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3、(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4、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5、解释:劝说地位高的人,要轻视他的地位,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6、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7、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孟子名言名句翻译)。
8、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9、(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0、(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11、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12、解释: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13、(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
16、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8、西子蒙不洁,则人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19、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2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22、(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3、(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4、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孟子二章 重点词语解释。
25、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7、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28、(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30、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1、(解释)人民大众最重要,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
32、(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3、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34、(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35、(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36、(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37、解释:地位低的人尊敬地位高的人,叫尊敬贵人;地位高的人尊敬地位低的人,叫尊敬贤人。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38、(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
39、(解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40、(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41、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修养仁德,他就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对国家来说,奉行仁政,对内对外都能成功治理。孟子讲的治国之道是要统治者努力推行仁政,以德治国,反对刑罚杀戮。
42、(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43、(译文)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是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44、(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45、“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46、(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4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8、解释: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49、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支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50、解释: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51、(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5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55、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56、(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7、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58、(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59、(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60、(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
61、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62、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63、(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6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65、(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66、解释: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心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67、解释: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68、解释:声誉超过了实际的才德,君子就会对此感到屈辱。
69、解释: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