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2、夏桀与妺喜被关在今天夏阁镇里的一座阁楼上,夏阁镇也因此得名。如今夏阁境内还有小张村商周遗址、城圩西周遗址等古代文化遗迹。不久夏桀被流放到放王岗,妹喜仍禁锢在镇里阁楼上,直至老死。因此,夏阁有中国第一起冤案所在地之说。
3、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关于孔子的故事200字左右)。
4、(故事)一曰: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解,因自结之。左右曰:“不可以使人乎?”公曰:“吾闻:上,君所与居,皆其所畏也;中,君之所与居,皆其所爱也;下,君之所与居,皆其所侮也。寡人虽不肖,先君之人皆在,是以难之也。”
5、(故事)季孙相鲁,子路为郈令。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当此之为,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于五父之衢而飡之。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曰:“鲁君有民,子奚为乃飡之?”子路怫然怒,攘肱而入,请曰:“夫子疾由之为仁义乎?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今以由之秩粟而飡民,不可何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礼也!女之飡之,为爱之也。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言未卒,而季孙使者至,让曰:“肥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令徒役而飡之,将夺肥之民耶?”孔子驾而去鲁。
6、这时商汤也向桀献一位御厨叫伊尹。这位伊尹表面上是御厨,实际也是间谍。他与妺喜接上头之后,两人在夏桀身边,一个获取情报,一个传递情报,为汤败桀立下了巨大功劳。《国语·晋语一》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7、(追踪)无法就读“二实小",53人自行解决入学问题,27人还在协商......
8、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9、(要维护君主统治,就要维护君臣之间的等级差别。)
10、那天同学群不知怎么说起特产来。庐江女婿大盛说,他大舅子家做的米饺特别好吃,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馅里的肉是自家养的猪,放了各种菜,米饺做好后,下锅炸,起锅稍微晾一下油,趁热吃,外焦里嫩,那个香啊。
11、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12、2017年,网民规模达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13、《孔子衣镜》记述“野居而生孔子”,是一个中性而客观的描述。《史记》“野合而生”从另一角度表达了“野居而生”的内涵,即居(合)于野(郊)而非居(合)于邑(城)而生。甚至“野合”,或有暗示孔子是“尼山之子”,受天命而降生之意,不仅没有贬损,而且神化了孔子的出生。
14、 寻根黄帝:黄帝出生地——寿丘→少昊陵→问礼周公:周公庙——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邹城母教圣地 →孟庙孟府→孟子博物馆
15、(故事)文王伐崇,至凤黄虚,袜系解,因自结。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君与处,上,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
16、阅读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7、(巡视)省委巡视组反馈情况,芗城区、华安县分别存在这些问题......
18、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19、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20、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宋国人,富有风情,绯闻颇多。南子也是一个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来了,得好好见一见,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21、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就“仁”的实现而言,孔子指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应自孝亲入手,培育仁爱之心,由此向外推衍,进而守礼尊君,社会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显然,有若此论,正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
22、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3、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