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话是在无锡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承载着无锡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理应继承无锡语言文化的灵魂,需要一代代传承,苏杭爷想说:不要让无锡话成为第一个消亡的吴地方言哈。
2、一个地方的方言浓缩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东关的方言正是包含沉淀着曾经的深厚历史渊源。它是一座宝贵的精神文化宝藏。当我们回过头来去试图发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应为家乡的悠久历史感到骄傲。
3、东关方言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动形象。说小孩哭劲好,用“藤条般韧”形容,恶毒的或骂句“化坛鬼jiu、盝子(读则)鬼”。化坛是旧时绍兴城乡普遍存在的一种场所。东关的化坛窠有两处,东面在新街口外,西边在茅篷庵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卫生意识健康状况恶劣等原因、有的民间接生婆连剪脐带的剪刀都不晓得想办法消毒。旧时的小孩出生成活率很低,多在尚不足月就夭折,民间称此类婴儿为噤口鬼。这些匆匆来至世间的弱小生命,没有资格进入祖坟,有条件的家庭给钉只盝子,贫穷的给裹件破衣扔到乱土堆由其自然化解了事。这种恶臭盈天的地方就叫化坛窠,所以也就衍生出化坛鬼之类的骂人方言。
4、(年三十打得那兔子)——有它也过年,无它也过年
5、 八十岁的婆婆吃稀饭 —— 无齿下流;无耻下流
6、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一篇传颂千古的著名家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里强调君子的行为操守,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治学做人;而不论是提升人格修养,还是勤学立志,都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戒懈怠险躁。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是他毕生经验和睿智的结晶,也是对如何培养君子人格的精彩阐释。
7、注解:原无锡南门外大窑路一带,砖窑相连,有几里路长。这里说明一个人的不良习惯、脾气、性格一旦成型,不会改变了。
8、106)一路精,赚金又赚银;路路精,无钱吃点心。
9、走在无锡老街上,能够看到当地的老人晒着太阳下下棋,讲着地道的无锡话聊聊天,这样的风景也是无锡的灵魂所在。
10、水底捞月——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11、注解:犹言一种败家子相,一只破钵头,行径有点像无赖。今呀有钱今呀醉,莫管明朝有无钱,借了再用又何仿?吃光用光倒头光。
12、文学家屡屡写老鼠,美术家画老鼠的却不多,有也是每到鼠年来幅应景之作。却有一人画鼠不懈,屡见新作。谁?齐白石。齐白石的画作有《鼠子图》,有《灯鼠图》,有《苍松双鼠图》,还有《烛台鼠戏图》……林林总总几十幅。每幅都天趣盎然,灵韵扑面,小巧的老鼠既鬼鬼祟祟,又纯真娇稚。老鼠变得活泼可爱,岂不浑浊了是非?非也,看看题款吧:“鼠有五能不成一技,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浮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余谓能窃不能怜贫。当以能窃居首。”嘻嘻,画鼠不过是逗趣,自得一乐,与人同乐。齐老先生属鼠,画鼠,自称“鼠画家”。尤其令人敬慕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日伪头脸人物王克敏向齐白石索画,得到的竟是一幅《群鼠图》,而且题曰:“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烛炧灯明天欲曙,寒夜已过五更鼓!”汉奸观之不知何感,远隔时代,我都为之汗颜。
13、吴侬软语,又称江南话,是中国方言中最好听的一种语言,也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的生动体现。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使用人口9000多万,目前,一百余座城市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和江南文化圈。吴语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
14、注解:杨绛的《将饮茶》中也引用伊个词,并认为‘开盖’略似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北方人所谓‘二百五’”,“着三不着两”。
15、狼歇后语: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狼惜猪娃 - 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狼头上长角 - 装样(羊) 狼装羊肥 - 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 - 居心不良 狼头上括竹笋 - 装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难移 狼窝里荞孩子 - 性命难保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惯的 狼啃青草 - 装洋(羊) 狼吃鬼 - 没影几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猎娃 - 还不了 狼狗打架 - 两头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