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2、上善若水:上等善良的人物像水一样。水最显著的特性和作用一是柔;二是停留在最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其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能尽所其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3、庄子对儒家思想是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儒家的思想不适合当时的时代。在这个天下无道的社会,孔子之德并无实现其理想的空间。那种不考虑环境的盲目追求,就好象是螳臂当车,他们的勇气固然可嘉,可是其悲剧的命运早已经决定。在明知道结局的情形下,还不知退缩,似乎不能称是明智的做法。
4、后世的程朱理学,却把把“仁”外在化为理性对人欲的钳制了,抹杀了饱满的人伦情感。这是违背了儒家思想初衷的。
5、评述: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身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这就否定了有神论。道法自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层下、取后、慈、俭、朴等等。
6、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先秦的老子就有三个:一位是楚苦县的李耳;一位是楚人老莱子;还有一位是周太史儋,世莫知其然否。
7、作为以生命的健康、长寿为根本宗旨的《黄帝内经》,重视“治未病”在生命中的价值与意义,将摄生置于核心地位。但其摄生的主要体现,与道家思想一致,是追求身心的“虚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谈养生的总纲领时提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四种养生高人的德性罗列上,将“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视为“圣人”的法度。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亦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就虚与静而言,是有虚则静,能静则安。“虚”是内心不为各种名利、情欲所充塞,不让过多的欲望所左右,故可喜怒无扰于心,忧思不滞于内,达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境界,也方能使生命之本根之气—“真气”从顺。同样,在《灵枢·通天》将人划分为阴阳五态人,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和平之人,显然唯有阴阳和平之人身心最健康,而其表现即是“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8、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9、四是关于真气的形成。在《庄子》所述“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的来源基础上,《黄帝内经》认为个体生命的“真气”本源于先天,但需要后天水谷的充养才能长盛不衰,因此,《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提出“食岁谷以全其真”的理论,认为并非哪种水谷皆有涵养真气之用,与运气相合的谷物,才对真气有充养作用。
10、庄子继承了老子人与万物平等的生态思想,并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人与自然万物“齐一”的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本应互相平等,但因人的“成心”而造成物我分离,“成心”就是人的主观成见或人的世俗之见。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自然万物本无贵贱之分,如果站在人的立场上观照万物,就会产生凸显人的高贵而轻贱万物的偏狭心理,但从道的境界观照万物,则是物我齐相互平等,就会达到庄子所说的“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的理想境界。庄子还对人类要遵从自然本性、善待万物提出规劝,强调物有物的本性,人有人的本性,人与自然万物本应是顺应本性的自然生存,如果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欲望而凌驾于物之上,不仅是对物的害,同时也丧失了人自身的本性。
11、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12、老子的“无为”有人认为是消极、悲观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老子倡导“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为而不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事实上,老子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而是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因此,我们要从积极的一面理解老子的“无为”观念。
13、亿万富翁拿出一亿保证金来竞选,还没开始就被劝出去躲躲
14、总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自然哲学思想为本,以“上德无为”的社会哲学为用,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其哲学理念与价值主张,在《黄帝内经》中具有全面的体现与应用。
15、在《道德经》以“道”为天地之本的同时,又赋予了“道”诸多的属性,其中以“虚静”为核心。《道德经》一方面谈“道生万物”,视道为天地生成的本根,另一方面,又在《道德经》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的“有”即是道,是化生宇宙天地的本根,而其中的“无”,又认为“道”的本始状态是不可见、虚无的。这种“无”,并非强调“道”是绝对的虚无、不存在,而是认为道具有虚空、寂静、不可见之特征。这一表述,在其后的宇宙自然哲学观中皆有呈现,如《淮南子·天文训》之:“道生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素问·天元纪大论》之“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等,以“虚廓”“太虚”“无极”等论“道”的状态,皆是此意。在这种道的虚静本质下,道家学派所主张人本体哲学的“德”,以及《黄帝内经》对人的生命行为的规定,亦皆是以虚静为本。
16、儒家思想讲求对现实的追求,推动了中国人的入世精神。
17、道教医学坚持多用平常药品,少用名贵药品。在古代,一般医生治病多据《内经》,药方是历代相传的经方,而药则大都依《神农本草经》。这些药方一般都很昂贵,普通百姓只能望"药"兴叹。道教医家有鉴于此种弊病,在实践基础上,淘汰了古医书中一些不易寻得的药方,并打破了"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的传统,或一病而立数方,或一方而治数病,在制方上开创了新的路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即大多具有廉、简、验的特点。他们认为,多用几味普通药材,制成"复方",其疗效并不比名贵药方差。
18、欢迎大家投稿,来稿不限题材,择优选登有惊喜
19、一是视“真气”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养生贵养真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作为《素问》的第一篇文章,全面论述古人养生的原则以及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以保养真气作为核心,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第二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并承接《庄子》,列四种高境界养生的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将真人视为最高境界。
20、译文:老子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1、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22、上面老子人生智慧的十大命题是老子对人生的感悟。老子通过冷静对照,提示了淡泊宁静的生活旨趣,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具有极大的教益。十大命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谦虚谨慎,为而不争。社会上的一切矛盾,人们之间的一切纠葛,无不出于相争——争名、争利、争功,无一处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无一处不在竞逐争夺。为了消除人类社会的纠结,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一定要有谦虚谨慎、为而不争的风格。让我们遵循老子哲学,做到:要“无为”,不要“妄为”;要“质朴”,不要“巧饰”;要“柔软”,不要“刚强”;要“淳和”,不要“燥进”;要“知足”,不要“贪欲”;要“奉献”,不要“侵占”;要“慈爱”,不要“伪诈”;要“谦退”,不要“抢先”。并努力做到为人类创造财富,却不据为已有,无私奉献他人,却不争夺功名,人人都具有这种伟大的道德行为,我们就一定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类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23、评述:“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功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统治者若能以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因此他一再呼吁为政要“清静”,不可干扰民安。
24、“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就是说天地不会特别对某物施恩, 世间的每个生命都如“刍狗”一样, 在履行自己角色使命的过程中, 在普遍的大自然法则指挥下, 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极尽尊贵到被随意废弃的过程。
25、老子以后,传扬道家思想的学者很多,如列子(列御寇)、关尹、文子、田骈、慎到等,然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者当数战国中期的庄周。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庄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现存《庄子》一书,既记述有庄周的思想,同时也保存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其他一些道家学者们的思想资料。所以,《庄子》一书并不是一部单一作者的书,各篇形成的时期不同,其思想理论也不完全一致。其中究竟那些篇代表了庄周思想,学界至今也还存在着很不相同的看法。然《庄子》一书从总体上来讲是承继并发挥了《道德经》自然无为思想的,并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魏晋以来,《道德经》与《庄子》一直并称,是为道家学说的两部根本经典。所以,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老》、《庄》思想也就成了道家思想的同义语。
26、道家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体的思想,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识之士所认同。然而,关于道家提倡人道自然的思想,则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荀子在评论道家思想时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天论篇》);"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篇》),即批评他们不注重人的能动作用,在自然界面前陷于消极被动。这也是历史上对道家人道自然无为思想一种比较普遍的评价。无可否认,在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人道自然无为思想中确有导致人们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屈从环境等消极的一面,但这绝不是说道家人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中就一无可取了。
27、道教医学主张多样化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疗法外,还可以应用针灸疗法、物理疗法、气功按摩疗法、精神疗法等。运用多种疗法,既可以减少药物对人的毒负作用,也有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
28、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无为”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不要强作妄为的意思。
29、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与人的心理修养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些心理修养的功夫,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从而能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致失去心态的平衡,导致心理与生理的病疾
30、至于说隐士逃避现实,这种常见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隐士的隐居是为了“求志”,他们并没有忘却天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社会,把天下放在心上。
31、评述: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东西都是坚硬的状态。坚强者之所以成为死之徒,乃是因为它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冲击时便首当其冲了。正如狂风吹刮,高大的树木往往被摧折,小草由于它的柔软,反而可以迎风招展。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齿坚易折,舌柔永存。”这里也提示一个人不要逞能好强,因为刚硬的处世办法并不是最好的,往往柔和的方式更能奏效。柔弱胜刚强是一个普遍现象,绵绵细雨要连下几天,狂风暴雨只能一时,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水是最柔不过的东西,但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常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由此可见,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能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忍不拔的性格。
3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33、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34、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35、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凡物皆自然而生,则当顺其自然。”新时期女性创作还塑造了一些通晓天理、达到了“见素抱朴”道家境界的人物形象,他们犹如为自然而生,亦为自然而活。在小说《花瓣饭》中,迟子建描写了晚饭前的一家人,父母在相互寻找和孩子们在相互追打与调侃中体现出那种浓浓的爱意与温馨的场景。父母在一场大雨里相互寻找了几个来回,终于伴着夜露的回来了,“爸爸和颜悦色地提着手电筒,而妈妈则娇羞地抱着一束花。妈妈抱着它经过饭桌的时候,许多花瓣就落进了粥盆里。那苞米面粥是金黄色的,它被那红的黄的粉的白的花瓣一点缀,美艳得就像瓷盆里的一幅风景油画。我们全家团聚在桌子旁,吃起了花瓣饭。谁也没有舍得把那花瓣挑出来扔了,我们把他们全都吃了。”在人与人之间虚伪冷漠的文革年代,还有这样其乐融融的温暖场景,不能不说这是一次迟子建对传统到家温情的浪漫怀想。《解冻》中,苏校长接到上面开会的通知,担心自己又面临“右派”的命运,请求年轻时追求过妻子的王统良帮忙照看家,王统良答应了他的请求。苏校长走后,王统良默默地照顾着他的家,为苏家的大地运粪肥、拔篙草,收拾得干干净净。苏校长倾心托付,王统良慨然允诺,托付者没有猜忌、犹疑,承担者没有趁人之危,这里的人际关系如此简单,人性是如此亮堂明净,俨然有道家桃花源的古风。《草原》中,“我”与阿尔泰萍水相逢,但在得知他的困境后,借给他五千元钱,阿尔泰也坦然接受,只让“我”给他留下地址,以便日后还钱。阿尔泰意外身亡后,他的儿子替他还了钱,“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隔膜、功利的情形下,农民之间那种融融乐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珍贵,因此,迟子建怀着一颗敏感而洁净的心灵,走进冰雪覆盖着的北国乡村,痴迷地发掘着农民之间那种真诚的关系和他们美好的人性。”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面对大雪和瘟疫造成的驯鹿灾难,部族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即使面对饥饿与死亡,人们互相搀扶与安慰,相依相持。在大自然中人的心灵才能获此真正宁静,才能回归本真自我,那些常年生活在额尔古纳河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才能表现出来这种乐天知命、超然洒脱的性情。由此可见,新时期女性创作以宏阔的气魄、宽广的视域和审美的追求,向世人展示出令人震撼的和合之思与和谐之美等道家美学思想。
36、不过这样一来,就由“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
37、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均对中国人产生了在文化、政治、外交、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影响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38、三是基于生命构成与活动的复杂性,将“真气”具化为多种不同部位、性质、作用的气,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气”的名称,如五脏之中有“藏真”、“真藏”之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脏真散于肝……脏真通于心……脏真濡于脾……脏真高于肺……藏真藏于肾”之论;经脉之中有真气,称为经气,《黄帝内经》中多篇将经气与真气等同论述,如《素问·离合真邪》曰:“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39、不过,这也并不是说,道家人生观方面的自然无为思想中一点合理成分都没有了。我认为,老庄尖锐指出社会各种制度、规范中有压制人性的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意义,它对于改进和建立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就个人修养方面来讲,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也有相当的价值。如《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这是说,过分的物质欲求,将使人反受其害。所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以保持人的清净自然本性,也正是现代人极其需要的生活态度和修养。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为人类日益被迫地成为经济动物、物质奴隶而忧心忡忡。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现代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陷于严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反朴归真"。这也正是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在当今世界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
40、道家文化中“天爱万物, 一切平等”的思想呼吁生态和谐:
41、另外,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
42、人类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更多的自由。然而,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人类通过各种努力创造出来的成果,常常是在给人类增加某些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更多的限制和烦恼。或者是只给一部分人增加了自由,而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更大的不自由。这种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事与愿违的现象,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异化"(alienation)现象。
43、道教医家在处方用药上所坚持的以贱代贵、方便实用的原则,不仅体现了其医学的平民化倾向,而且对于今天保护野生生物也是十分重要的。名贵药材多取自一些濒临灭绝边缘的野生生物,如虎骨、羚羊角等,少用名贵药材即是保护野生生物。
44、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45、现代化社会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掌握了强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又给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打乱了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的平衡,给人类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人类正在自己毁灭着自己。
46、道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显著贡献主要在于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无为”方法论。所谓辩证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对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有深刻把握。这种所谓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
47、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除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他的主要思想:
48、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
49、“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自然”是不加丝毫勉强而任其自由舒展的状态。“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加以人为,也就是不强作妄为。
50、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51、评述: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即要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他倡导“尘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已能);“为而不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可见他仍要去“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52、自然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给浑沌开七窍的故事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曾出现过违背自然客观规律而遭到惩罚的教训。如1958年大跃进,有人提出深耕越深越好,“深耕一尺麦稭能打鼓”、“深耕达一丈,麦稭做桥桩。”结果劳命伤财,土壤遭受破坏,地力几年都得不到恢复,造成严重减产。有的想当然地认为,一粒种子下地,起码有十粒收成,用种10斤可收100斤,用种100斤就能收1000斤,因此,也主张种子越多越好,结果100斤种子下地不仅收不到1000斤,就连保本也难保得住。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53、道家这些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思想,得到了历史上许多受社会压抑的知识分子的赞赏和发挥,而其中所包含着的反道德、反理智的倾向,也遭到了不少思想家的尖锐批判。从人类社会的现实来讲,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其成员,这个社会就无法维持下去,而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复杂,因而约束人的行为的制度、规范也会越来越繁多和严密。《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道家希望完全恢复人的自然天性的理想,大概也是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
54、孟子也主张:“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孟这种矛盾心态和灵活态度是他们在天下无道、人生常穷而不得志的社会现实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心理准备,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老、庄是一样的。在后来经过历史选择而逐渐稳定的文化格局中,儒家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得到了强化和突出,而孔、孟原有的那种超然与灵活的心态逐渐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乃至被遗忘;相反,道家式的入世情怀则被淡忘,其超然通达的方面却被突出,以至于道家在世人的心目中只是以旁观者的面目出现,道家思想遂主要被用来应付逆境和在人生进取中起调节缓冲的作用。要之,本来面目的老、庄、孔、孟与经过历史塑造的老、庄、孔、孟,都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55、 但是在现在,这句话也适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是能够强求的,有时候安静的,不去做一些事情,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还有就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这个是十分的好的。讲究的是自然,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56、译文:老子说:“想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索取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