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2、很多人没有想到,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竟然会当众骂人,哪怕是助理做错了,也不能当面骂,因为这会让助理很丢脸。
3、这些知识,需要相当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但是,不等于我们不知道,就不能自主理解。虽说于丹和蒙曼等文化人对文化有自己的解读,但千人千面,自己也愿意解读文化知识。
4、·《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
5、相比之下,马未都的观点中肯而客观。马未都指出,如果于丹是鸡汤,我就是方便面。大家注意分析马未都的观点,就能看出他着重于发掘自己与于丹的共同点:以浅显的语言,来向大众传播文化。马未都讲的收藏不也是用大篇幅的捡漏故事,来引人注意吗?从本质上来说,马未都与于丹有共同之处。马未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说法。不得不说,马未都的说法确实是中肯而又客观。既没有攻讦于丹的学术态度,也没有偏袒网络的主流看法,而是通过一个对比让大家看到问题所在。
6、郎平教练。因为郎平教练,我开始关注中国女排,真的是中国的骄傲啊!!!此处唯有n个感叹号才能表达我的崇拜之情。因为郎平教练,我也喜欢上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尤其是朱婷和惠若琪,太厉害了,一样是中国的骄傲!!!偷偷告诉大家,我曾经在某个夜晚撞见过郎平教练,当时把我激动坏了,但是没敢上去要签名。
7、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惊艳四座。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关注度很高,让于丹老师感受到火。她不仅出书,还四处演讲,这些费用,远远超过她当老师。可能也是这种经历,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不再是一位老师了,而是一位商人。
8、本课程打破以往诗词课程以时间线索或者人物线索的讲授方式,从古典诗词的意象入手,从“春”、“秋”、“明月”、“斜阳”、“田园”、“酒”六个角度进行讲解,带领大家走近诗词、读懂诗词、书写诗词。
9、因为她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解说,普通大众,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对《论语》的认识和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10、于丹老师。来北师大之前先认识的于丹老师,已经记不清楚是初中还是高中了,那个时候真的特别喜欢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上给大家讲论语,还特地买了一本《于丹〈论语〉心得》,后来来到北师大发现我们居然成了校友,真是难得的缘分!
11、从小有一个孩子,天天与大树玩耍。有一天,孩子愁眉苦脸,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了?怎么不高兴了?”孩子说:“别的同学都有玩具,各式各样。我也想要。”大树慈祥地说:“孩子,你别担心。你可以把我的果子全摘了,去卖钱。买你想要的东西。”孩子摘了全部的果子,买了想要的东西。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孩子仍旧愁眉苦脸。大树问:“你怎么了?”孩子说:“我的同伴们都出去,去世界各地了,而我却没有。”大树说:“孩子,你可以把我的树根做成独木舟,去世界各地漂泊。”孩子把树根做成独木舟。孩子后来回来了,游玩了世界各地后,坐在大树旁,与大树一同看每天美丽的日出了。这个故事告诉我,这个大树就是父母,而这个小孩子就是我们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使孩子享受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而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回报。而且,父母的教育与孩子的成长也有关系,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鼓励。在人格中学会爱、学会尊敬。这样一个孩子,不论在社会、在生活中,都有一个成功的生活位置,在等着他的到来。
12、文化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于丹老师的言行不导致她的形象受损;蒙曼老师对诗词的解读,出现了瑕疵,让她跌落神坛。这样出名的文化人,都能出错,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13、于丹,是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等职务。
14、更被爆出耍大牌。在她最火的时候,听说小崔都连喊“太难请了”,可见她已经膨胀到了怎样的程度。
15、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解读是四川人吃火锅,就有点牵强了。虽然四川人喜欢吃火锅,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是作者对天下的关怀之情,这种情怀,是比较大的格局。
16、·《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17、但是通过她的通俗化理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名著名篇独特的文化魅力。
18、于丹老师首先就说:“做人,就要学会自我控制。”于丹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从事有一个小男孩,他脾气非常暴躁,一天要发火许多次。他的爸爸拿过一块木板,对小男孩说,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往上钉一颗钉子,一天下来,木板上竟有30多颗钉子,小男孩很是惊讶,“我不记得我发过那么多次呀!”他的爸爸对他说:“所以,你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几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终于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爸爸首先给予他鼓励,接着让他把钉子全拔下来:“你现在虽不发脾气了,但对人家造成的伤害就如这木板上的洞一样,永远不能磨灭。”接下来,于丹老师讲了有关“孝”,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主题。
19、于丹是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称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
20、可以假设,于丹在国外的嚣张跋扈,恰好是在国内受到的待遇太好,走到哪都是高级酒店,豪车、然后身边围着一堆给她鲜花和掌声的人,在国外突然不像国内这么享受,这个文化大师就受不了,她估计想要全世界的人都要像国人一样对待她。
21、这时,笔者想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特此一并发出以飨读者。
22、“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这一现象的出现极端些来讲,其实不也正是人们求誉的心理在作崇吗?弃名誉而成千古名的终究是在少数,有多少人不都是为名誉、为气节而死方才千秋万代永垂不朽的。
23、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于丹引经据典,文辞优美、观点新颖,用鲜活的事例和充满哲理的语言,阐述了“感悟中国智慧”的深刻内涵,让在场师生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讲座引起我校在座师生热烈的反响。
24、这个感觉就跟《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一样,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古籍典章,让人感觉很有趣,也很愿意品读下去。
25、她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分析现如今人们的从众心理,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应培养明辨的智慧,感悟生命的节奏,学会为自己买单。最后,于教授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我不能选择最好的,让最好的来选择我。"结束本次的讲座,并教导我们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
26、于丹和蒙曼都是取得了很高成就的文化学者。于丹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和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由于丹主讲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在国内非常畅销,而且在日本、韩国、英国、法国、越南等国家以20多种文字出版发行。
27、在一开始的时候,于丹给人留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提起于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在前期,于丹个人的成绩也确实是非常的突出,为国内电视行业也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这一点我们还是要肯定一下的。后来于丹本人也是开始出版自己的一些图书,并且销量也是非常的不错,原本于丹的事业发展应该会一帆风顺的。
28、·《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29、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而区分:这是你的风度,风度是装不出来的,总会暴露出你真实的一面。
30、一个40多岁优雅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吃东西。
31、蒙曼老师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从小也颇有文化修为,每年都给自己开了个50本书的书单,对于经典的书籍,也不会放过。
32、于丹的学术不端表现在犯一些低级错误,最明显的就是她曾把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借代而生的“按”在了王安石身上。至于心灵鸡汤,大多指的是于丹讲的东西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有什么营养。
33、·《于丹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34、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是一视同仁的。可能是的,但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于丹和蒙曼的文化储备很好,也能解读很多文化知识,但与大众的认知有偏差,可能就不理解了。
35、·《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36、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个纸屑捡起扔到了垃圾箱里……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三次。
37、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
38、·《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39、·《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40、刘禹锡身处的环境,不是社会变革,而是时逢乱世。他主要表达的是旧时豪门随着人事的变迁而湮灭的过程,与变革有关,但不是变革之家。
41、据了解,名师大讲堂结束后,天一学院将分别组织老师们展开深入的讨论、内化,并将讨论纪要、心得及建议形成文字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让“大讲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2、讲座伊始,于丹教授亲切地问候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并表达了她对杭城的喜爱之情。于教授说道:“杭州是一个从古典到现代,从文化到商务,到处都充满着传奇因子的地方,在杭州只要你肯相信自己,那你一定可以相信未来。”
43、不仅是她,还有蒙曼老师。蒙曼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众不同,她在《百家讲坛》里讲课,是问题导入式的,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解答,引起共鸣。
44、本次讲座,于教授围绕“天人合一”、“大道至简”、“君子气象与人格养成”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智慧。所谓文化,是文而化之,它分为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在自然上应该了解春秋,社会上应凝聚价值观。
45、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将于2018年5月19日(本周六)早上7:20播出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专题教育节目,节目的欣赏性、教育性很强,对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请家长安排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在家认真收看。收不到此频道的家庭可通过网络搜索“河北少儿科教频道在线直播”按时同步收看此节目。
46、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作为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于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47、妇女指着老人说:“看见了吧,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48、“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49、这样的难堪估计比她在伦敦的那场“遭遇”更让她难受。
50、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心中有、口中无,若隐若现、传达不出来的那点意思。意在象中,意在言外。象是一个载体,意是那种诗情。以“意象”为突破口,抓住“意象”这个中国诗词的密码,就能解开古典诗词中优美意境的由来。
51、但谁知道在成名之后,于丹的心气好像是越来越高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心平气和,很多人认为于丹这是在开始耍大牌了。你比如说有一次于丹去伦敦参加一个活动,竟然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公开的发怒,在同时还公开的辞退了一名员工,后来也有人把她的这种行为拍下来放到网上,当时在网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从这开始,于丹的人气就稍微有一丢丢的下滑了。
52、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自己认证的抖音号上说:铁观音就是闽北的乌龙,那么,像大红袍啊,水仙啊,肉桂呀,就是闽南的岩茶,它都是红中青边,也就是说它一半儿是已经发了酵,另一半儿不发酵,它有夏天不发酵茶的那种清亮,又有发酵茶的敦厚,你看,这是不是正好是夏秋之间的一种平衡过渡啊。
53、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司马光砸缸,很多人认为,这个缸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但是,马未都先生表示,按照出土文物,缸在南宋才出现,北宋出现的,应该是瓮。有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
54、有些相关专家认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和蒙曼对古诗词的解释有很多偏差或者比较肤浅,这也仅仅是不同的专家对同一个典籍有不同的理解而已。
55、2017年12月6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教授走进我校博雅讲堂,于学生活动中心剧院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承办,浙江工商大学博雅学会、浙江工商大学科研部“百家百科讲坛-名人论坛”承办。
56、于丹被抨击的原因是,于丹后来在一次受邀在英国参加文化活动时,因为嫌弃待遇不好,要求更换了三次房间,还对助理大发脾气。还有一次是2012年参加北京大学昆曲讲座时,对昆曲很有研究的于丹代表观众向昆曲演员表示感谢。但有四五个观众却以为他是个昆曲的外行,在台下起哄,于丹只好走下了台。
57、文化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要是于丹和蒙曼老师能够好好解读文化,让我们雅俗共赏,也是不错的。
58、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59、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60、可是她做了:只不过是在园丁身份的总裁面前做的。
61、·《于丹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62、蒙曼老师的人气,逐渐下降了,大家对文化人的认知,提升了。她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她们将文化知识的水准,拉低了,这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63、她对于国学的理解以及阐述国学知识的能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她主持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很多观众还有一个喜欢于丹的原因就是于丹曾经在网络上说过这样一句话。
64、首先,于丹教授借用《周易》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四句经典解释了道家“天人合一”观念在大学中的运用。于教授认为大学学习成长的关键在于懂得自律。自律是一种能力,不时停下来望一望,能够看清事情始末。随后,在人格的问题上,于丹教授指出,要拥有光明的人格,顶天立地。
65、在讲座中,于丹教授讲解了慈善概念,慈善是由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举,真正的慈善之举不仅仅是外在的善行,而是内心的慈悲之心。慈心善行是我们中国民族血脉的一条路,是人心里凝聚信念的一种行为。她从哲学的源头出发,通过中西方思想观念对比,揭叙了德善的理念,引用《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经典,鼓励当代人要看自然,看社会来了解社会规律。围绕“天人合一”“大道至简”“君子气象与人格养成”三方面来阐述“感悟中国智慧”的独到见解,充分展示文化之美、智慧之美、哲思之美,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睿智的故事,对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带来一次全方位的启迪,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一步理解了“中国智慧”的独特创造和价值理念。在引用儒家经典《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溯本归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教育大学生要自律,有自由与尊严,要同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将心比心,清楚自己的价值取向,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坐标系,将自己与时代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做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努力让生活活色生香。她列举了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强调青春是一种信念,信念决定未来发展道路,时代青年要胸怀“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要此心光明,追求光明正大的品格,树立人生的大格局;她从《周易》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的“四合”讲起,强调绥化学院的学生要在大学中,学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要对现实有理性的分析,有承诺责任的勇气,要努力从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性中汲取营养,进而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在阐述“君子气象与人格养成”中,引用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讲述儒家人与社会,道家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告诫大学生要看清自我,养成君子气象和天地人格,做到自律、自尊、自由,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做人准则,教育大学生要先行后言,而后从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她针对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结合多年教育工作经验,教育青年人要把握住成长的关键时期,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
66、本次讲座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近800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讲座现场,于丹教授妙语连珠的智慧话语不断引起师生们雷鸣般的掌声,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虽然本次讲座只有短短两小时,但于教授专业独到的思考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带领同学们更深入地思考大学的意义。
67、在曾经网络并不盛行的时候,于丹仍然能有很大的声望和影响,基本上在学术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因此她的声望一时达到了顶端,而那也真的就只是顶端了。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物,后辈学习的楷模时,却从最高点跌入谷底。她的一生就好像一个抛物线,积攒名望声誉到达最高点,然后很快的下落到最低点。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厌弃,被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到底怎么了?
68、国学由于理解难度较大,很多人都不喜欢学习,更不要说去深入研究。我国的国学普及程度也一直难以提高,可是于丹却以其高超的学术能力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人成为了国学爱好者。她是国学的推动者和传播者,不仅让很多的国人喜爱上了国学,甚至让很多外国人开始了解和喜爱国学这门艺术。名声大噪后来她曾上过很多的电视节目,接受过很多采访,受到众多人的追捧,于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自豪,她开始有点忘乎所以了。她享受这种所有人都仰望的感觉,但是她不知道的是人们崇拜她,喜欢她,单纯是因为她对学术的理解和深度。
69、于丹,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出生于1965年6月28日。于丹从1988年就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她曾经说让经典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属于人们追求文化平等的权利。到了2006年的时候,她已经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等书。书中是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来引导大众对古文化的回归。
70、她们应该有虔诚之心学习文化知识,踏实的心进行宣讲,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名气,希望她们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会传播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71、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从来不吝笔墨,赞美春天的美好:
72、或许很多人提起古文化都是死板的,但其实并不是,于丹的书里想体现的也是这点。2006年的时候,十一黄金假期。百家讲坛节目依然在播出,这次连着七天播出了于丹的专题讲座,也就是论语心得。百家讲坛是科教频道推出的讲座式节目,里面涉及比较多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一向以科普历史知识和深入讲解为重点,它们的栏目宗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73、由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也许能够帮到你。
74、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75、·《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76、而闽南乌龙茶主要指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77、可到了2012年就变了,于丹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还没有上台,台下的北大学子就是骂声一片,尴尬的于丹只好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后来有人给出了解释,当时学生们想要老艺术家继续讲话,但是主持人却邀请了于丹。而于丹当时的穿着有些不雅,镇国之宝面前的不雅可就不是小事了。这件事其实并非是第一例,于丹被讨厌的原因应该要从她成名的那些书说起,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受好评,但人们后来才发现只是华而不实。
78、·《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