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观宇:雨巷诗社副社长、广东人,网名拙笔牛牛
2、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3、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和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体现了一种谦虚又不卑不亢的精神。
4、最堪怜翠堤红树,粉靥青裙,犹记得文苑昭明,武帷公瑾,问十里荷开,可待知音?
5、楹联大观|九副道家对联:道法自然,教你参悟世间之事
6、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7、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8、同心是爱,同德是缘,百年同执手,何必长生殿上盟!
9、书圣王羲之的字千金难求,一年除夕,他在家门口贴的对联几次被人揭走,于是生出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10、注:尚以琼华,出自《诗经》: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意为:佩上美玉多明艳。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11、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
12、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从此,这幅画成了镇寺之宝。
13、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
14、楹联大观|秀才赶考迟到,主考官让他用一到十十到一作对联才能补考
15、好男儿热血长存!悲歌黄海,忆当年暗夜难明,振起国魂听一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
16、天涯春色催迟暮;玉垒浮云变古今。(集杜甫句)
17、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18、诗词日历|春阴浓淡画帘开,十首春阴的诗词,感受春阴另类的美
19、注:于右任晚年孓然一身,非常思念大陆,临终时写下了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的诗篇《国殇》(又名《望故乡》、《望大陆》)!
20、这下,商人反而大喜,原来他就爱这种不伦不类的对联。
21、
22、传言,苏轼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时至半夜,苏轼想试试儿子们的才学,遂吟出了上联,并要三个儿子作对。其第三子苏过反应敏捷,随即对出了下联,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23、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4、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在除夕让学士在桃木板上写的这两句,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5、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26、不华不朴同所好;既安既宁乐乃时。(集石鼓文字)
27、浩气铸丰碑,人生何憾?长留此青山碧水,热血忠魂!
28、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
29、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集兰亭序字)
30、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3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32、楹联大观|两家人为祠堂名字争论不休,状元路过,写了一副对联,解决了纠纷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