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锄头、铁耙在使用时是大刀阔斧的,不必担心弄坏了。“三锄头,两铁耙”,形容人们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2、五九半,冰消散。六九七隔河看柳。八九耕牛遍地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谚语)。
3、炎陵客家人接近70%,居住面积超过全县的三分之可谓客家人口大县。宋代开始即有客家人迁入炎陵定居和发展,之后历经元、明、清及民国四个时代,迁徙延续了700多年,迁入以家族为单位的客家族群将近200支,主要源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客籍地。
4、一是节气与节日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远古的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只是后来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创立与推行,节气与节日才发生了分离。不过虽然如此,节气与节日也并非变得毫无关系,而是仍然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原本在节气日举行的活动,被挪移到了某个节日举行,如秋分祭月之于中秋节;一些节气仍旧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如“四立”与“二至”;有的在后世发展为极其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唐时期作为一个独立节日逐步兴起,现今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5、历法、农业、气候学……二十四节气对中国古代产生多方位影响
6、生产类谚语客家人的先祖源自于土壤肥沃,适于耕种的中原地带。客家人迁徙到炎陵后,仍延续以农为本的传统,谨记“耕读传家”的祖训,迅速开垦荒地,进行农业生产,虽在明清时期有部分客家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海外漂泊,弃农从商,但大部分客家人仍世世代代固守在土地上,重复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史。
7、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8、“夜不迟工”“夜饭不夜,不是作家(耕作人家)”
9、 旧个无去,新个毋来;着龙袍都毋参太子;烂衫烂裤莫乱丢,老矣留来好遮羞。
10、“春五夏三秋八遍雄鸡报晓的遍数,十冬腊月无数遍。”
11、 客家俗语是客家方言中极为鲜活生动而又“濒危”的珍稀语言要素。专门研究客家方言俗语的学者认为,它不仅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从语言本身来说,客家俗语恰恰是客家方言中极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语言要素,是奇绝的“语言之花”。
12、玉米地里带黄豆,红苕地里种芝麻,黄豆窝儿要得密,高粱窝儿要得稀。
13、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薄地怕深耕。
14、二麦上场连夜打,打得迟了莫怨天。栽秧不怕绵绵雨,打谷不怕火烧天。割稻要轻,打稻要稳,翻稻要勤。谷子打三遍,每顿吃干饭。
15、八月南风两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指下雨)秋季农业谚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16、土地连片,放水好办。灌溉先整地,省水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