体即是工夫”是说此悟道是工夫,虽然其所悟之内容已是究竟,但不是说工夫也已是究竟,仅此便已足够。阳明说上根“一悟本体”之后,“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意是说,此时上根已经可以突破人己之分、内外之别,不受有我之私(“自私”)和事上刻意(“用智”)这两个工夫主要障碍的牵绊,能够完全出于良知本体之动力以好善恶恶并为善去恶。可见,尽管工夫的动力源自对本体的彻悟而无刻意、执着,然而无论如何,“一悟本体”之后,上根仍然有必要做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这一要求也回应了德洪的担忧。他在与王畿论辩的过程中,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
9、0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10、王畿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11、 与前面三种文献相比,学术界对于《钱绪山行状》的关注度要低得多。这里,我们试图探讨:其《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并非王阳明的亲笔,亦难以确证就是另两位当事人王畿、钱德洪的亲笔;其《天泉证道纪》有可能是弟子据王畿之意所撰。有鉴于此,王畿为钱德洪亲笔写的此一《行状》,其史料价值理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12、对待儒家经典,陆王主张“六经注我”,认为经典不过是吾心的记籍,治经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从形式上讲,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以六经为我心的注脚,相对轻视经典,把宋学区别于汉学的崇尚心悟,以己意说经的特征和倾向进一步发展。
13、就目前的讨论而言,王畿很好地把握了阳明的主张。不过,在四句教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考察王畿看法与阳明的异同,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反观阳明的主张,尤其是就现有材料来看,四句教中蕴含的“四有”和“四无”两条为学进路,首先是由王畿在与钱德洪论学时揭示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阳明意旨在其后学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14、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选项:A:以和为贵B:中庸之道C:普遍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以和为贵;中庸之道;普遍和谐;天人合一)
15、(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16、问题: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答案:(“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7、第进一步说,此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虽从理论上说可以完全依靠本体之自然,但在实践中却也不排除刻意、执着。这一点才是阳明告诫王畿的关键。原本,对上根来说,好善恶恶的工夫因为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既然不必刻意、执着,那就完全可以说并无工夫可言,因为已经是超越人力之化境了。然而,阳明的看法并非如此。他对上根强调的恰恰是在一悟本体之后,由于“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不妨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吾人凡心未了”,是使得有所刻意、执着不至于造成干扰或阻碍本体自然发用之弊的原因。“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工夫,亦只如此”,便是用古代的圣人为例,印证上乘兼修中下的必要性。圣人也用兼修中下的工夫,从主观的心情来说,其缘由是:“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工夫”(《全集》卷第126-127页)。在出征思、田的途中,几乎无暇讲学的阳明,念念不忘的是告诫弟子:“尧、舜生知安行的圣人,犹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吾侪以困勉的资质,而悠悠荡荡,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岂不误己误人?”(《全集》卷第1445页)由此亦可说明,上根不仅需要做好善恶恶的工夫,而且其工夫也并非单纯诉诸本体之动力,而也不免有所刻意、执着。这样一来,其工夫和中下的工夫虽有生熟程度的不同,却没有严格的区别。
18、 《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为《传习录下》,其辞云:
19、选项:A:以民为贵B:以仁为本C:以人为尊答案:(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以人为尊)
20、在这些方面体现了陆王心学的经学特征,或者说体现了经学发展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心学发展阶段的特质,从心学的角度发展了经学之宋学,这是中国经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心学发展阶段和环节,值得人们认真加以探讨。
21、对阳明来说,无善无恶与为善去恶并不矛盾。为善去恶基于好善恶恶,而无善无恶的含义中恰恰包含了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分别是人心本体不受私欲和受到私欲牵累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进路。
22、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23、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24、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
25、在发用上说本体、离发用则无本体,是阳明学的基本立场。如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全集》卷第123页)与阳明的这一思路一致,明莹无滞虽然是对心体的状态的描述,但却不是直接在心体上说的,而是在其不断发出的对事物好恶的意念上说的。唯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在“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之后,阳明马上又说“原是个未发之中”(1)的含义。根据阳明在用上说体的思路,此处说的未发之中,正是就发而皆中节之和来说的,亦即是就明莹无滞代表的好恶完全出于良知,不作好恶来说的。基于此发而皆中节之和,可以进而推断其对应的是未发之中。亦即此已发,乃是没有被私欲隔断的本体所发之念。
26、 《王畿集》卷20的《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以下简称《钱绪山行状》)有云:
27、问题:儒家的核心概念是:选项:A:知B:义C:礼D:仁答案:(仁)
28、 《(阳明)年谱三》也是学术界最常引用的文献。把天泉证道的时间具体到嘉靖六年九月初是它与《传习录下》的细微区别之一。但是,《王阳明全集》卷14《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有云:“已于九月初八日扶病起程……”(2)(P462)陈来据此推断:“阳明当于八日发越中,而天泉证道即在七日矣。”(3)(P195)奏疏乃王明阳亲笔,其可信度值得重视。
29、(4)《王阳明全集》,2014年,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30、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31、我这里接人,原有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
32、(3)《王畿集》,2007年,吴震编校整理,凤凰出版社。
33、单选题: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选项:A:推理B:分析C:实践D:认识答案:(实践)
34、今晚8:00,浙江省社科院的李旭先生将与大家一起探讨王阳明四句教的基本义理、理论来源、身后影响,以及对我们当今心性修养的启发意义。欢迎关注天一文化讲坛的视频号,观看直播。
35、而“四句教”是阳明在其行教过程中提出来的心学智慧之乃阳明一生思想精髓的总结,阳明在他的心学体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如果说“良知”是阳明整个学术大厦的总依据,那么“四句教”则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36、选项:A:有善有恶意之动B:为善去恶是格物C:无善无恶心之体D:知善知恶是良知答案:(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
37、多选题: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选项:A:存省良知B:悟得良知C:完成良知D:运用良知答案:(存省良知;悟得良知;完成良知;运用良知)
38、 《王阳明全集》卷38《世德纪》有钱德洪的《讣告同门》一文,其中写道:
39、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40、《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1、支持网课:学习通/超星智慧树/知到高校邦优学院学堂云0融e学创就业云课堂云课堂-智慧职教青书学堂专技天下中国大学mooc
42、多选题:礼教的核心是:()选项:A:朋友有信B:夫妇有别C:父子有亲D:长幼有序E:君臣有义答案:(朋友有信;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
43、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44、选项: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
45、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46、 徐阶(1503—1583)的《龙溪王先生传》有云:
47、 天泉证道大意,原是先师立教本旨,随人根器上下,有悟有修。良知是彻上下真种子,智虽顿悟,行则渐修。譬如善才在文殊会下得根本知,所谓顿也;在普贤行门参德云五十三善知识,尽差别智,以表所悟之实际,所谓渐也。此学全在悟,悟门不开,无以征学。然悟不可以言思期必而得。悟有顿渐,修亦有顿渐。著一渐字,固是放宽;著一顿字,亦是期必。放宽便近于忘,期必又近于助。要之,皆任识神作用,有作有止,有任有灭,未离生死窠臼。若真信良知,从一念入微承当,不落拣择商量,一念万年,方是变识为智,方是师门真血脉路。(5)(P311)
48、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49、选项:A: 良知B:气C:原子D:天理答案:( 良知)
50、须指出的是,在廷仁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解释中,尽管前半“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体现了后半“天然至善之体”的特征,然而两者并非对等关系。如前所述,心体除了此处所说“一过而不留”的特征以外,不仅有“何费纤毫气力”的特征,还有“一照而皆真”的特征。与此类似,“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全集》卷第33页),仅从无善无恶字面上可能解读出的不刻意、不执着地好恶的意思来说,无善无恶是在说至善(即心体)的特征,但只是说了心体的一个特征而已。心体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好善恶恶。虽然好善恶恶的含义在无善无恶的字面意思中是不存在的,是阳明赋予它的,但如第一节所论,这一含义却是无善无恶的根本含义,是不容忽视的。
51、 日本东北大学现藏封面题为“阳明先生遗言录二卷稽山承语一卷”的手抄本一册,实为《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两书。据陈来介绍,《稽山承语》篇首题“虚生子朱得之述”,凡45条,“当皆为阳明晚年语录”(13)(P616)。其第25条为:
52、问题:礼教的核心是:( )选项: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答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3、 这条材料是学术界论四句教及天泉证道最常引用的文献。它由黄省曾(1490—1540)记录(2)(P102)。据陈荣捷(1901—1994)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传习录》第284—315条由黄省曾记录,此条为第315条。陈荣捷于此条末尾又注:“俞本及通行本此条后有‘右门人钱德洪录’等字。”(1)(P365)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2卷本、3卷本《王阳明全集》,此条末尾并无“右门人钱德洪录”字样①。钱德洪在四句教的成立过程中究竟发挥过怎样的作用,也是本文会特别留心的重要问题。
54、关于无善无恶,王畿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天命之性(实即良知本体)至善的主张,符合阳明的见解。天命之性至善,乃是“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的原因。“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是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神感神应”是说孩提知孝及长知悌之类的良知之发用,乃是完全出于良知本体的好善恶恶。“其机自不容已”是说不必刻意、执着,由良知本体主导的意念便自然能持续不断地好善恶恶。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理解,与阳明以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来解释无善无恶的思路,是一致的。
55、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56、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
57、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58、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59、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60、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获益匪浅。但以前的旧说仍然纠缠于胸,没有完全去除。例如事父,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变的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61、《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62、作者简介:傅锡洪,1986年生,福建上杭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研究员,曾任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非常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明儒学、东亚儒学、儒学宗教性问题。
63、(2)《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编,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64、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65、内容提要:四句教在阳明学史上的表述,如果以当事人及其同时代的知情人为范围,可辑出9种文献:《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天泉证道纪》;《钱绪山行状》;《龙溪会语·东游问答》;《讣告同门》;《青原赠处》;《宵练匣·稽山承语》;《龙溪王先生传》。前六种属于当事人系列,后三种属于知情人系列。有三种辑自《王阳明全集》,四种辑自《王畿集》,显示出钱德洪、王畿在四句教的成立及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作者”从尊孔孟、辟佛老的角度议论四句教,但超越正统、异端之争的“抽象作者”更值得人们期待。
66、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选项: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67、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68、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9、须指出,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除了表示有所刻意、执着以外,还有另一个意思,即表示良知发用时无法离开的见闻(如知觉、情感、思维或意识等)。此“有”是良知发用时所必然有的。阳明曾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全集》卷第81页)反过来,由于意念必然有见闻之类因素作为其“所在”或“所着”,并且离了发用无本体可言(关于该点,下一节还会详论),因此可以说,不惟良知之发用,而且良知之本体也“不离于见闻”(同上,第80页)。
70、一般认为,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就本体而谈,“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就发用而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无善无恶也是对“已发”意识状态的描述,所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并不是体与用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有所代表的为学进路,不仅谈不上被无代表的本体所否定的问题,当然也不存在被无代表的为学进路所吞没的问题。
71、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72、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73、第进一步说,此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虽从理论上说可以完全依靠本体之自然,但在实践中却也不排除刻意、执着。这一点才是阳明告诫王畿的关键。原本,对上根来说,好善恶恶的工夫因为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既然不必刻意、执着,那就完全可以说并无工夫可言,因为已经是超越人力之化境了。然而,阳明的看法并非如此。他对上根强调的恰恰是在一悟本体之后,由于“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不妨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吾人凡心未了”,是使得有所刻意、执着不至于造成干扰或阻碍本体自然发用之弊的原因。“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工夫,亦只如此”便是用古代的圣人为例,印证上乘兼修中下的必要性。圣人也用兼修中下的工夫,从主观的心情来说,其缘由是:“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工夫”(《全集》卷第126-127页)。在出征思、田的途中,几乎无暇讲学的阳明,念念不忘的是告诫弟子:“尧、舜生知安行的圣人,犹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吾侪以困勉的资质,而悠悠荡荡,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岂不误己误人?”(《全集》卷第1445页)由此亦可说明,上根不仅需要做好善恶恶的工夫,而且其工夫也并非单纯诉诸本体之动力,而也不免有所刻意、执着。这样一来,其工夫和中下的工夫虽有生熟程度的不同,却没有严格的区别。
74、选项:A:仁B:礼C:勇D:知答案:(仁;勇;知)
75、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76、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如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2)(P117-118)
77、多选题: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选项:A:反躬B:格物C:内省D:齐家答案:(反躬;内省)
78、综上,中下面临的是第二句所说的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好善恶恶的条件,因而首先依照最后两句指示的良知本体和格物工夫刻意、执着地循序实践,亦即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最终可以达到第一句所说的彻悟和确信。其所悟所信之事,乃是良知自然就有的时时处处达到好善恶恶的能力。上根则首先依照第一句彻悟并坚信本体,而后依照最后两句指示的良知本体和格物工夫实践。尽管上根原本不必刻意、执着,便能达到为善去恶的要求,然而他们却也应当不排除刻意、执着。总之,四句教中的四句话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正所谓“此四句,中人上下无不接着”。不同人的主要差别,在入手处不同,而不在各自依照的是完全不同的工夫。两者所用的工夫,是交叉、重叠的关系。
79、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80、多选题:文化的概念包括()选项: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广义文化D:精神文化答案:(狭义文化;以文化人;广义文化;精神文化)
81、其次,阳明对王畿的告诫,才是重点。四句教第二句所说的有所刻意、执着的工夫,不仅适用于中下,而且也可为上根所用。亦即阳明要求上根兼用中下的工夫。阳明的这一主张包含两层意思:
82、单选题:“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选项:A:上帝B:天空C:自然界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答案:(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83、关于无善无恶,王畿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天命之性(实即良知本体)至善的主张,符合阳明的见解。天命之性至善,乃是“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的原因。“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是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神感神应”是说孩提知孝及长知悌之类的良知之发用,乃是完全出于良知本体的好善恶恶。“其机自不容已”是说不必刻意、执着,由良知本体主导的意念便自然能持续不断地好善恶恶。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理解,与阳明以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来解释无善无恶的思路,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