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最新版汇总)(鱼我所欲也拼音版)。
2、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3、解析:A.都是“好像”的意思。B.在腰间佩戴/腰里。C.气味,这里指香气/难闻的气味,与“香”相对。D.两次/又。
4、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5、 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6、 师:我们再读文章,读完后,小组合作,从字词到句子,互相翻译。
7、B.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地”的要求,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
8、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9、D.秦王“长跪而谢之”,表明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秦王彻底放弃了他的野心。
10、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进行推理分析,接着又举例进一步论证。
11、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12、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写作手法39讲汇总
1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
15、师:如果你是帝王,听了这样的论述,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16、生12:孟子喜欢用对比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法能使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17、“故患有所不辟”中“患”指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18、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9、 师:文章极短,但依旧有个别字词的字音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来,让我们读准画线字的字音。
20、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2、解析:A项,“仓”同“苍”;B项,“错”同“措”;D项,“与”同“欤”。
2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4、(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25、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26、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7、 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28、(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29、生1:我先从标题入手,题目叫《鱼我所欲也》,但是吃鱼这件事显然不能成为本文的论点,所以就往下找跟这个比较有关联的议论性的句子,那就是“生亦我所欲也”。但是这个显然也不是孟子的观点,真正的观点是将“生”和“义”进行对比,得出“舍生而取义”。
30、师:润物细无声。这样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可以在瞬间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孟子能被称为“帝王师”的原因之一。老师从孟子众多比喻论证的语句中挑选了几句,我们一起读读看。
31、师:揣摩人物言谈时的内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同学以后在阅读时,常常用上这种方式,就能发现言语的妙处。“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正是在不断与论敌的论辩中,孟子打造出他最为常用的“比附逻辑”,成为他说理最为有利的工具。比附,也即譬喻、比喻。“比附逻辑”即比喻论证。
32、(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33、文题“鱼我所欲也”通俗易懂,意思是“鱼是我所喜爱的”。这个题目间接交代了作者的观点。文题中的“鱼”具有比喻义。
34、解析:B项中“休祲”的“祲”读音应为jìn。
35、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6、师:回过头在去品析王蒙对孟子的评论,我们的心里可能会有了一定的答案。
37、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有“亚圣”之称。有《孟子》一书传世。《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8、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