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迹: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始终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一辈子甘当d和人民的“老黄牛”,树立了勤政廉洁的公仆形象。(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
2、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始终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一辈子甘当d和人民的“老黄牛”,树立了勤政廉洁的公仆形象。
3、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4、韩延寿(?一公元前57年),字长公,西汉宣帝年间,历任郡文学、谏大夫、淮阳太守、颍川太守、东郡太手及左冯诩。以廉洁名世,史称“循吏”。
5、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6、刘一诺是市油田十三中初二(5)班的学生,父母都在行政机关工作。她的家庭能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一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7、主要是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推动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廉洁从业和诚信经营。
8、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9、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10、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11、详细事迹材料:2000字左右,要真实、简洁、感人,不要大话、空话、套话,少议论抒情;以上材料均以电子版(wps或word)格式上报。
12、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
13、吴仁宝(1928年11月17日—2013年3月18日),男,汉族,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d,江苏江阴人,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曾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d委书记,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农民企业家,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农民教育家、全国人大代表。
14、在陈毅率先垂范下,上海驻军仅一个月就省下20万石军粮,大大减轻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不到一年时间,上海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就恢复了正常。
15、新时期共产d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d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
16、于海河(1962年8月-2013年11月6日),男,汉族,辽宁康平人,1981年3月参加工作,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d。生前系黑龙江省宝清县政协副主席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17、一天,朱德总司令到教导队视察,他看到院子里的豹子皮,走过去摸了摸,连连说:“好皮子!好皮子!”并关切地向队长杨勤生询问了打猎的情况,还答应给教导队再拨两千发子弹。
18、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19、1957年,伯父就率先开展线谱教学实验。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伯父,毅然放弃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主动提出到小学任教,他认为“线谱教学实验”小学才是起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必须从娃娃抓起。他甚至婉拒了所谓“名校”的邀请,选择了当时一所比较普通的学校——沈河区大西四校。近十年的大西四校工作生涯,让他与小学的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该校也在艺术教育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他先后承接中国教育部、中央电视台,省、市、区教学公开研讨课百余次,接待人数近万人。由他担任指导、指挥的校园合唱团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艺术展演,均获大奖,名扬全国。
20、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发动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推动社会领域反腐倡廉建设。
21、“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是一个大同的理想境界,也是一个教育家族精神力量的传承。这句话不仅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我的家族,作为教育世家,四代从教的百年家训:从晚清到伪满;从新中国成立到今日的盛世中国,“为公”的教育精神代代传承,达全体、应天时,叙写着这个家族的百年的故事。这,就是我家的故事,而“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家训,成为了影响和改变我人生的一句话。
22、日倭时期,当权者听闻曾祖父的教育背景和曾有日本留学的经历,想让他担任“教育总署教育教学总督”一职,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忠心报国的曾祖父断然拒绝与日本人共事。回家后,痴心于国民教育事业的曾祖父依然不愿放弃自己年轻时所立下的志愿,在曾祖母的大力支持下,以一己之力创办了私立的新式学校——惠工小学。曾祖母也在丈夫创办的小学校里任教,他们相濡以沫,携手同行。
23、★ 评选的对象面向全社会,重点面向d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村居基层组织等的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