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者都不是傻子,因此企业在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方面,一定要实事求是。在信息获取极度便捷的今天,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认知也极大提高,因此,企业要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把产品好处告诉给消费者,同时也要听取消费者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
2、庆幸的是,卢敏放上任以来就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先后走访了现代牧业等奶源基地,了解上游发展现状,并把收奶比例适当提高。
3、其他企业教育员工“以厂为家、努力奉献”,牛根生却告诉员工“给自己干活最快乐”。
4、可是在2008年,一场毒奶粉事件却让牛根生和他的蒙牛风雨飘摇,让他多年的道德驯化作鸟兽散。事件暴发之后,按照他多年的道德姿态,牛根生当然是痛斥婴幼儿奶粉教训,算是对自己的消费者作了一个忏悔的姿态,不料越几日,蒙牛铺天盖地的液态奶也出了问题。我们能想象那个时候的牛根生再也找不到言说的理由了,他惟一的办法是闭嘴,是躲在一个谁也找不到他的地方,任由漫天的咒骂扑面而来,任由他的牛奶市场一泻千里。即使是非常重要的蒙牛业绩说明会,牛根生也没有出场。毒奶风暴直接刮到资本市场,停牌一周的蒙牛,9月23日复牌,开盘暴跌61%。昔日信心满怀的牛根生真的到了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5、“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这句话更是妇孺皆知的民谚。这也与他的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以及他信奉“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相吻合。因此,当企业崛起后,牛根生逐步由企业家转型为慈善家。
6、2003年“非典”时期,一般人认为,正常的消费受到“非典”的影响,广告投入成了一种单纯的烧钱活动,很多商家因此纷纷撤下了正在播放的广告。
7、伊利和蒙牛,是我们熟知的奶业“两大巨头”。而蒙牛,就是牛根生创办的。
8、“要想知道,打个颠倒。”这明显是如今大力倡导的践行换位思考、以达相互理解与包容的通俗表述。也即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牛根生就是这样坚持“三换思维”,艰苦拼搏,由一名养牛工人成长为联系着百万奶农、千万股民、数亿消费者的“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及首届中国企业“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军人物。(牛根生说过的话)。
9、我想补充的是我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与各位领导及董事叙一叙我的委屈。我也深知,事情发展到今天,是现行体制、机制造成的,不能怪哪个人,郑总也有他的苦衷,即便今天我侥幸没有遭到这样的“待遇”,明天也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10、98%法则,是老蒙牛三大管理思想之一。其中,孙伊萍2012年4月上任以来,对于蒙牛品牌文化建设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她曾提到,接任时蒙牛品牌比较杂乱,没有整体规划,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主要表现就是广告语、口号很多。于是,她到蒙牛的第一件事是抓质量,第二件事就是重新梳理品牌。(牛根生说过的话)。
11、牛根生传奇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秘密,郑俊怀何以对辅佐自己16年的牛根生反目?牛根生何以在短短6年之内凭空打造出蒙牛?最后又为何黯淡退场?
12、他在伊利时,经常把奖金主动分给部下,显然也是受到“吃亏是福”这句话的影响。
13、牛根生当年离开伊利创办蒙牛,如果企业做不大,被收购或者倒闭了,那么,就没有今天的蒙牛,更没有今天的牛根生,当然,离开蒙牛,中国乳业发展进程也不会如此迅速。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规模实力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你在行业的话语权。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乳制品企业在年报中都格外强调各自相对处于优势的市场份额,市占率越大,意味着越多消费者信赖你的产品。蒙牛制定的2020年目标,也是把体量作为重要标准:千亿级。
14、让认识你的人受益,还不能算好;让不认识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15、牛根生的成功,首先来源于他超常的创新思维,其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逆向思维。如果说电视剧《天道》中的主角丁元英这样的运筹者在生活中的原型,非牛根生莫属,他们的思维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
16、自从宣布裸捐后,牛根生位于呼和浩特市那栋1000多平方米的豪华别墅迎来了数批来自全国的记者,人们试图找到答案:别墅的主人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前无古人”的举动。
17、但有人说,正是出于对财富安全和企业长久等诸因素的考虑,牛根生做出了“共产”的安排。
18、这两人的恩怨在中国乳业是一段“公案”,有人说是因为性格相冲,也有人说是利益纠葛。
19、发生任何问题,先从自已身上找问题。因为改变自已容易,改变别人难。
20、具体做法是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确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
21、美国、中国也是一样的。巴顿将军之所以打胜仗,其实是培训出来的。我给员工推荐的片子《亮剑》也是这样。李云龙正在开会,一个营长报告说:我们的一个战士在训练时,肋骨被木头枪捅坏了。李云龙说:好!其他人不明白,说怎么伤了战士还说“好”?李云龙说:教场上不捅伤,战场上就会被捅死。这就是培训,平时不受伤,战时不保命。培训就是这么重要。
22、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牛根生捐出个人全部股份的消息,我会心的笑了一下,多年的意识形态教育终于在牛根生的身上开花结果,豪气冲天的老牛用他的财富、权利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放出一场醒目的焰火。
23、对自已所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短处,对自已报厌恶的人,要看到他的长处。
24、但郑俊怀绝对没想到的是,他赶走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副手,但培养了一个强劲的“死敌”。
25、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26、这是怎样的一堂道德课,我相信我们此生最大的遗憾,就在这里。
27、牛根生的逆向思维是怎样炼成的?首先是从小受到了家庭的影响。
28、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所以经营人心非常非常的重要。”
29、5月28日北京站“营改增”后物业企业增值税核算实战训练营←点击查看
30、甘拜下风的“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策略。当初蒙牛确立这样的品牌定位和宣传创意,显然是牛根生运用“打个颠倒”的换位思考方式,充分权衡了对伊利的复杂感情,以及今后伊利可能采取的种种打压和围攻的可能性,因此打出“向伊利学习”的大旗作为掩护,暗度陈仓,蓄势待发。
31、2018年5月,蒙牛乳业发布公告,重选牛根生为非执行董事。
32、根据百科资料,在牛根生创业之前,他长期任职伊利副总裁。创业之后,仅仅用了8年时间,“将蒙牛打造为全球液态奶和中国乳业的双料冠军”。
33、“有心人”擅长“三大做”:做事、做势、做市。
34、小学课本里头,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我也一直这么在学习中前进着。
35、牛根生说过不少的励志语录,但这两句尤为的经典,这也曾使千万食品人为之深思:
36、事实上,牛根生的艰难生活始终与他为伴。记得当年,牛根生从伊利副总的职位上被扫地出门,多年的摸爬滚打化为乌有,我想他是遇到了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人际纠纷危机。那个时候,牛根生可以指责郑俊怀的背信弃义,指责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种种弊端,当然可以选择自己从头开始,从人际关系的纠纷中站起来。从这个角度看,蒙牛在短短几年之内便咸鱼翻身,爆得大名大利,几乎就是牛根生一个人发愤图强的故事。
37、我是伴随着伊利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几乎伊利的一草一木,几乎每样冷冻的产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与汗水,今天,当我不得已而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38、牛离开蒙牛是因为,盆满钵满,金蝉脱壳!其他,都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39、组建团队,要让大家受益,人心才会聚在一起,企业才能越做越大。
40、(牛根生留在公共视野里最后的印象,是慈善家。)
41、如何缓解矛盾,就很考验新团队的管理智慧了。但归根结底,牛根生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42、我们不仅培训员工,也培训股东,培训经销商,培训合作伙伴。企业还没成立,我就写出四句话:“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需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盼税收”。这个话主要是告诉企业生态圈里的所有成员,在记住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利益。股东不要以为自己投了钱,就可以高高在上;员工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劳动,就可以惟我独尊;其他各方也一样。
43、如果我没记错,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后老牛辞职的吧,我们的同胞太健忘了。别忘了赢在中国当时的风光。回去看下就明白了
44、我们知道,即使人的“克隆”合法化了,也只能复制肉体,永远无法再造出一个社会意义的“第二自我”。但经由培训,人却可以把自我的先进部分,有效地“移植”到一个或多个别人身上,从而发扬广大。这种“移植”,或许可以视作观念的“克隆”、技能的“克隆”或者模式的“克隆”。
45、有意思的是,尽管也许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但蒙牛的牛根生和伊利的郑俊怀,这对曾经同事多年,又打过多年“擂台”的欢喜冤家,在财富面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郑俊怀似乎要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来,而牛根生则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拿了出去。