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忏悔是罪在心灵的灭绝,是人自由的开放,是对上帝对我们爱的理解及我们对上帝爱的开放。忏悔中,自我不断卑微,直到看死自己。
2、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4、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了不起、伟大、经典?他在这一点上甚至超过了托尔斯泰。尽管鲁迅很早就提到这点,但我想我们新时期的文学始终没有往这方面深入,我们都在诉苦,伤痕文学啊,所谓的右派文学啊,都是在诉苦,都是在控诉这个社会,控诉政治、控诉坏人,对自我、对善的压迫,没有从反面来忏悔,善的背后有没有虚伪,被迫害的坏人是不是甘心情愿地做坏人?被迫害的坏人是不是也曾经充当过迫害别人的坏人,是不是本来想迫害别人结果在斗争中失利,被别人迫害了?我觉得右派文学已经相当深刻了。表示“忏悔”的诗句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6、3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大方广佛华严经》
7、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8、2菩萨为修禅故,难忍能忍,谓一切荣辱,皆能安忍,设为众恶来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恼,名为忍辱。--《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9、忏悔时的确是真心的。在行事时,却因为肉体的恶习而犯罪。
10、当时沈约、范云等人与后来的梁武帝萧衍同在南齐为臣,又都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所开的西邸做幕僚,不仅彼此很熟而且又都以文才著称,所以这些人既同朝为臣又为同道文友。
11、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12、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德谟克里特(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1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4、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5、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16、3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堕。(受阴魔障之一)--《大佛顶首楞严经》
17、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18、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9、 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20、 莲花生大师以自己的行持为所有密宗修行者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外以别解脱戒律为一切修行之基础;内依无上密咒道之生圆次第为修行法要;密行则以大圆满即身成就虹身。此等境界恐非凡夫所可能妄加评议!作为虔信因果的一名佛教徒,我在这里诚心祈请大家,不真正精通佛法基本道理的话,最好不要轻易开口对佛教指东道西,否则,谤法的罪过很有可能在瞬间就被自己造下,而所有罪过当中,此种恶因是必将引领造孽者直堕金刚地狱的。
21、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22、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23、3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是名菩萨不住无为。--《维摩诘所说经》
24、2不见诸法空,恒受生死苦。--《大方广佛华严经》
25、那他的色法呢?『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因为他的心法非常的微细,所以色法也特别的精妙而且有光明,能现出光明。这种微细的色法,当然不是清净法身所变现,因为他的我执、法执并没有破坏。这种微细的色法是怎么有的呢?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一种杂染的情识所变现的,『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叫无想报。
26、我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再也不是从前的宋天杨。我紧紧地,搂着他。
27、所以一个人恶业造多,临命终的时候,信心提不起来、愿力提不起来、佛号也提不起来,就是因为恶业跟「信愿行」不和合,会互相障碍。反过来说,如果了布施、持戒,又修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这些善业跟三资粮就能够和合。虽然你「信愿持名」稍微差一点,但是你善业强,能够推动你和合﹔一个善业强的人,临终比较能够保持正念,善业力能够保护你的正念,能够当作你念佛的一个助行。当然,正念要靠平常修持、串习,但是善业多,能够帮助你和正念的和合。虽然净土法门是带业往生,但是要让临终能够保持正念,这跟你造善业、造恶业,还是有关系的,牵涉到「和合」跟「不和合」的问题。所以说,除了信愿持名也要积功累德,积功累德也应该信愿持名,都有需要。
28、2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著。--《大方广佛华严经》
29、 但改过者,第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30、我们现在不用说慈悲心了,连出离心都还没有。出离心是什么?比如,我现在很讨厌轮回,非常想解脱,非常想离开这个世界,非常想脱离这个痛苦的轮回,这就是出离心。那我们现在有没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想法?有的时候有。男女感情上出问题了,失恋了,这个时候就觉得“唉,这个世界非常痛苦,我必须要赶紧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时候,跳楼自杀都可以。但这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才讨厌这个世界,并不是明白了轮回的真相而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31、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32、3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佛说四十二章经》
33、2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安乐行品第十四)--《妙法莲华经》
34、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5、总之,双修代表的是慈悲和空性,密宗双修的含义是这样的,不能往男女方面去理解。
36、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37、2菩萨为修禅故,一心专精进,设身疲苦,终不退息,如钻火之喻,常坐不卧,摄诸乱意,未尝放逸,设复经年无证,亦不退没,是为难行之事,即是大精进也。--《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38、忏悔让肉体消灭,让心灵扩展,让爱起飞,让梦苏醒,大地驶向蓝天。
39、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40、双修是指慈悲和空性的双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慈悲和空性。慈悲和空性怎么增长呢?首先是增长慈悲,在心相续中生起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以后才会有菩提心,因为慈悲心和菩提心是无二无别的。
41、3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2、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己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43、(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
44、「此方」,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当中,「眼根、耳根、意根」这三根特别利,对于外境的明了、分别功能特别强,所以才依此三尘安立名、句、文。但是,他方世界就不一定了,你看《维摩结经佛国品》,佛陀讲到他方国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众生,比如香积佛国,弟子随佛出家,打坐时,内心有障碍,他到佛前,向佛陀顶礼、礼拜、请佛陀开示,佛陀不说法,就给他一碗饭吃,他吃了以后,障碍就消除了;或是在天衣的佛国里,弟子心中有苦恼、心不安,请佛陀为他安心,佛陀也不说法,就给他一件衣服,衣服穿上去,他心就安了。所以在各式各样国土里,佛陀可以把他的真理─圣道法门,放在饭里、衣服里,使令他前五识跟饭菜、衣服接触时,这个「道」就契入到他的内心去。但是,我们娑婆世界不可以,娑婆世界吃饭、穿衣很难觉悟道理,大多要靠声音,因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特别利,所以佛陀才把他的圣道放在音声里,佛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透过这个声音,进入到我们内心,转化成心中的道。
45、有人说《地藏经》是一部孝经。整部《地藏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三品,虽然字数较多,可是文字十分浅显易懂,很多地方为我们开示了生活中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和因果报应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大家破迷开悟,对往昔所造种种诸恶业进行深刻忏悔,并诚心发愿后不再造。
46、2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六祖坛经》
47、——《楞严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48、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49、——《增一阿含经》卷5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
50、音声忍。菩萨对佛所说一切教法,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忆念,修习安住。
51、大乘百法明门论14:让你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增长,关键是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
52、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3、这地方「作意、触、受、想、思」,对于「想」─『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我们很容易对它错认消息。一个人出家之后,如果不依止善知识、也不研究佛法,就自己一个人修,内心一次又一次修习寂静法。然后观察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就是因为有「想」,而且你又发觉到「想」的波动,就想让「想」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内心寂静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修「无想」,修久了以后,人会很愚钝,很难领悟真理,讲道理也听不懂,跟你说这是善业、这是恶业,完全不懂如何去分别。所谓「佛者觉也」,修学佛法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要把「想」灭掉。我们看经典,佛陀呵责「想」─「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是因为你在五欲当中,施设种种名言,所以佛陀才呵责你──「于境取像」的这个「想」。但是佛陀也赞叹在三宝境界活动的「想」,好比佛陀在《观经》里,赞叹这个「想」:「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假设我们不研究经典,认为佛陀一下子呵责这个「想」,一下子又赞叹这个「想」,怎么来取舍呢?
54、20常乐寂静,远离五盖。心乐思维,观生死过。常修善法,至心不废。具足正念,断诸放逸。省于言语,亦损眠食。心净身净,不亲恶友。……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优婆塞戒经》
55、※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6、 如果说前面所着重探讨的是判定破戒与否的一个标准--有无离贪之心与方便善巧,那么下面即将展开论述的则是另一个判断指南与旨归--是否远离了执著。脱离不了执著的守持戒律,其戒行又焉得究竟清净。考察男女之间的所谓淫行时,也必须参照此条标准。
57、 然而放眼当今社会,有多少双身像都在各种公共场合中被多方展览、暴露着;商店里也公开出售各式各样的唐卡;打开计算机,网络里有着数不清的五花八门的双身寂忿像,这些作为都严重违反了密宗戒律中有关要求保密的条文,这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58、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59、2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60、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1、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62、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63、●佛教如何看待风水?高僧指出最好的龙穴位置
64、——《造塔功德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65、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6、三者广修供养 广指所供之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贤菩萨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皆供养。供养之物有财供养与法供养。财供养:有内财与外财。内财,如《法华经》说:用身、口、意三业恭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外财,指金钱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随缘能施,尽心供养。即一香一花,亦称理成就。如偈说:‘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菩萨二乘僧。’法供养:以如来正法,开示众生,转迷启悟。如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逢人即劝,逢人即念,是为法供养。吾人广修供养,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如法供养。可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普贤菩萨称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67、※五蕴如梦无自性,响、影、焰幻化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无相,是法一相,若法无相,所谓无相。
68、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
69、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70、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