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是部小型的纸上电影,故事不再单单以文字体现,异常真实、鲜活... (雨果的简介50字)。
2、雨果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介绍和研究自20世纪初开始,主要经历了三个高潮,较大规模的一次出现在50年代初雨果诞辰150周年之时,当时茅盾、郭沫若等许多作家学者都纷纷发表了纪念文章,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多在1979年以后。
3、罗曼罗兰称:在世界文学界和艺术界的为人中,他是唯一永远活在法兰西人民心目中的存在。
4、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5、小说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片面包而被判刑,加上越狱,共坐牢十九年。
6、广东音乐是一种标题音乐,结构上以简驭繁。它以器乐的丰富音乐和宽广的音域,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地方色彩浓郁,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广东音乐擅长于生活小境的描摹,对传统的生活情趣无不流露着关注。欣赏它,并不一定要在其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7、品读经典,书香育人——梁冬青老师赴融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8、本世纪20年代初至解放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曲达300多首,其中50余首已流传于海内外。主要作品有《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禅院钟声》等。解放后,广东音乐又有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不少出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了一大批新作品。其中如《鱼游春水》、《春郊试马》、《山乡春早》、《喜开镰》等。亦广为流传。
9、想亲眼看到这两个居所?没问题!在“流亡中”展厅中,通过360度全息影像,还原了雨果位于根西岛的住所高城居。而他为情人朱丽叶·德鲁埃打造的中国风居所“高城仙境”(这是雨果用一篇稿费买的别墅...),其中由雨果亲自创作的最具中国风的彩绘漆板也被带来了上海!阵容真的超豪华了!
10、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特意选取了雨果最具代表性的四部戏剧作品,从《埃尔那尼》首演的剧院论战场景到其最后一幕的情节描绘,从《吕伊·布拉斯》19世纪演出时的道具展示到其人物形象描摹,从《吕克蕾丝·博尔日亚》中的单人肖像到《城堡卫戍官》的宏大战争群像,通过雨果同时代艺术家的不同视角描摹,呈献给上海观众最直观的时代审美与历史影像。
11、有句俗话说:“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对我们适用,但是对雨果而言,这句话应该改成:“上帝为雨果打开窗的同时,还把门、窗、天井等所有的通路全部打开了!”
12、 周六至周日上午10点至晚10点(晚9点停止入场)
13、支持: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
14、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15、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6、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17、雨果非常准时,雪白的大胡子,睿智的眼神,脸上并没带着笑容,而眼神却是那般温暖认真。我大概讲述了这款游戏的特点:让全世界人民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领略巴黎风情(我最终还是隐瞒了教堂在2019年险些被毁的遭遇,可能还是本能地不愿意接受事实)一边介绍完这款游戏,一边我们的交流也顺利地开始了......
18、因为偷一条面包救济外甥而坐牢十九年的囚犯,原本只判五年徒刑,但由于他并不信任法律,屡屡越狱以致罪刑加重。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气力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遂结下一生相互追逐之缘。假释后他受神父启发向上,改名当上市长,为人慈悲,帮助女工芳汀抚养女儿珂赛特,救了女儿的情人——革命青年马吕斯,在女儿有了好归宿之后,带着赎罪的爱离开了人间。
19、上文提到过一位雨果的情人,就是上图这位朱丽叶·德鲁埃!她作为雨果的红颜知己,与雨果秘密相恋长达50年!据说她每天都给雨果写一封情书,可见这大文豪的魅力!
20、(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21、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