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艺”一词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指周代贵族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2、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3、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颜回输冠
5、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6、麦克阿瑟转过头来,神情凝重地告诉警长:“这小子有种,宁死不招。他叫你毙了他吧。”法律视角的解读与法律智慧的体现:从这个幽默可知回避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回避还限于诉讼回避且需要具备法定的条件,作为法律职业者应将回避原理扩展至诉讼之外,且对于回避事由、人员都有所扩展,这样思虑才能更全面、细致,以确保收集的信息材料更真实。
7、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8、渡边淳一:男女关系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领悟
9、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10、《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11、幽默:一个肉店老板在路上碰见了他想去找的律师。他问道:“如果一只狗偷吃了别人的东西,那么这只狗的主人是不是要替自己的狗赔钱?”律师回答:“那是当然的了。”肉店老板:“你讲话算数吗?”“当然!我是专门从事诉讼的律师,我讲话是有法律依据的。”“那么,请你付给我十块钱吧,因为你的狗偷吃了我的一块肉。”律师笑道:“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知道,我是律师,凡是向我咨询每次收费二十块钱,所以你必须先付给我二十块钱,扣除我赔偿你的十块钱之后,你还应付给我十块钱。”法律视角的解读与法律智慧的体现: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这个幽默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律师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在肉店老板预先设“套”,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律师还是镇定自若轻松化解并有所收入。钦佩之余,不仅要问如何才能练就这样的本领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
12、感悟:当我们心中装满学问、财富、权势、成就和偏见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了。往往拥有了一切,却不能拥有自己。(关于孔子的幽默故事)。
1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4、母亲就很疑惑,商场里那么多商品,这么热闹,怎么就不招自家孩子喜欢。
15、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中讲过一个土财主买鼎的故事,这位土财主买了一个周鼎,土花斑驳、古色古香,但他竟让铜匠把它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二净、闪闪发光——文人雅士听到无不大笑,鲁迅却从中肃然得到一种启示:鼎在周朝,就像碗在现代,一定是干干净净的——“它并不‘静穆’,倒有些‘热烈’”。
16、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 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
17、幽默:相传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
18、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19、孔子听闻,教育弟子们说:“平时,我最信任的就是颜回,可是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会怀疑他。你们要牢记这件事,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看法去度量别人,要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20、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21、就是讲孔子给弟子解释什么是中庸的一个小故事
22、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23、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正在上六年级的女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了让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我每写完一节,就让她提意见,只有当她告诉我“孔子真好玩”的时候,我才会继续下一节的写作。所以,读者朋友们对此书不必带有畏难情绪,当你捧起这本书时,你会有一段非常美妙的“悦读”的体验。作为一个语言轻松但态度严肃的写作者,我不做取悦青少年学生的“段子手”,也不煲制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否则,这本书将有从“通俗”滑向“庸俗”的危险。我还想将传播思想和普及中国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所以,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在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中,接受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或许,在某一次重要的考试中,你会用到这些。我更期待家长朋友们,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和孔子对话,与孩子交流,“悦读”孔子,“悦读”论语,越读越有滋味。
24、幽默:著名法学家边沁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人分一块饼。只能用刀来切,没有任何的尺子、天平什么的测量工具来保证一刀下去,饼能公平得被分成平等的两份。
25、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26、《公冶长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7、妈妈喜欢带着五岁的孩子逛商场,但是孩子却一直不乐意去。
28、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29、■ 孔子35岁时,因为鲁国内乱而投奔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管家。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的事,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景公极为赞赏他,就要起用孔子时,却因为齐国宰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孔子之后不久便返回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30、 事情是这样的。 孔子和弟子们在宋国边境,被一个军阀围困,差一点要了他的命,孔子只好带着弟子们分头逃跑,准备跑到郑国去。
31、幽默:某人站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对法官说他是个聋子。“你是聋子吗?”法官问。“是的,一点也听不见。”被告毕恭毕敬地回答。法律视角的解读与法律智慧的体现:《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尽管备受争议,但是还是在现行刑法中得以保留,可谓悬在法律服务者头上的一把利剑,在中国的法治环境下,甚至常常被司法人员徇私利用以打击法律服务者。
32、其实,虽然背后、庭下的有心或无心之言,但常常会被进一步传播,久而久之同样会入法官、检察官或同行之耳,造成的影响与贻害自不必多言了。
33、如今,北京和南京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参观游览。
34、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5、《南史·谢灵运传》就记载,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使用起来轻便灵巧而不费力。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呤留别》诗中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36、《子罕篇》——达巷d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37、话说孔子,娶媳妇时间不长,有一天日头偏西,急匆匆的往家跑,撞开门就进了里屋,抬眼正看到他的媳妇正准备换衣服,衣裳刚刚脱尽,被孔子看了个满眼。当时就急了,说“你这个贱人,一点也不懂礼义廉耻,我非休了你不可。转身就气冲冲的就奔了上房,见到老娘把着经过说了一遍。气愤非常,态度也很坚决,她这么不知道廉耻的妇人,非休了她不可!老娘听完以后,笑着问,“你进门的时候,敲门了吗”?孔子回答没有,“说你咳嗽一声了吗”?孔子说也没有,老娘说,不是媳妇不懂礼仪,这事怪你啊,人家儿媳在自己的房中换衣服,没什么不可以啊?“将进堂,必声扬”你这样不懂礼貌的贸然闯进,不能责怪你媳妇。你还整天的讲说礼数,口口声声要休了人家,这算什么道理?孔子一想,老娘说的对啊,急忙向媳妇低头认错。虽然说是个小故事,这说明一点,人就是人,总是有过错,有过必改,就是好同志。
38、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面对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
39、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40、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1、95后跟着无脑爽剧学“办公室宫斗”,迟早学废
42、 ——季文子每件事情总是考虑了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这真是幽默的自然流露,完全是天性使然了。
43、幽默:一个配镜师教一个新上岗的雇员如何向顾客要价。当你给顾客配眼镜时,如果他问多少钱,你就说“75美元”如他的眼睛没有颤动,你就说:“这是镜架的价格。镜片50美元。”如果他的眼睛还是没有颤动,你就补上:“每片”。
44、我更想要像那个土财主一样,擦掉后人对孔子的涂抹,重新将其视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45、这个幽默对于律师服务收费是否可以借鉴呢!笔者在律所实习时,即接触过类似案例。因一起涉黑刑事案件,主任与当事人的妻子约好收费5万,交费过程中,当事人的妻子自银行取款10万,可能有他用,主任见此,便寻理由将另5万也收入囊中,当事人的妻子救夫心切,也无大的异议便交了。
46、好多的考生选择了“法无明文不为罪”作无罪处理的选项。即是僵硬、教条的理解法律条文的表现。
47、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二。”
48、“我看算了,只有20欧元,不必兴师动众。即使抓到了小偷,所花费的代价也太大了。”他对女警察说。
49、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50、“你干嘛扔掉?”美国商人问。“我们国家有的是伏特加,怎么喝也喝不完。”俄国人答。过了一会儿,古巴人请大家抽雪茄烟,他吸了两口便把烟掷出窗外。“我想古巴的经济很困难,”美国商人说,“可你却把好端端的烟丢掉。”“烟嘛……”古巴人说,“在古巴多得很,我们多得不知如何处理才好。”美国商人默默地坐了片刻。然后站起身来抓住律师,把他抛出窗外。法律视角的解读与法律智慧的体现:很多即将踏入法律职业群体的朋友,担心人满为患,入不敷出,甚至难以维持生计。加之,有些已经入行的法律工作者的确收入微薄,谆谆告诫在法律职业之门的徘徊者,使得更加心事重重,踌躇满志,甚至放弃。
51、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
52、看看现在的社会上一些现象,现在的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来的呀。
53、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