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74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7-16 03:47:13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74句精选】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  苏格拉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2、总之,苏格拉底将知善、知德导向主体内求,一方面,展露出西方哲学史上自我实现的萌芽;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主体自由的原则。概括地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有三个基本特点:第道德不是技能,它涉及人所以为人的原则问题,即人的意志合理不合理、应当不应当的原则问题。道德是为人所固有的,善恶的标准在人自己。第道德根源在人自己,因为善是内宿的而不是外在的,但苏格拉底同时又认为善是可知的,关于人的所向所背的知识是可教的,即启发人自觉地觉知到什么是人自己所固有的道理。既然人的善恶内在于每个人的精神本性中,那么,人就应该根据符合于人本身的东西还治于人本身。第道德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善、伦理、公正等规定是通过认识而由主体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人无求于外,就在于意识从自身中创造出真实的东西,而且也产生出作为目的的善。所以,道德为自得,人若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的人,便会在知德中得人,即在对自身的反省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和自己的本质相符合的人就是自由。

3、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时曾说,苏格拉底把所有德性都看作是知识的样式。在苏格拉底时期,希腊流行着四种美德,即勇敢、公正、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四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统一性或道德规定性,这就是人的自我识见与知识。因为勇敢之为德,就要知道何为勇敢,并用在正当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公正之为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公正,这也是一种知识;节制之为德,就要知道依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由此可见,伦理道德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伦理道德问题就是识见与知识的问题。

4、虽然苏格拉底试图通过普遍定义的方法来寻找美德的本质,考察人的道德能力,但是他的每次讨论几乎最终都没有达到目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师,能够授人以美德;他自认为无知,将自己称作“精神助产师”,利用其“助产术”引导人省察、认识自身。我们看到他在每次与别人讨论之前,心中并不是已有一个观念,而是通过他的辩证术反复究诘,除去人们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他最终所获得的直接的积极成果相当有限,几乎每一次对话都没有达到一个定论,当然也就无法给出“美德”的定义。这并不偶然,因为他自认为无知,无知自然就给不出什么知识(επιστημη),也不可能断言“美德即知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还知道,苏格拉底倡导人们去认识自己,但是认识自己并不是以已有的概念或观念来把握人。他强调的是“去认识”(γνωστζ),追问道德的本质,批判地考察人的道德能力,探讨人怎样才能成为有美德的人。至于“美德”本身——美德概念或者还包括一些纯粹的抽象的德性概念——是否是一门知识(επτστημη),是怎样的一门知识(επτστημη)和怎样成为一门知识(επιστημη)是苏格拉底所不关心、也没有专门去探讨的。因此,虽然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但是他所说的理性“不只是有后来康德所说的纯粹理性那种意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理性,他将这种理性叫做‘神’。”(5,p.420)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对苏格拉底关于知识或理性认知(επιστημη)是美德的充分条件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和毫无根据的。正因为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γνωστζ)具有实践性和这种属性所依据的善的目的论的基础,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了自己,有了关于善和美德知识(γνωσιζ),他就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

5、(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6、④本文所引用柏拉图著作除转引外,主要根据哈佛洛布经典丛书希英对照本和Hamilton,TheCollectedDialoguesofPlato(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2)。汉译参照了商务印书馆版本。以下引用柏拉图著作时只在正文中标识篇名和标准编码。

7、最后,善是真善美的统一。苏格拉底强调人别于他物者,在于人有理性(努斯)。但是,他又指出,人的理性和宇宙理性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中之一粟。人的理性是神给予的,不仅如此,神为了有益给人以眼、耳、鼻,使人直立,有手,让人能说话表情。所以,人的努斯和宇宙理性相比只是很小的一点点,只有神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苏格拉底的神却只能根据理性,以善为目的行事。在他看来,只有理性和善才是最高的绝对的标准,苏格拉底的神是理性的神而非宗教意义的神,它以善为目的,而这个善不仅有伦理、功利意义,而且是最高的绝对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苏格拉底的哲学称为“善的目的论”。

8、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9、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至上主义的创始人。他把善当作至高无上的宗教,强调人只应当认识什么是善,将知识与美德相等同,把感性、偏向、欲望等自然方面的诸种规定性都排除在善之外,由此既表现出其道德哲学的主知论倾向,同时也显露出主知论倾向的片面性。人拥有善、美德需要知识,善、美德不能没有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善、美德中的唯一要素,换言之,人的善、美德并非只是一个知识或识见,要使普遍的善获得实在性,使认识到的善和真转化为现实的美德,还需要心灵中非逻辑的感性方面的东西,即欲望、情感等意愿与其合二为一。对此,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美德的定义给予了如是批评:“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话说得比普罗泰戈拉好,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把美德当成一种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全部知识都与一种理由相结合,而理由只是存在于思维之中;因此他是把一切美德都放在识见(知识)里面。因此我们看到他抛弃了心灵的非逻辑的—感性的一方面,亦即欲望和习惯,而这也是属于美德的”黑格尔不仅称赞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批评”,而且进一步补充道:苏格拉底在美德的定义中,恰恰遗漏了心情、欲望等我们称之为存在的环节,“如果善具有这种作为一般实在性的实在性,则善作为一般存在就是礼俗,或作为个别意识的实在性—就是欲望:因为欲望正是主观个别意志的一种特性”正因为如此,“知识就是美德”的定义,指向的只是精神回到自身中去的识见、意识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既没有礼俗的实在性,也没有对个别人来说欲望、情感的实在性。

10、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11、(20江西单选)“知识就是美德”是由( )提出的。

12、既然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非意见)呢?换言之,通向至善之人生境界的入口在哪儿呢?对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是无知的,而神才是全知的,人才可能由无知到知,进而至真知,找到通向至善之路的入口。

13、由于此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因此被视为后世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渊源。

14、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原则改变了整个世界史的进程,这个转折表现在:个人精神的证明替代了神谕,主体的决定性代替了伦理的实在性和神谕的神圣性,礼俗、礼法的确定性、直接性在主体识见中发生了动摇。在这里,开始了主体意识对自身本质的反省与认识,伦理这个自在自为的善在人的反思中转化成为道德。道德哲学就是主体由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善、公正等规定,由之伦理道德被转移到自身,被置于主观意识中。苏格拉底以这样一种新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命,将道德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如黑格尔所评价的那样,“他的哲学和他的研讨哲学的方式是他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这种哲学追求与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成就了苏格拉底的特有个性。他如“一件完美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样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智慧、谦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韧、坚持正义、不追名求利等美德,是他的生存品格与原则,塑造了一个令人钦佩的高尚的道德形象。

15、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科学对人的生活毫无益处可言,因而他所应当关心的是与人的道德本性相关的东西,以便使人行最大的善,认识最真的东西。因此,他既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总是争论事物的本性是什么,也不像智者们那样,去探究世界中的存在物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事物是由什么规律造成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宁愿“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的题目”所以,他的哲学实质与目标不是建立一种自然哲学体系,而是激发人们爱真理和美德,以便把个人的行为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为此,他经常到市场、广场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以阿提卡的文雅风度同任何人谈话,引导人们思索自己的责任,帮助人们关心自己的伦理,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思索并认识什么是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使人们意识并确信在自己的思想中就拥有真和善,拥有产生道德行为和认识真理的潜在力,以促使人们能过上正当的生活。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拥有美德并过正当的生活,首先在于知德。

16、根据苏格拉底的原则,善与道德不是从外面加于人的,善与道德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包含在人的精神本性之中。在他看来,尽管一切都始于外面,人只是好像在学习一切,其实外面的东西不过是精神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善与德性以及一切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都包含在人本身之内,都要从人本身中发展出来。这“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一样,我以之为真理,为正当的东西,就是我精神中的精神”所以,人之德性,人之自由,就在于他无求于外,而诉之于内。诉之于内,必须是从作为共相的精神,从作为共相而活动的普遍精神,而不是从精神的欲望、兴趣、爱好、任性、目的、偏好等来汲取对人有价值、有效准的东西,后者虽然也是内在的,以自然的方式为人们所固有,但它与真正的、普遍的思维、概念、理性相比,则属于特殊的、偶然的成分。这样,反身内求的结果必然是:凡是普遍的精神、思维与理性不能提供证明的东西,对于人就没有效准,就不是真理。对此,黑格尔评价说:“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9)根据这个原则,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人,根据他的精神本性都必有所向、必有所指,即心有为其所希求的东西。人从本性上所希求的东西,对人讲就是善的,反之,为人的本性所排斥的就是恶的。在这个意义上,人心向背,世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善,同时人在其向背中也是自己善恶的标准。人是人自己的善恶标准,但是这个善恶标准不是建筑在偶然的、特殊的主观性上,而是以普遍的、真实的精神本性,以作为万物统一体的理和道为基础,由此可见,他的伦理道德问题与其所主张的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

17、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只有拥有了美德才能拥有知识,没有美德是无法获得知识的。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18、法是普遍正义,应严格以法治邦,“守法就是正义”

19、《美诺篇》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许多学者认为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开始抛弃苏格拉底讽刺性的“自知其无知”,而进行一种建设性的形而上学理论知识的构建。(p.6670-671)尽管《美诺篇》继续《普罗塔哥拉篇》讨论美德是否可教,但是在这里问题出现了一些变化。当一开始美诺提出美德是否可教和如何获得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它是否可教呢?接着问题的重心被转移到了什么是美德,美德的定义是什么。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美德,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和奴隶各有其美德,但是给出了各种具体美德并没有回答美德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我们想知道什么是圆,并不是要求给出一个具体的圆,而是要从多个具体的东西中寻求普遍的本质。“美德也是如此,无论它们有多少、有多不同,就其是美德来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型(ειδοζ),而当一个人要给出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以一个最终的答案,他就必须着眼于这一点。”(《美诺篇》72c-d)

20、什么是善?善是一个普遍的共相,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东西,因为普遍的善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认知。对善的这种规定,既表明善应该从世界的总的最终目的方面,从人的行为方面来理解,也表明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与其世界观的统一性。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普遍的“我”,因为善安息在每个人自身之中。每个人都有所向所背,每个人在认知自己的所向所背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摆脱个人的利己心,想到他人与我同为人,有同样的所向所背。认识到这个统一性,必然能摆脱人我之私,在肯定自己所向所背的合理性时,也肯定他人的所向所背的合理性,这就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推己及人”,在推己及人中“破我执”,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

21、尽管没有系统化总结,但已不自觉运用了多种形式的逻辑论证

22、在道德问题上,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如何,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具备有关的知识。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和什么是恶时,他才能趋善避恶。由此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在他看来,既然知识是后天人们通过教育所获得的,那么以知识为基础的道德也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

23、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4、古希腊哲学强调对终极问题的追问,构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最终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哲科”文化。哲科文化具备较强的外延性和拓展性,引发了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25、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26、(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27、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8、如果说在《美诺篇》中柏拉图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确立了回答美德问题的基本方向,那么在《理想国》中,他对美德做出了知识论上的规定,回答了“善”、“美德”与“知识”关系的问题。按照柏拉图的观点,美德在其底层可以辨别出其诸种形式的差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具体的美德,但是在最高阶段,美德的各种形式、要素最终将融合、失去差别,这就是善本身,即“至善”。在《理想国》中,“善”概念的含义与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又有所不同。我们知道,“善”在最初的古希腊语境中意为人或事物所具有卓越的品性,苏格拉底试图只赋予其严格的道德含义,而柏拉图却又将其扩展了。“善”作为最高的形式或本质,不仅仅指正义、勇气等具体的道德上的种类,而是指所有的本质(因为任何被造物都有其自身的“善”),尤其是在神圣性的东西的美与和谐的秩序方面。(P.211-212)“善”概念之所以被赋予这样的含义,一方面与其源始词义有关,另一方面柏拉图要为现实世界和理型世界规定一个最高的理型,“善”概念恰恰符合这种要求。我们要认识一个圆,并不是要认识一个被实际画出的圆,而是一个完满的圆;要去认识一个人,并不是去认识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满的人。现实事物都是按照理型所造的,理型是其本质,而所有理型的普遍本质是完满性,所以完满性的理型是我们认识的最高对象。在对“善”概念做出如此理解的前提下,柏拉图具体解释了“美德(善)即知识”的含义,他以“太阳的比喻”来说明这个关系。善之于知识、可知性和认知能力相似于太阳之于万物、可视性和视觉能力,“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他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柏拉图将我们关于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知识称为意见(δοζα),它不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而真正的知识(επτστημη)是关于理型的,作为最高理型的善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源泉,是最高的认识对象。“善”还不仅仅是知识,知识和真理并不就是善本身,“善是更可敬得多的”,它还是实在的基础,一切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还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善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它是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因。(《理想国》508a-509b)柏拉图又以“线段的比喻”说明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与“善”之间的关系。他按实在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认知的对象划分为四部分,现实世界中的影像、可见事物和知性世界中的数理对象和理型。与此相对应的我们的理智状态分别是想象(εικασìα)、信念(πíσιζ)、推理(διανοια)和理性(νοησιζ)或知识(επιστημη)。理型是可知的,对理型的认识只能通过理性或知识。对于最高的理型“善”来说,它也是可知的,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必须经过长期的理智的训练。对“善”的认识是最高的知识,拥有这些知识的人不仅是最有智慧的,柏拉图认为他们理应成为统治者,凭借这种知识来管理好国家、公民和他们自己,建立理想的王国。(《理想国》540a)因此对柏拉图的“善即知识”这一命题,我们可以根据上述他的解释在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善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来源,其次知识的对象从善那里获得其实在性和可知性,再次在认识能力和善的关系方面,我们只有通过纯粹理性生的知识才能认识到善本身。

29、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30、当我们认真反思通行观点,重新考察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笼统的处理是有问题的,它不仅没有坚实的文本依据,更重要的是抹煞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的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张力,从而无法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哲学中的不断展开从而推进哲学前进的深刻意义。本文不赞成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不加分析地看作苏格拉底本人的,更反对传统的理解方式。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新考察,并拟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思路,即“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并不是苏格拉底本人的。苏格拉底虽然强调对人自身和“善”、“美德”等概念进行认识,但是他从来没有将这种认识看作是知识论意义上的,也没有试图以知识来定义美德。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题,但是却从不同的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柏拉图力图以知识来解决“善”的问题,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并试图以知识来定义“善”、“美德”;小苏格拉底学派则看重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从人的感性生存方面来规定“善”,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美德”。通过这种解释和对“美德”与“知识”关系问题张力的分析的同时,本文试图提出解决上述困境的思路,追踪这一张力在思想运动中的力量。

31、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32、活动大致流程如下:活动开始前论文提前发送到参与者手中,保证参与者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批评论文。活动开始,首先由论文提交者做一个30分钟左右的陈述,接着由5位主发言人依次给出评价并由论文提交者作出回应。除了主发言人的发言时间,将会有20分钟左右的全场自由讨论时间。活动总时长为2小时。

33、“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对应的希腊文是“àρετη εìυατγνωσιζ”,这一说法的较为明确出处最早是在柏拉图的《美诺篇》(《美诺篇》87c-d)。我们知道《美诺篇》是柏拉图思想接近成熟时期的作品,而他早期的一些对话则没有相呼应的记载,当时其他人的著作中也没有相关纪录,因此我们不能将这一命题武断地归于苏格拉底。相反,苏格拉底在谈到对人的认识和对善恶的认识时更多地使用的是γνωσιζ一词及其各种形式的变体,如“认识你自己”(γνωθισαυτσν,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Ⅳ.Ⅱ.24;《普罗塔哥拉篇》343b),纯粹的知识(γνωναι,《斐多篇》66e),分辨善、恶、最好与最坏的知识(γτγωσκετγ;γìγνεσκου;γìγνεσκουταζ,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Ⅳ.Ⅱ.25;柏拉图《斐多篇》98b;《普罗塔哥拉篇》352d、355c),生前所获得的知识(γìγνεσθαι;γιγνομενοι,《斐多篇》75d-e),认识曾经有的知识(“γìγνεσθαι,επιστημηυν”,《斐多篇》96b)。苏格拉底对επιστημη一词的使用,无论是在色诺芬还是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一般是不加区别地与τεχνη混用,用以指专业的技术性知识,如驭马、战争、医术、管理、智术、农稼、木工、音乐、雕刻、陶艺等。关于这种知识,苏格拉底在他的申辩中谈到,他访问了许多自诩有知识的人,包括政客、诗人和手工艺者,他发现他们并非真的有智慧,最多只是有一技之长,掌握了某种技艺的知识(επιστημη,《申辩篇》21c-22e)。但是对于这种知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它是一种智慧,更不是人们对自身和善恶、美德的认识,拥有这种知识的人不能算认识了自己,也不能借此来分辨善恶,使自己成为有美德的人。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总是向善、追求美德的,但是现实的希腊社会中不仅人们的善恶观念是有问题的,而且他们无知,又没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认为,要实现伦理道德的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省察人自身,即“认识你自己”。人对自身的省察和认识是使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一个条件。但是苏格拉底只强调、重视了这种探究本身,至于这种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地给出。

34、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35、既然善为人的精神本性所固有,善恶规定是内在的,人是人自己的道德标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善为人心所固有,是主体的品格或习性,那么,为什么人会有善恶之分?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去犯错误,或者希望为恶,“任何人犯错误都不是自愿的”。因为人心有其所向,人从本性上是趋向于善的,没有人会自愿选择或追求对他而言是邪恶的东西。“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趋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会为恶不为善,这是理智的错误而不是道德的弱点。换言之,人之所以为恶,这源自于人的识见与知识,在于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向的善,所背的恶,即人没有把自己所向所背的道理弄清楚,所以,人往往觉得自己的行为在求善,而实际上却是在行恶。在这里,苏格拉底把人的行为善恶归结为知识问题,那么,把德性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在逻辑上必然带来的结果是,人的道德实质在于要发挥人的认知能力去认识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认识这是善的,那是不善的。人在知德中,自然会为善不为恶,所以,道德的实质问题是知德,知识是至善。

36、(10)W.K.C.Guthrie,AHistoryofGreekPhilosophyⅢ,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

37、苏格拉底通过他的神谕将道德概念的定义权交给了“神”,他在自己的原则下对人的道德能力进行了追问。苏格拉底的追问方式亚里士多德称为“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8b27-29)⑦,苏格拉底以这种方式来寻求一切善的事物和各种美德的一般特征,给出其普遍性的说明。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抽象地讨论道德范畴及其定义,他着力于对人自身的省察,探讨人怎样才能成为有美德的,这就是他所说的“认识你自己”(γυωθισαυτον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Ⅳ.Ⅱ.24;柏拉图《普罗塔哥拉篇》343b)。人怎样才能算是认识自己呢?根据色诺芬的记载,苏格拉底说人首先必须考察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这是对人自身实践能力的反思。他还认为,认识自己应从分清善和恶着手,弄清什么是“善”、“美德”。那些认识自己的人,能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是好的,作出正确的善恶判断,确定自己的能力,从而既能选择善、得到幸福,又能避免失败、招致祸患。(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Ⅳ.Ⅱ.25-31)所以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人要想追求善,成为有美德的人必须认识自己,考察善恶,获得关于善恶、美德和自己能力的知识。

38、但是,由此我们就能得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结论吗?不,因为苏格拉底所说的关于善恶、美德和人自身的知识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知识,这种认识本身也不是知识论的方式。事实上,虽然希腊语的γνωστζ和επτστημη都被翻译为“知识”knowledge,但是这两个词的内涵和用法是有区别的。Гνωσιζ的含义是努力探究而去获知,强调的是自己的努力,这种探究方式和所获得的知识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知识论意义上的,它甚至带有超验性和神秘主义的因素,后来受柏拉图主义影响的一些早期基督教派称之为“灵知”。(p.355)(4,p.413)(4,p.413-414)Eπτστημη指关于某事物的专门的知识,是人们在从事某事时所需技术背后的知识基础。在古希腊文中,επιστημη与τεχνη(技艺)有紧密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希腊人对二者几乎不加区别地使用,都指为人所掌握的专业性的知识或技能,如医术等。与γνωσζ相比,επιστημη更侧重于指既有的、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它在哲学上的较严格的用法是对关于不变的和必然的知识的称谓。(2,p.660)(3,p.58-59)而γνωστζ较难以把握,它所强调的主观性努力方面并没得到较明晰的规定,苏格拉底经常使用γυωστζ,柏拉图则两个词并用,但使用时的侧重点因其含义有所不同,而后来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中,επτστημη一词基本上成了他指称学科知识的专用语。

39、他教育的对象以青年居多,想用他的哲学塑造年轻一代,在他们身上寄托他的理想。他在雅典的街头巷尾、竞技场所谈论时,周围常簇拥着许多青年子弟,教育青年如何培养他们的美德常是他的谈话主题。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启迪他们的心智。他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授教,教学圈中鱼龙混杂,既有后来成为三十僭主之一的克里底亚,也有后来朝秦暮楚的政治投机家阿尔基比亚德,但这些只是很小的部分;实际上他教育青年贫富不论,既有富人克里托(Crito)之子,也有像中国的颜回那样的贫寒苦学之士埃斯基涅(Aeschines)

40、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最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41、苏格拉底:“美德”与“知识”(γνωσιζ)

42、(8)G.X.Santas,Socrates,Boston:Routledge&KeganPaul,19

43、该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44、    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不足以构成美德,但善本身或者善的概念才能构成美德。任一具体的行为具有相对性,是个人的任意活动。例如,就欺骗这一举动,欺骗朋友是恶,而欺骗敌人是善。而善本身(善的概念)具有绝对性、普遍性,为客观规律。由于善本身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美德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成为普遍的知识。

45、通过谈话问答寻求普遍性定义探究真理;在问答中不断揭露矛盾,使对方承认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其逐步认识真理,他喻称之为“助产术”;这种希腊原初意义的辩证法,注入了辩证理性(思想矛盾运动)和分析理性(逻辑分析精神)相结合的新含义

46、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最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47、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48、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49、道德是政治的基础,道德沦丧是城邦政治危机的根源,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50、首先揭露智者诡辩术的种种逻辑错误,从而引导人们追求正确的逻辑思维,使论辩术成为追求真理的“辩证法”

51、人的认识对象作为“万物皆备于我”中的万事万物,实际上都是一种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思维确定性。苏格拉底以前的自然哲学,只是把这种思维的确定性把握为对象是什么的规定性,只是停留在存在的客观性上,而没有返归到思维的主观性上。诚如黑格尔所说:“古代的伊奥尼亚学派是思维了,但不曾对思维加以反思,不曾把自己的产物确定为思维。”(4)事实是人的一切观点,诸如把世界的本原界定为水、火、原子等观念,都是一个理性把握对象的思维确定性,都表明人的认识真理不是一个单纯的客观外在性,而且是一个主体内在性。在苏格拉底的学说中,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得到确定。自我意识的主观性、思维的确定性作为一个自在自为的本体,并且被规定为客观事物的真理,而把客观事物的真理归结到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归结到主体的思维,这就要求人的认识复归自己,反身内求。

52、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原则改变了整个世界史的进程,这个转折表现在:个人精神的证明替代了神谕,主体的决定性代替了伦理的实在性和神谕的神圣性,礼俗、礼法的确定性、直接性在主体识见中发生了动摇。在这里,开始了主体意识对自身本质的反省与认识,伦理这个自在自为的善在人的反思中转化成为道德。道德哲学就是主体由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善、公正等规定,由之伦理道德被转移到自身,被置于主观意识中。苏格拉底以这样一种新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命,将道德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如黑格尔所评价的那样,“他的哲学和他的研讨哲学的方式是他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这种哲学追求与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成就了苏格拉底的特有个性。他如“一件完美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样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智慧、谦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韧、坚持正义、不追名求利等美德,是他的生存品格与原则,塑造了一个令人钦佩的高尚的道德形象。

53、(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9页。

54、苏格拉底从他对知识和美德的同一这一观点中推出许多其他结论来。既然美德是知识,由此可知,美德是一:知识是一个统一体,一个真理的有组织的体系,因此各种美德只是美德的许多不同形式。而且,美德不仅是善自身,它也对人有利。所有高尚和对人有用的行为倾向会使生活无痛苦而且快乐;因此高尚的行为也是有用的和善的。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同一的;没有人能在缺少节制、勇敢、明智和正义的美德的情形下幸福。

55、复归自己,反身内求,就是以思维的确定性,或自我意识为反思的对象,从而把握思维或意识是什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把握认识对象是什么的本质。两个问题的统一无非是:各种认知对象的本质不过是思维如何把握对象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如上所述,自然哲学以心向外的结果是:一直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事物的本原或真理,而苏格拉底的反身内求则要求在对自我意识的复归中,摆脱意识的偶然性、任意性与特殊的主观性,既获得事物的真理性,又获得精神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在这里,认识对象的真理性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间接产物,因此,对象的真理性实际上是意识的主观性,然而,意识的特殊主观性作为精神的本性又在自身内部被克服,获得了自在自为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所以,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意识与智者们所说的意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建立和产生思维的同时,也产生和建立了一种并非建立的、自在自为的东西,即客观的东西,它超越利益和欲望的特殊性,是统治一切特殊事物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一方面,意识是主观的,是为思维的活动所建立的—这是自由的环节,主体优游于自身范围之内,这是精神的本性—;而另一方面,意识又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东西,并非外在的客观性,而是精神的普遍性。这就是真实的东西,用近代的术语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5)

56、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57、2)将人的理智外化为抽象的理性神,肯定神赋予人追求知识、实现理智本性的主动性

58、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59、(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60、知德意味着善是通过认识而由主体意识产生的,但由主体意识产生的道德知识并不是以知觉为依据的经验知识,而是以理性为根据的非经验知识。因为以知觉为基础的经验知识只能把握两个东西之间的类似性而达不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相反,以理性为根据的超验知识则能够通达事物的统一性、规律性。如果说在万物的存在体系中,存在着“逻各斯”并由其制约着一切存在现象的话,那么,人作为万物存在体系中的最高存在,也必然有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道理。对这个普遍道理的认识就是知善、知德。知善、知德必须依赖于理性,反身内求。因为主体是善的,善是主体的品格,是内在于人自身的;而一旦意识到了善,便会产生选择,使人为善而不为恶。

61、(11)(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

62、苏格拉底把美德完全等同于知识,因此,一种行为之符合于善不在于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对这种行为的正确认知,一个无意中做出某种善行的人称不上美德。由于“一切善的东西都是有益的”,而恶的东西都是有害的,而人不会自己害自己,所以“尤人有意作恶”,作恶都是出于无知。于是,从“美德即知识”中又引申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一结论。这种把美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开创了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义伦理学。

63、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

64、(7)F.M.Cornford,TheRepublicofPlato,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l9

65、我们已经看到,激进的思想家将他们所处时代的伦理观念和实践仅仅视为习俗;毕竟强权意味着公理。保守者认为习俗是不言自明的:行为准则不是一个人能够推理出来的;准则必须得到遵守。苏格拉底力图理解道德的意义,发现正确和错误的理性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应当如何安排我的生活?理性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个理性存在者,一个人应当如何行动?智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凡是让我(具体的我)满意的,就是正确的;不存在普遍的善。智者的这一观点不可能是正确的。事情不止如此;必定存在着某个原则、标准或者善,所有的理性动物在仔细思考后都承认和接受这一原则、标准或者善。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最高的善,所有事物都为了这一最高的善而善的?

66、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

67、而当我仔细领悟了其中的逻辑过程后,我感到自己对形式逻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三段论片断的水平上而已。而之所以“形式教育论”在西方如此盛行,因为有古希腊“智者教育”的渊源,就不难理解了。

68、“我是神特意赐给本邦的一只牛虻,雅典像一匹硕大又喂养得很好的马,日趋懒惫,需要刺激。神让我到这里来履行牛虹的职责,整天到处叮着你们,激励、劝说、批评每一个人。”苏格拉底借“神的命令”为自己设定哲学使命,在雅典城内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启迪理智,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和道德的善,改善灵魂,从而拨乱反正,批判愚昧、私欲、不义和邪恶,以振奋城邦社会

69、再次,友爱以善为根据。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天性有友爱的性情;他们彼此需要,彼此同情,为共同的利益而通力合作”。因此,友爱作为一种美德,在苏格拉底的哲学讨论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柏拉图的《吕西斯篇》和色诺芬的《回忆录》中都有十分丰富的记载。友爱,希腊文为philo,英译为friendship,在苏格拉底的讨论中, 并未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他那里,友爱是和智慧、知识、善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以它们为根据的。苏格拉底强调,任何人都不爱无知无用的人,如果对事物没有知识就会将事物弄糟,失去别人的爱,甚至父母的爱,只能处处受制于人;如果你获得知识,显得有用和善,所有人都会对你友爱。苏格拉底认为,“一个真心的朋友比一切财富更宝贵”,友谊的价值是相互的,不仅朋友对自己有不可用金钱估量的价值,而且要使自己对朋友有尽可能多的价值。他还指出,交友之道,一在交能控制情欲、忠诚公正、知恩必报之友,二在使自己的言行从善,言真意诚地待友。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友爱。当然友爱之获得是要靠“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的,这颗心是友爱双方共同赋予的。“因为对于我所爱的人,不管是谁,我总是尽我的全心热爱他们,并且非常渴望他们也以同样的热爱回报我,我渴想他们,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想我,我渴望和他们聚首一处,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望和我聚首一处。”由此可见,友爱的本性是善,友爱只能存在于高尚善良的人们之间,善和恶是不能互相友爱的。

70、一般说来,知识论解决真的问题,道德论(或伦理学)解决善的问题,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则把真与善统一起来。真正的知识必然是与最高的道德范畴——善——密切相关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本身并不足以构成美德,因为同一种行为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道德含义,例如欺骗朋友是一种恶行,而欺骗敌人却是一种善行。但是善本身(善的概念)却并不会因为每一种具体善行的相对性而失去它的绝对的和普遍性的意义,相反,每一种善行之所以是善行恰恰是因为它“分有”了善的概念。只有关于这种绝对的、普遍的善(即善的概念)的知识,才是美德。由于善本身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美德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成为普遍的知识,而不再是个人的任意活动。

71、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72、苏格拉底追求善,探讨怎样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但是他对于什么是善和美德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答案,而且他的探索方式也是多重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们接受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但是却从不同方面继承发展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柏拉图试图从形而上学知识论中给出“善”和“美德”的定义,小苏格拉底则侧重于从生存实践层面规定善,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美德。虽然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解决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差异都可以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找到原因。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了“美德”与“知识”关系问题的张力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复杂性,那么这些差异就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73、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科学对人的生活毫无益处可言,因而他所应当关心的是与人的道德本性相关的东西,以便使人行最大的善,认识最真的东西。因此,他既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总是争论事物的本性是什么,也不像智者们那样,去探究世界中的存在物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事物是由什么规律造成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宁愿“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的题目”所以,他的哲学实质与目标不是建立一种自然哲学体系,而是激发人们爱真理和美德,以便把个人的行为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为此,他经常到市场、广场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以阿提卡的文雅风度同任何人谈话,引导人们思索自己的责任,帮助人们关心自己的伦理,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思索并认识什么是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使人们意识并确信在自己的思想中就拥有真和善,拥有产生道德行为和认识真理的潜在力,以促使人们能过上正当的生活。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拥有美德并过正当的生活,首先在于知德。

上一篇:昆虫记摘抄好词【54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苏格拉底无知之知原文【47句精选】
  • 关于美德很重要的名言【18句精选】
  • 勤俭节约中华美德语句【32句精选】
  • 工藤大器的快手暗恋说说(友情比生命更永恒,即使人类的)
  • 关于勤俭美德的名言警句【31句精选】
  • 范华培的微信心情说说(四面楚歌救火扬沸一触即发朝不)
  • 不即不离造句【57句精选】
  • 马宗林的微博经典说说(即使自己不快乐,也绝不去打扰)
  • 御三家的抖音心酸说说(创行之始,人皆视为畏途,即身)
  • 2023蓬溪的qq空间爱情说说(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
  • 刘彤华的微博心累说说(多希望你能明白我,即使我什么)
  • 邓成波的qq空间心情说说(晚安语录我知道,现在的路即使)
  • 2023尚阳的qq经典说说(多希望你能明白我,即使我什么)
  • 帝王三国的抖音心情说说(即使进入地狱,我也继续在这黑)
  •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及出处含义【75句精选】
  • 2023袁佳怡的抖音伤感说说(即使自己不快乐,也绝不去打扰)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捡菌发朋友圈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关于蘑菇的说说短句【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74句精选】
  • 昆虫记摘抄好词【54句精选】
  • 金韩美的抖音经典说说(爱情无法设计,因为生活总是出)
  • 苏格拉底无知之知原文【47句精选】
  • 占海特的快手个性说说(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
  • 节约用水小方法100种【63句精选】
  • 刘昌林的微博经典说说(不要失落,不要灰心,创业路上)
  • 时间像一把杀猪刀是什么意思【33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