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后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小说。借用汪曾祺先生的话解嘲:虽好,却少。
2、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3、一个“猪戈”落下井——“长长”吃油饭。(“长长”,长年之意。)
4、口甘大冬瓜——系小菜(指人虽大,却无作为)。
5、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制定了一家人用粮计划安排表,将全家每人每日安排的用粮数精确到两、钱、分、厘、毫,比如我二哥每日的平均用粮数为9354两。
6、“和尚仔”念经——有口无心(“和尚仔”,即小和尚。)
7、老鼠爬天平箩——自称十二两。(喻自我吹嘘。)
8、“青盲”点灯——白费蜡(“青盲”,即盲人。下同。)
9、祖父去世时,我十岁左右。至今记得,他坐在一把破藤椅上写东西,手有些发抖,钢笔尖将纸戳破了。祖父用剪刀在另纸上剪下一小块,用糨糊仔细糊在那个戳破的地方。不料身体突然一歪,从藤椅上滑到地下,当即不省人事。
10、三两棉花——弹唔成;谈唔成;不能弹;不能谈
11、王八上面站个小王八---上面又有新规定(龟腚)
12、蛤蟆跳到脚背上——高生了嘲讽人的歇后语8一个人拜把子——你算老几
13、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讽刺人的歇后语白米换糠——有福不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