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2、译文: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3、(释义)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4、就礼仪知识层面而言,要有知识的深度,不但研究“是什么”的知识,还要探讨“为什么”、“怎么样”和“如何”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即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整体和系统之间的联系、沟通与融合。东方礼仪美学导师,倡导深度学习“深度礼仪”。
5、孔子由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改任为司空,鲁定公十一年又晋升为大司寇,并代理执行宰相的职务。孔子当时诛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家大事三个月,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买卖公平,社会秩序良好,使国家呈现大治的景象。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
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孔子关于礼貌的名言)。
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9、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2、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很大啊,很有意义!一般的礼仪,与期奢侈,不如节俭些;丧葬仪式,与其办的周全、尽善尽美,不如心里真诚悲痛。”
13、——我是有底线的——孔子的礼貌名言名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5、教育局组织的教师风采大赛:教师礼仪风采大赛的评委,训练,展示等;教师礼仪技能训练营
16、(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17、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0、(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21、(释义)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22、翻译: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3、或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释义: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28、误丨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9、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