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田鲔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2、(点评)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3、(孔子认为上行下效,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
4、(故事)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5、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说话都应该经过大脑思考,不要夸过头,要不然就可能会喧宾夺主了。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篇9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6、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7、(故事)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8、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3
9、(故事)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韩非子寓言故事6则)。
10、他一边抱着兔子回家,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说不定明天还有兔子跑过来,又撞到大树下了,我可不能这么便宜。”
11、(故事)孔子谓弟子曰:“孰能导子西之钓名也?”子贡曰:“赐也能。”乃导之,不复疑也。孔子曰:“宽哉,不被于利!絜哉,民性有恒!曲为曲,直为直。”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难,子西死焉。
12、韩非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还继承了荀子关于封建专制的一些思想,并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13、(故事)齐人有欲为乱者,恐王知之,因诈逐所爱者,令走王知之。
14、(点评)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15、(连低智商的生物都知道不能入深渊,都知道避险,何况是人,更不会以身试险,严刑就好比深渊,人们不会以身试法的,只要能做到必罚,这样就能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
16、(故事)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
17、 年轻人道:"大人可否告知为何要画*,而且还是金龙,你应该知道,金龙乃天威的象征,难道大人就不怕亵渎了天威。"
18、(故事)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19、 乡里有一位叫东施的丑女子,她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乡里走来走去。有的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的人则是急忙拉妻子和孩子躲得远远的。
20、读后感:能言善辩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说辞说服别人,可是有时候说服了别人的道理,不一定能行得通。
21、(故事)夫矢来有乡,则积铁以备一乡;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备之则体不伤。
22、一个国家也有恶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怀绝佳的治国方略与理想,想去帮助、开导大国君王,而那些大臣就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挡道咬人。这就是君王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篇2:鲁相嗜鱼(原文)
23、 群臣又开始*动起来。乾隆摆摆手,道:"看在你能画出这幅画的份上,我就不追问你的名字,也不加你欺君之罪,听杨知府说这龙只要点睛就能复活,此事可当真。"
24、(点评)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
25、《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全书重点阐述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学说,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
26、 不久后,他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27、(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28、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29、①公孙仪:复姓公孙,名仪。战国鲁穆公时的丞相。②弟子: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谏:规劝。③唯:因为。④即:假如。下人之色:指仰承别人的脸色。⑤此:这样。不必:未必,不一定。致:送给,给予。⑥为:帮助,治理。
30、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31、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32、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3、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34、(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光远虑,可能马上就遭殃了。)
35、(故事)一曰:鲁人有自喜者,见长年饮酒不能釂则唾之,亦效唾之。
36、 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派税官出去征税,负责税务的官吏向他请示征收标准。赵简主说:“不轻不重为好。税收重了,过多上交官府,国家富足了,老百姓就会生活贫苦;税收轻了,过多归于老百姓,就会民富而国穷。这件事,只要国家官员不从中图谋私利,就可以做到不斜不偏、不轻不重了。”
37、(故事)孔子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38、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39、 乾隆道:"好,你尽管去点睛。"
4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41、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42、(故事)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
43、(时过境迁了,对古代的做法不能盲目效法。)
44、(没有什么事是只有利而无害的,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则可为之。政治措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从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就应该坚持。)
45、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46、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47、(点评)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48、没几年,秦国就渐新强大,奠定起统一天下的基石。
49、公孙仪相鲁而嗜鱼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③,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⑤,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⑥。
50、(故事)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51、古人说,人有四戒:酒、色、财、气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下山的虎豹。酒色财气,可以说是人们不宜发现的危险,有些人没死在大灾大难里,却死在这里,值得我们深思。
52、 年轻人执起毛笔,往金颜料上湛了湛,便朝龙目点去。左睛刚点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金龙全身顿时金光大放,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众人已然惊骇不已,待右睛点上时,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龙吟,纸上的金龙徐徐破纸而出,如画上一般夭矫腾空而起,长吟一声便直冲云霄,瞬间消失在蔚蓝的天际。众人瞠目结舌,仰头望着金龙消失的方向,难以置信,可事实摆在眼前,却又由不得不信。
53、(能不能教歌看学习者条件够不够被教,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以此说明官吏必须根据才能选拔来进行培养。)
54、①遗:赠送。荆王:即楚王。诗赋中常指楚襄王,传说中有襄王与巫山神女恋爱的故事,见宋玉《高唐赋序》、《神女赋序》。唐沉佺期《巫山高》诗之二:“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②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后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以及下人对主人妻子的称呼。现在多用于正式场合。③顷:刚才,不久以前。尝:《广韵》曾也。④劓(yi):原意为古代割鼻之刑。《玉篇·刀部》:“劓,割也。”⑤适:如果,假如,假定。可:应当,应该。⑥揄(yú):挥动,拿出。
55、(这就是价值观不同啊,人们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会有不同的结论是因为评判标准不同。但显然欲不欲的人少之又少。)
56、(在共同利益受损时,原来集体内部的矛盾可能会放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57、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3
58、(拿无法验证的东西骗人是常见的骗人伎俩,但人们还是很容易上这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