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关于养成教育的古诗有哪些《劝学》唐代:颜真卿
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7、3苏格拉底曾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8、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9、●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鲁迅
10、●“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11、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13、--墨翟,战国思想家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4、●“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加里宁
15、——《礼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6、他称赞斯巴达人使教育成为国家的事业,批评“每人只分别地照顾自己的儿童,给以自以为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现象。
17、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18、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0、白话译文: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2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2、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23、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襟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心中的“可”。(吉普林)
24、3全国劳模李素丽说:“认真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
25、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老子》中的“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名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确,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共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2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9、3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学习分为观察性学习、模仿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三大层次.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
3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32、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33、释义: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
34、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3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行路难)唐代:柳宗元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谢谢,望采纳。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37、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自己的心灵以清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种功夫。
38、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39、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1、3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价他的校长.”
42、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4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4、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
45、要善于读书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8、乡里多遗老,朝延少用儒。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术道心独壮,尤时骨已胩。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4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5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5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2、●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 ——陶行知
53、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参考文献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5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5、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56、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像烧菜做饭一样,小心翼翼,掌握好火候,按自然规律去做,不要动不动各个调料都想加一点,火觉得越大越好,油放得越多越好,这样烧出的饭菜,反而成了四不像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应该按照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切顺其自然,休养生息,不要动辄搞这个运动那个活动的,天天折腾老百姓,不得安宁。
5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8、(要义) 有道圣人(不是儒家的圣人,而是道家的圣人,圣人是圆善完美的理想人格)无为以处事,不言以行教。他在四十三章又重复了这个意思:“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根据老子“正言若反”的辩证智慧(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为无为、大为若不为是最高的行为,大教无教、大教若不教,不教之教、不言之教是最高的教导。只有得道高人才能行不言之教,而且不言之教只能用于最优秀、聪悟的学生。具有高度智慧的师徒之间在默然无言中高度默契,发生同步共振效应,不言而喻,此时无声胜有声。“圣人行不言之教”要求人们,特别是从事教育的人们,要注重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实践胜于雄辩,同时还要学会因材施教,或言或不言,视学生禀赋而行。
59、——《史记陈涉世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1、3法国教育史学家凯姆佩尔认为:“从家庭开始出现那天起,从父亲和母亲开始热爱孩子的那天开始,教育就存在了.”
62、——《大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3、3“变革中最主要的是校长.校长如果不从思想上变革,学校教育就无法真正变革.”“校长及州一级官员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变革居于最关键的地位.”加拿大变革理论研究专家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64、学习的态度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