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编|海平老师 审校 | 文平 朗诵 | 宋凯强
2、循理为善,从欲为恶。通过我们自己是否动心、动气,就知道我们的判断之中是否掺杂了个人私意。当我们内心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人欲之杂的时候,则是圣贤的境界了。
3、根据心灵品质的高低,可分为五种入流之心,即圣人之心、贤人之心、君子之心、能人之心、士人之心。
4、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
5、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是在讲“心即理”。由于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
6、五感六识接触外界信息传入内心,有知觉产生意(我理解就是佛教所说的六触),意动而外放产生行动。心为身之主宰、统帅,身为心之传感器、接收器,执行器。当行动与内心本意统心主宰身,内心充实快乐不累!当行动与内心本意不统心失去身主宰权,内心空虚痛苦疲惫!知行合一本意应为:行为服从内心良知本意,内外统属于诚意正心,不自欺后表现出来的良好状态。贯通懂得和做到,不能是只懂得就没有下文了。知行合一是幸福的源泉,解决内心矛盾的良药!(阳明心学的核心)。
7、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阳明心学的核心)。
8、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9、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实际上是照着朱熹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去指导生活实践的。但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王阳明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便是把朱熹所说的一草一木当中所包含着的天理都格出来了,拿该如何诚得自家的意?也就是外物所谓的理和我们人本身内在的诚意究竟又有什么关系?
10、按照美斯坦福人的“人”字定位实施的教育,许多学生找准了自己人生的定位与目标,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和心态,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11、也就是在这个极度失衡的状态下,王阳明的“心学”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致良知”就此诞生。“致良知”简单理解就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成为圣人,就看你的心愿不愿意。你的心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选择善良就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一点上无论你是君王还是一个普通人。在王明阳看来,正是皇帝选择了“恶”,才把他一个忠臣逼到了绝路。“致良知”就要和自己的私心私念做斗争的过程。
12、●回复:p2 →PIS整体案例(餐饮/会所)
13、乱军很快被王阳明平定,但是,此时他已经病重。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的船上,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知易行难,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懂,只是觉得懂了。
15、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
16、王阳明在从公元1499年参加礼部会试后,可以说平步青云,到公元1504年升为兵部武选司主事。通俗点说,就是王阳明从政仅用5年的时间,就已经官至正厅了。那年,他才33岁,可以说未来仕途一片光明,成为正部或者是副国级只是时间问题。
17、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心外无物”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18、第一点,王阳明思想是在宋代以来新儒学运动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一种思想体系。王阳明表达出了与二程、朱熹等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哲学方式以及关于人本身思考的不同维度。
19、阳明先生对徐爱说“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意思是,你有了这样一颗良知纯粹的心,就可以践行“孝顺、忠诚、诚信、仁爱”之理了!
20、重点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是真相,是心之本体,是你内在的镜子,镜子本来没有灰尘,本来清净,可以照出一切幻相(境遇)(剧情),镜子照出的任何剧情和境遇不重要,如如不动就明心见性知道自己就是镜子本身。不要随着镜子的境遇和剧情影响自己,镜子就是镜子。
21、事上磨。必有事焉,为什么?意之涉着处谓之物,物者,事也,人只要活着,心体运行发动必着于物,因此必有事焉。
2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从龙场悟道以来,一直保持着一种内在思想结构的完整性。自龙场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之后,一直到他晚年,他的核心观点都没有改变过。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从逻辑上、思想上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基本上是寻引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地深入而已。
23、举例子来说,大家都从杭州到北京去,可是你是坐飞机去的,我是坐火车去的,其他人甚至是骑自行车去的,当然还可以走路去,这都没问题。北京城并不会因为我们采取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方式而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样子。所以古人常讲:“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中庸》中有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虽然路径不同,最后境界是一致的。
24、更多了解行若策划,访问:www.sinobd.com
25、“心即理”是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的亲身体证。
26、我们学习圣贤思想,就是学习圣人之心,不断地去除心中的不明与私欲,让自己的内心抵达良知,并且启用良知。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灵品质才能不断地提升,从士人之心,提升到能人之心,再到君子之心,乃至朝向圣贤之心。
27、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28、王阳明第一次得罪的是太监,差一点死在了贵州,这一次得罪的是当时的皇帝,这一次看来是难逃一劫了。
29、毛泽东把这表述为“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觉悟到内心的良知。良知体认后,又反过来指导监督意识活动,最终落实到行为实践,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向上的过程。
30、为什么人拥有的物质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反而,人心是越来越远,认识人的成本越来越低,真诚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3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32、有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士人之心,则呈现士人之道,就妙用朴实的仁爱、实用的智慧、厚实的胸怀和充实的能量等等士人之德,则成就士人之事。
33、“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落脚点。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他还说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的立功。
34、致力于成为国内传统文化当代化传播的的第一平台,
35、因此,人和人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学历的高低,也不在于性格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是心灵品质的不同。
36、可以说,王阳明人生的天平彻底失衡,而这次的失衡甚至让他几次面临死亡。但是,正是在这人生最大的失衡当中,王阳明大彻大悟,“阳明心学”就此诞生,史称龙场悟道。而这个时期“心学”的核心就是,知行合天下无敌。
37、那如何将这个信念转变为自己生活的事实呢?这就需要到“知行合一”。龙场悟道之后,贵州提学副史席书先生请王阳明到贵阳给文明书院的学生讲学,他开始宣讲“知行合一”之说。
38、这三句话是“阳明心学”的由低至高三个阶段。王阳明为什么能创造改变人心的“心学”,在每个阶段是如何进阶升级,只有知其然在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掌握“阳明心学”的精髓,彻底获得“心”的解放。
39、9月29日,北京开明文化书院山长刘长焕先生应邀在贵阳保利温泉别墅为“和和读书会”部分学员讲座《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
40、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决定了格局与境界,因而也就决定了他或她的口中所说的“理”是怎样的。
41、不要用头脑去区分善和恶,不然你去到了头脑。
42、知行合是在强调,只知不行,不是真知,知识是不全面的。强调了知和行的辩证关系,是对认识论的理解。
43、因此就今天来讲,王阳明思想不仅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实际上还具有开放性。正因王阳明思想具有开放性,所以在今天它依然可以向我们展现属于现代的的某种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44、以下内容来自心学学习者的感悟,本编认为写出了心学的核心,不妨分享:
45、五种入流之心,呈现五种相应之道,妙用五种相应的仁爱、智慧、胸怀、能量等多种德,成就五种相应之事。
46、1508年,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阳明先生,于半夜呼跃而起,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这段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7、那王阳明思想和朱熹的思想体系究竟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陆九渊的思想又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和湛若水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将来讲到某些方面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现在我做一个总说。
48、老虎只能在一个山头占山为王,见不到五湖四海的风光;而大雁却能领略不同地方的春华秋实。
49、后来,徒弟徐爱问阳明先生:“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50、“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要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密不可分。知行合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
51、心外无物,内心没有觉知到事物时,同归于寂;心外无理,天理只存于我的内心,每个人都有良知,不必外求!心即理可以实现人格独立,自信!
52、如果从王阳明的生活实践过程上来看,龙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结点。
53、王阳明的心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有局限性。要正确的理解,实事求是的运用。人的认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先后也有传承和继承性。不要割断认知的历史过程,也不要固步自封,停止前进的步伐。
54、重点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的本体知道是善还是恶,也就是最终极的审判,不是头脑去思考,而是内在的感受,而不是用意去分析和研究。一辈子时时刻刻听自己的情绪做,每一个决策和选择听从你内在的良知。
55、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这种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压得死死的,也就越来越扭曲越腐朽。
56、重点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不好的念头和情绪与镜子本身无关,换一句话说:镜子照出来的影子和镜子本身无关,镜子里出现的任何剧情和境遇是意所产生,这个“意”就是头脑,思考,评判,我们有情绪一定是动气来,有意念。
57、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富贵病,是我们的“心”迷失了,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
58、集中国文化书院、三智书院十年之精华至诚打造,
59、(行若导言)今天,王阳明的心学被重新推崇,作为策划人也需要学习各种思维,汲取传统的给养。心学充满智慧和哲学,值得了解。
60、迟忠波:我在认真学习“阳明心学”后,总结出了三句的话,个人认为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有了这三句话可以打开很多人的心结,让“心”解放。
6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2、公元150宦官刘瑾被杨一清除去,王阳明的冤情得以昭雪,被重新启用。当年升任南京刑部主事,1511年王守仁被召入京,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署员外郎、吏部文选司主事。1512年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卿。1514年升任南京鸿胪卿。
63、所以王阳明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对学生们讲:从龙场以来,我的思想大致不出“良知”二字。可是在我当初不曾点出“良知”二字时,在讲学时多费不少口舌。如今我点出这良知二字,人人都一点即透,那真是无限快乐啊!
64、毛泽东把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归纳为“通今”。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毛泽东在他的哲学名著《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他又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65、因而,一颗圣人之心,即是纯乎天理之心,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
66、“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它认为,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你的心认为世界有意义,它就会丰富多彩,反之则会暗淡无光。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的立志。
67、可是7年后的公元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当时的皇帝下旨请王阳明出山。当时的很多大臣觉得王阳明不会出来,但是,此时的王阳明的“心学”已经大成,他的心已经像大海一样宽广,国家有难,义不容辞,不会看国家的笑话。正所谓,“你心光明,这个世界就不黑暗。”
68、有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能人之心,则呈现能人之道,就妙用深厚的仁爱、圆融的智慧、豁达的胸怀和强大的能量等等能人之德,则成就能人之事。
69、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70、格物致知的修养论。格物致知,从而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