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徐志摩经典诗歌《雪花的快乐》,遇上了赵忠祥的醇厚深情、黄磊的文雅潇洒、加上译制片配音大师丁建华的经典嗓音,你更喜欢哪个版本?
2、徐志摩才华横溢,天马行空,留下了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诗篇。《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都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名篇,甚至可引为绝唱。
3、徐志摩善采口语入诗,他的诗流畅铿锵,一气呵成。《雪花的快乐》不但富有这些风格特色,而且它的旋律给人强烈的美感。从全诗看:诗节与诗节十分均齐;从每个诗节看:都有五个诗行,排列方式也相同;从每个诗行看:基本都是三顿。在诗节、诗行的均齐排列中又有灵活的变化。每个诗节的四行都退后一格,从视觉上赋予诗节错落有致的动感,再加上灵活自然的韵脚,从听觉上赋予诗篇往复回环的美感。均齐中含变化,变化中含均齐,造成了同雪花飘飞回旋相和谐的旋律。是诗?是雪?谁也说不准,总之是纷纷扬扬,潇潇洒洒。
4、《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5、自古“瑞雪兆丰年”,愿,2021年,我们都能
6、全诗有四节,第二节生动描绘了雪花对爱情与理想的执著追求与向往。诗人将自己假设为一朵雪花,借助雪花的艺术形象表达情感。雪花虽然飘逸潇洒,但并不是飘忽不定,它决不去那冷漠的幽谷和凄清的山麓,而是认准自己的方向,乐观自信,专心致志,矢志不渝。
7、这首诗,听过很多版本的朗读。徐志摩那带有独特音韵美的字句,参差错落,勾勒出的,是一朵无比青春、无限朝气又充满无尽热望的雪花。所以,我想用很自然清扬的声音来演绎这篇纯诗。
8、在生活中,蔬菜和水果可以说是除主食外人们摄入量最多的食物。有些挑食者会觉得蔬菜口感粗糙、难以下咽,而水果香味浓郁、酸甜可口。
9、伊丽莎白·伍德维尔(ElizabethWoodville,公元1437年-公元1492),英格兰爱德华四世的王后。
10、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11、公元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他12岁的儿子被宣布为继承人,即爱德华五世。爱德华五世的叔叔理查被指定为摄政王。但理查却宣称他哥哥与伊丽莎白的婚姻是无效的,小孩并无继承权。于是,理查继承了王位,将爱德华五世送进了伦敦塔,秘密处决。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带着女儿们回到了威斯敏斯特的避难所,平淡度日。
12、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3、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发表于1925年1月《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那时的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五四”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与诗人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志摩特有的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在这首诗里表现得很明显。
14、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读者需要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诗人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的。只有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