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句)。
3、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4、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陈师道《示三子》
5、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6、孩子们还有繁重的劳动。诗人多不爱写干活,虽然我们有理由疑心旧时儿童承受了极大的劳动负担。沈千运发愁的是“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辛弃疾家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女孩们则习学缝补刺绣:岑参“主人小女能缝衣”、白居易“小女夜缝裳”、辛弃疾“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至于丘为“稚子呼牛归”、杨万里“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崔道融“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讲的都是牧童。诗里也常写到门童、童仆,诗人多不正眼看他们,因为他们只算得上是符号。
7、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上》
8、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9、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10、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1、“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12、孩子们有孩子的情态:杜甫的孩子睡相不好,“娇儿恶卧踏里裂”,只有他这样的大诗人才敢写在诗里头。毛铉讲孩子“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一副小女儿态度。小孩子的误会通常极为有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杨万里“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崔道融“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像小小的独幕剧,有场景,有故事情节。
1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6、这首诗浅白如画,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17、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18、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萧衍《东飞伯劳歌》
19、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
20、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21、《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22、 飞来庭树上,初但惊儿童。——白居易《和《大嘴乌》》
23、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24、我们把孩子自己找野外美食的诗句单独拎出来。不消说,孩子们酷爱采树上的果实,如陶渊明“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白居易“稚女弄庭果”。范成大诗说:“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这是讲吃茅针、蓬蘽,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人也做过一模一样的事,我们由此推想,古代孩子很可能也同样在地里偷拔过萝卜、摘过西瓜。另外还有种更加新鲜有趣的美味,郑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25、 李商隐的《无题》前几句描写的也是一个爱美的小女孩,但诗义可能不是那么单纯。“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小姑娘八岁就开始有爱美之心,喜欢偷偷地照镜子,按照当时的流行风尚,把自己的眉毛画成纤细修长的。我们知道从开始“蛾眉”、“香草”都是有象喻意义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对自身修养的培养与修饰。“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应该说李商隐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当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才华,所以“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他注重自身修养,刻苦学习,使自身变得更加优秀。“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女孩没有嫁出去,象喻着作者没有被重用,他的才华修养没人赏识,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26、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万里《舟过安仁》;
27、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8、漫说他们还肩负学习任务与男性家长的厚望。唐朝有“童子科”,孩子们很早就知道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好在长大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李商隐《骄儿诗》中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建功立业,“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白居易《吾雏》中展现了对女孩的愿望:“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一片望子成龙之心,衬得陶渊明更显得自暴自弃,他在《责子》里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所以——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29、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30、——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3、《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4、“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35、就算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且幸运地父母双全,接下来的挑战也并不轻松。这个挑战是贫穷与饥饿。白居易看到普通人在重税下“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齐己见到耕田人家“儿孙饥对泣”,韦庄见到战乱中“扶羸携幼竞相呼”。诗人自己家庭的情况往往也不容乐观,陶渊明的家里“幼稚盈室,瓶无储粟”,杜甫“荒岁儿女瘦”、“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杜牧“扶床乳女午啼饥”,李商隐向人打听家人情况,料想自己的孩子“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皮日休也很穷,“娇儿未十岁,枵然自啼哭”,顾贞观“母老家贫子幼”。
36、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3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583694113120306&wfr=spider&for=pc
39、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