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宗说,人人都可以成佛。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2、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再我们内心发现、昌明良知、道理,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因此,王阳明读书的最高境界和他心学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3、王阳明究竟何许人也?竟在海外有如此名声,甚至令东乡平八郎这样世界级的海战名将都深深折服。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据说他少年时就聪慧异常,初入仕途就因得罪权阉刘瑾而被贬为贵州龙场驿栈驿丞,正是在这里他开创了他的阳明心学。
4、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
5、或曰:“日本维新之业,全得阳明学说之功,而东邦人士咸信为然,故推尊阳明极为隆重。”不知日本维新之前,犹是封建时代,其俗去古未远,朝气尚存;忽遇外患凭凌,幕府无措,有志之士激于义愤,于是倡尊王攘夷之说以鼓动国人。是犹义和团之倡扶清灭洋,同一步调也。……日本之维新,皆成于行之而不知其道者,与阳明“知行合一”之说实风马牛之不相及也。
6、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问涵盖了天地宇宙和社会伦理,宏大但是支离破碎,毕竟强行把世间万物和伦理道德扯上关系,逻辑上就会出问题,比如将子女孝敬父母和太阳东升西落挂钩,我们也觉得有点牵强;
7、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8、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
9、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0、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11、 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12、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13、禅宗说,人人都可以成佛。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王阳明认为,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
14、孟子一样受牵连,孔孟并称,孔子都被打倒了,你孟子还想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