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秦国(白起)和赵国(赵括)的长平之战。
3、(拼音):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4、《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战争的成语)。
5、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6、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7、C项:正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8、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惊慌失措、硝烟四起、轰然坍塌、惊恐万状(战争的成语)。
9、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10、★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孙膑和魏国庞涓的桂陵之战。
11、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12、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13、尸横遍野,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héng biàn yě,,意思是尸体遍布荒野,形容死的人极多,都来不及掩埋或无人掩埋。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14、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5、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16、(1)(2014年山东真题)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17、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18、(歇后语): 鸡窝里的蚂蚱;刘备上了黄鹤楼
19、(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20、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21、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