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2、 (2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8、可见,《论语》名句积累背诵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0、(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11、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14、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6、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7、(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0、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不要离开我,那条很短很短的街,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21、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领导好别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这样才能服众,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别人做到,别人就不会服气了。
24、(注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25、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会有可以做我们老师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6、(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28、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2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32、译: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3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4、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36、(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37、(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3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4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43、(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44、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5、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4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9、(译文)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0、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52、(译文)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53、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54、(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55、(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5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7、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58、(注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59、(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