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曾国藩家规名言16字)。
2、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4、 (家风)苏序以勤俭和济世助人为家风,曾国藩父亲曾麟书一生也以教书蒙童为业,算不上大人物,但他却培养出了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晚年,他在一幅自勉的对联中写道:“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裘箕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钜付儿曹。”
5、 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家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几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司马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他们入座,他们便不敢坐下;司马防不向儿子们提问,他们也不能随便说话。司马氏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秩序井然。这看上去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在汉末乱世时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坚守。虽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成了当时社会与政坛上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在司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导的礼仪,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不随时而变,靠治家者的自觉维护他所认同的价值。(曾国藩家规名言16字)。
6、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7、曾国藩一生奉行“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劳节俭,不可居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礼治为先。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建立了第一家新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选派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生前身后,备受推崇。
8、鉴古知今。当今社会某些铺张浪费现象,请客送礼贪污受贿现象,某些道德滑坡现象,让国人痛心,令世人震惊。
9、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1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1、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
12、 “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尚不足满其欲。”
13、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14、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曾国藩
15、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7、站的方式,里面刚外柔;一个胖子的做法是从上到下。不和谐不能连接,不严格不能下。
18、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9、 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体认有关。在先秦时代的古人看来,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维护家内之礼,才能拥有正常的社会秩序。《礼记·大学》篇中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人不但强调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固,也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就是基于这种社会责任。
20、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1、一曰慎独则心安。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
22、20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4、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曾国藩
25、我喜欢读曾国藩,不是因为毛泽东主席和蒋介石委员长崇拜他。是因为我可以从其人其书中看到,现代人身上缺少的东西。
26、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2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9、这20条语录虽是文言,但晓畅易懂,所以不作翻译解读,大家可在原话中细细品味、反复琢磨,自能体悟家道,收益无穷。
30、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31、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2、这一笑,让李鸿章更觉没面子,于是他站起身来,气呼呼地拂袖而去。曾国藩并不挽留,说了句“少年气盛,如何做事”,接着哈哈大笑。听着刺耳的笑声,李鸿章又羞又气,恨不得立刻回头把曾国藩的洗脚盆掀翻。他强忍住怒火,大步跨出门外,发誓再也不到这个地方来了。
33、1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4、他的自省极为苛刻,曾因为恋床、晚起,在一则日记中骂自己是禽兽,“醒早,沾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平日之气何在?真禽兽矣!”
35、清代著名抗英禁烟大臣林则徐,在家训中有一幅名联告诫后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子孙若比我强,留给了钱,反而会损伤他们的斗志;子孙若不如我,留钱给他们,会增长他们的懒惰思想。林则徐的家风体现了“忠厚传家久,廉风继世长”的中华优良传统,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36、在古代家训中,影响之大、内容之广首推《颜氏家训》,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它是南北朝时北齐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不少领域,从此“家训”正式得名。现录经典名句如下:“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观天下书未遍,不可妄下雌黄。俭入奢易,奢入俭难。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奢,俭而不吝,可矣。博士买驴,不得要领,书卷三纸,未有‘驴’字。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多言多败,多事多患。多为少善,不如执一。巧伪不如拙诚。”
37、晏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相,官高位显。而他在家倡行节俭,他的家人很少吃肉,也不穿绫罗。晏婴临终时告诫夫人:“我死后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一定要保持我们的家风。”可见晏婴的崇“俭”家风。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39、那些明知有些事无法改变,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不是执着,是偏执,是死脑筋。
40、曾国藩经常在信中教育兄弟,对诸弟们的倾轧,曾国藩回道:“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43、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5、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46、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译:(废除了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而废除了学习则不能够使自己成材。
47、李鸿章听到这儿,心里既震惊又惭愧,自己从没意识到自身性格上的狭隘,更没想到老师竟会用心良苦,想出这样的办法。于是,他和程学启策马回头,拜见老师。只见曾国藩盛装站在通道上迎接他们,笑容满面,同先前好似换了一个人。
48、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49、 中古时期的世家常有谢安式的教育方式,世代相承的道德教化成为他们的文化底色,因而被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赞为“门风优美”。他们并非对家族后代进行刻板说教,而是在谈论学术文艺时蕴道德礼仪于其中。除去这种“言传”,更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行为礼仪的培养,以及自身对行为规范的遵守来进行“身教”。重视践行的“身教”与注重学习领悟的“言传”相结合,让家风这一文化基因得以顺利完成代际传承。
5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51、骑马走到桥边时,忽听背后传来洪亮的喊声:“兄弟慢走。”回头一看,只见他的老同学程学启骑在马背上,正冲着他微笑。程学启一开口就告诉他中了曾国藩的计,程学启说:“老师说你才大如海,可惜锋芒太露,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你将是一个全才。老师故意怠慢你,好让你自己醒悟,这不,他让我来找你府上叙谈。”
5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53、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5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55、 一戒晏(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5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57、其他事事为兄弟担心,在财力物力上,极尽所能帮助弟弟,用真情实感教化兄弟,无事不可对人言。
58、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9、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60、曾国藩有句名言: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对己对内,治国平天下是对外对社会,这内外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就是齐家。曾国藩作为标准的儒生,对于家是无与伦比的重视。
61、家规是家训、家风在日常生活中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是祖上对后代子孙和所有家族成员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指的就是家长对家庭成员的品行要求和行为约束。如包拯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虽说是家训,但很严厉,这就上升为家规。还有沁县太里村的《郭氏家谱》中的“十条戒律”:一戒游荡,二戒斗殴,三戒酒醉,四戒嫖娼,五戒损公,六戒偷盗,七戒赌博,八戒吸毒,九戒不孝,十戒贪墨。每条都是很严格的家规,而且上升为律,是每个家族成员必须严格执行的家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也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家风的好坏。好的家风好的家教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每个家庭都有好的家风和家训,有好的家规,每个家庭成员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充满正能量。
62、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63、 莫言说:“过去给儿子找媳妇,给女儿找婆家的时候,都会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受的教育好。我想,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说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64、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65、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6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